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亞洲生技大展》「2021抗體藥物研討會」之一

UCLA雙特異性抗體CAR-T、生技中心創新ADC平台 療效更精準

撰文記者 巫芝岳
日期2021-11-05
UCLA雙特異性抗體CAR-T、生技中心創新ADC平台 療效更精準(攝影/彭梓涵)

今(5)日,台灣生物產業發展協會攜手社團法人抗體協會,在2021亞洲生技展(2021 Bio Asia-Taiwan)期間舉行《2021抗體藥物研討會》(2021 Antibody Therapeutic Conference)「以抗體為基底之創新藥物開發趨勢論壇」,邀請包括安肽生醫董事長沈三泰、聯生藥總經理林淑菁、台康總經理劉理成,以及生技中心化學製藥研究所副所長莊士賢等專家,分享各自在抗體藥物開發、製造上的最新進展。

生物產協理事長吳忠勳致詞表示,此研討會是台灣抗體協會償年舉辦的論壇,旨在推廣國內抗體藥物在的發展,本次也同樣邀請到此領域最頂尖的獎者蒞臨演講。

UCLA微生物學、免疫學和分子遺傳學副教授Yvonne Y. Chen

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微生物學、免疫學和分子遺傳學副教授Yvonne Y. Chen,分享其在開發下一代治療癌症的工程化CAR-T療法經驗與見解。

陳教授的研究團隊,主要專注應用合成生物學和生物分子工程技術,利用T細胞特性與腫瘤微環境的各種防禦機制,為難治疾病開發有效的細胞療法。

陳教授表示,T細胞用於治療癌症已超過30年,可是受限於技術,直到最近,真正用於治療才終於變得可能,包含近年極受矚目的CAR-T療法,不過CAR-T療法用於癌症治療上,仍有部分腫瘤患者在接受治療後最終出現復發的情況。

陳教授團隊為了實現CAR-T療法更廣泛且專一性的治療應用,便採取提高CAR-T細胞可編程性、安全性和功效的蛋白質工程策略。

其團隊設計出具有能防止抗原逃逸的OR-geta—CD19-OR-CD20雙特異性抗體CAR-T療法用於治療B細胞淋巴癌,在實驗中也證實,與單獨CD19 CAR-T療法相比,在經過優化的雙特異性CD19-OR-CD20 CAR-T療法治療下,能觸發更強大的免疫細胞毒性。

另外,在一項1期臨床試驗中,7名接受該療法的患者,有86%患者達到完全緩解(CR),且無神經毒性也未觸發CAR-T療法常出現的細胞激素釋放綜合症(CRS)。

而除了部分患者在接受CAR-T療法會出現復發現象,目前CAR-T療法在實體腫瘤治療上也具有許多挑戰,因此陳教授將目標轉向腫瘤微環境中,助腫瘤逃避免疫監控的TGF-β因子上,並設計新型TGF-β CAR。

其研究結果也證明,新型TGF-β CAR能夠抑制T細胞中的內源性TGF-β訊號傳導,還能將TGF-β轉化為有效的T細胞促效劑,以提高抗腫瘤功效。

*生技中心化學製藥研究所副所長莊士賢

財團法人生技中心化學製藥研究所副所長莊士賢,則介紹了近年火紅的抗體藥物複合體(Antibody-Drug Conjugate, ADC)藥物技術,以及生技中心的Tri-mannosyl平台。

全球ADC藥物市場快速成長,2021~2028年的年複合成長率(CAGR)為20.9%,預期成長至23.9B美元。從2010年至今,已有12項產品取得FDA批准;而ADC的臨床試驗數量,即使去年新冠疫情衝擊,仍有113件新試驗加入,今年更有多達155件新試驗。

莊士賢表示,目前各國開發ADC的團隊,會選擇在ADC化學結構中的不同位置開發各自的專利平台。以Synaffix的GlycoConnect技術為例,該公司因為此項平台,不但榮獲2020世界ADC大獎(2020 World ADC Awards)肯定,也以該平台衍生出多項授權交易。

莊士賢接著介紹了生技中心的「Tri-mannosyl平台技術」,此技術藉酵素將化學藥物以4個單一分子(4A)或2個不同分子(2A2B)模式與抗體結合,讓藥物發揮更精準的療效;已在台灣、澳洲、加拿大、美國、韓國、日本等地取得專利保護,並測試使用在超過五項標靶、10項單株抗體上,今年底也將技轉給台灣生技業者。

而在新冠肺炎大流行的當下,生技中心團隊也嘗試將該ADC結合已獲批用於治療新冠肺炎的dexamethasone和Actemra,並持續相關開發中。

(報導/彭梓涵、巫芝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