《2020 BTC會議》議題一:後疫情時代催生產業新格局

精準健康推動 臺灣臨床、跨領域人才恐面臨不足窘境

撰文環球生技
日期2020-09-01
EnglishFrenchGermanItalianPortugueseRussianSpanish
首場議題「後疫情時代催生產業新格局」綜合討論。左起:行政院科技會報辦公室生衛醫農組組主任劉祖惠、科技部次長謝達斌、宏碁集團創辦人施振榮、BTC召委吳政忠、前副總統陳建仁、中研院院士楊泮池、教育部資訊科技教育司司長郭伯臣。(攝影/林嘉慶)

今(1)日上午登場的2020行政院生技產業策略諮議委員會議(Bio Taiwan Committee, BTC),首場議題「後疫情時代催生產業新格局」綜合討論中,邀請到教育部資訊及科技教育司司長郭伯臣,以及四位海外BTC委員–楊育民、林秋雄、孔繁建、張幼翔,以視訊連線方式與上午場的講者對談,分享他們在防疫產業及智慧醫療的觀點。

教育部資科司司長郭伯臣。(圖/本刊資料中心)

資科司司長郭伯臣表示,教育部在生技人才的培訓制度上,一直回應業界的需求。例如,在2018年修改了學位授予法,放寬學生修習不同院系的的課程,學生最後可依照修讀的領域和課程獲得學術學位。

另外,在培訓業界所需的高階人才,教育部從2014年開始推動產學合作培育博士級研發人才計畫,希望業界和大學提供相關產業博士培訓的需求;今年更建立第二軌度,由產業向教育部提供相關議題,經教育部評估其需求,建立產業合作機制,讓學生4年內完成博士學位。

郭伯臣也強調,疫情催生了遠距教育,使知識的傳遞更加彈性。教育部原本就推出很多「大規模開放式線上課程」(MOOCs)課程,現在更增加了生醫、ICT的MOOCs課程,開放給學生和社會人士彈性運用,例如臺北醫學大學就提供了臨床醫學,醫學科技等線上課程。

緊接著,四位海外BTC委員–楊育民、林秋雄、孔繁建、張幼翔,也以視訊連線方式,分享他們在防疫產業及智慧醫療的觀點。

四位海外BTC委員:楊育民(左下)、林秋雄(右下)、孔繁建(右上)、張幼翔(左上),也以視訊連線方式,分享他們在防疫產業及智慧醫療的觀點。(圖/本刊資料中心)

楊育民委員首先回應施振榮「世界創新矽島」的想法。他認為,臺灣可以將領先世界的電腦能力,尤其是光流體系統的技術,引入生物製造系統中,建議明年起BTC會議也可以討論光學在生物製造中的運用。

楊育民舉了兩個例子:2018年諾貝爾物理獎得主,花了50年研發的光鑷(optical tweezer)雷射系統,已經可以應用到生物領域中;此外,以光學為題的生物科技製造系統公司Berkeley Lights在今年7月IPO,其市值超過四十億美元,其背後的推手吳明強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