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 Medicine》2023年可能改變臨床醫學的11項關鍵試驗

撰文記者 巫芝岳
日期2023-01-05
EnglishFrenchGermanItalianPortugueseRussianSpanish
《Nature Medicine》2023年可能改變臨床醫學的11項關鍵試驗 (圖片來源:網路)

近日(12月23日),期刊《Nature Medicine》發表了「2023年11項關鍵臨床試驗」的年度回顧(Year in Review),包括:百健(Biogen)/衛采(Eisai)的阿茲海默單抗lecanemab、全球首款鉑類化療抗性卵巢癌抗體藥物複合體(ADC)藥物、鐮刀型血球症(SCD)基因編輯療法等,臨床試驗結果都有機會在近兩年出爐,可望成為改變臨床醫學的關鍵療法。

糖尿病藥Exenatide治帕金森氏症?! 臨床三期受矚

糖尿病老藥Exenatide,約在2017年時傳出可能有助於治療帕金森氏症的消息,並在臨床二期試驗中顯示,帕金森氏症患者用藥後,可改善運動功能。

Exenatide為一種GLP-1受體促效劑(agonist);目前正在進行一項194人的隨機、雙盲、具安慰劑對照的臨床三期試驗,預計2024年可完成。

密西根大學醫學院經神病學教授Roger Albin表示,無論目前試驗如何,我認為若有正面的試驗結果將非常棒,但若獲得確實的負面結果,證實該藥無助於這些精神疾病,對科學和臨床上仍十分重要。

全球首款鉑類化療抗性卵巢癌ADC

抗體藥物複合體(ADC)開發公司ImmunoGen,其開發的抗FRα的ADC藥物ELAHERE,在2022年11月獲得FDA加速批准,治療先前曾接受過一至三種全身性治療方案、且具鉑類化療抗性(platinum-resistant )卵巢癌患者,成為FDA首個批准用於具「鉑類藥物抗性」的ADC藥物。

ELAHERE獲得FDA批准,是基於關鍵的SORAYA試驗,該試驗針對106名鉑類化療抗性且為FRα高表現的卵巢癌患者進行單臂研究,這些患者先前都曾接受過一到三種全身性治療方案(其中一種至少為 Avastin)。

ImmunoGen也正在努力取得常規的批准,驗證性的實驗MIRASOL3初步結果預計在今年初會出來。

CRISPR基因編輯幹細胞 可望根治罕病肌失養症

德國夏里特醫學院(Charité – Universitätsmedizin Berlin),正在執行一項運用CRISPR–Cas9基因編輯技術,治療罕見疾病「肢帶型肌失養症」(LGMD)療法的臨床試驗。

該技術是藉由修復致病的突變基因SGCA,來達到治療效果。這項名為bASKet的臨床1/2a期試驗,自2022年年底展開,領導該研究的研究員Simone Spuler表示,預計在2023年6、7月開始給藥治療,並預計在幾個月內獲得第一批數據。

該療法是藉由基因編輯自體幹細胞後,再回輸到患者體內,使肌肉萎縮的患者長出健康的肌肉細胞。在小鼠實驗中已顯示,該基因編輯技術糾正致病突變的效率可超過90%。

世界首個比較子宮頸癌篩檢方法的大規模隨機對照試驗

人類首個針對人類乳突病毒(HPV)的預防性疫苗,已推出超過15年,許多接種過疫苗的女孩已到達可接受子宮頸癌篩檢的年齡。因此,對於這些接種過疫苗的人群,調查哪一種子宮頸癌篩檢方法是最有效的相當重要。

澳洲展開了國際上第一個比較傳統的子宮頸抹片(為細胞學檢驗),與初級HPV篩檢(為病毒DNA檢驗)的大規模隨機對照試驗COMPASS,已完成招募7.6萬多名受試者。

該試驗並將評估管理HPV陽性婦女的新型方法,亦將評估次世代HPV檢測平台和分類(Triage)檢測技術,這些檢測新方法被期待改善HPV檢測的整體表現。

地中海飲食+運動可降低肥胖者心血管疾病風險? 7000人臨床將揭密

西班牙羅維拉-威爾吉利大學(Rovira i Virgili University)營養學教授Jordi Salas Salvadó進行一項地中海飲食和生活方式對於預防心血管疾病的臨床試驗Predimed-Plus,將成為營養調查最大的里程碑!

該試驗是一項針對55至75歲男性,以及60至75歲女性,身體質量指數(BMI)大於27 kg/m2小於40 kg/m2,且具有代謝症候群的受試者;臨床試驗主要終點為心血管事件的發生率,以及長期減重效果。

這項臨床試驗於2013年9月在23個臨床試驗中心啟動,招募至2016年12月,共有6874名受試者參與試驗,隨機分配成兩組,一組積極介入低熱量地中海飲食,並設定減重目標,進行每天45分鐘步行或同等活動量的運動;而另外一組對照組,則同樣吃地中海飲食,但不限制熱量也不特別設定運動與減重目標,該臨床試驗預計介入長達6年,平均追蹤時間為8年。因此,2023年將迎來最終臨床試驗結果。

非洲昏睡症新藥 力爭擴大適應症

2021年,美國FDA批准了口服藥fexinidazole用於治療非洲人類錐蟲病(HAT,又稱非洲昏睡症),不過,該批准目前僅能用於由布氏甘比亞錐蟲(T. brucei gambiense)引起的疾病,由另一種「布氏羅得西亞錐蟲」(T. brucei rhodesiense)引起的昏睡症,則正在進行臨床試驗中,並有望在2023年提交歐洲藥證申請。

倡導被忽視疾病藥物研發的非營利組織「Drugs for Neglected Diseases initiative」,其HAT小組臨床負責人Olaf Valverde表示,在該藥物問世前,數十年來都是以美拉胂醇(melarsoprol)治療該疾病,不過美拉胂醇毒性極高,甚至5%的患者會因此死亡。

Valverde表示,T. brucei rhodesiense不同於以人類為主要宿主的T. brucei gambiense,而是高度人畜共患的,其流行於非洲東部和南部,一旦感染後,病情惡化快速,若不加以治療可能致死。

強心藥Digoxin攻擊循環腫瘤細胞?! 老藥新用盼阻止癌症轉移

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分子腫瘤學副教授Nicola Aceto,正在領導一項以常見強心藥物Digoxin,針對在血液中循環的「循環腫瘤細胞」(CTC)進行治療的臨床一期試驗。

Digoxin為常見的心臟病藥物,但在血液中,也具有能溶解這些細胞簇的效果。

Aceto表示,癌症的轉移主要是由這些脫離現有腫瘤、流入血液中的CTC細胞簇驅動,因此若從攻擊CTC下手,或許能成為有效的新抗癌方法。該試驗將先篩查晚期轉移性乳癌患者的血液,若發現其血中有CTC存在,就給予Digoxin治療三週,並同時觀察CTC細胞簇的變化。

百健/衛采阿茲海默單抗lecanemab臨床三期積極 3月前將提藥證申請

由百健(Biogen)和衛采(Eisai)合作的阿茲海默單株抗體藥物lecanemab,目前正在進行大型全球臨床三期試驗中。2022年11月底,其在《NEJM》上發布的論文指出,對於早期阿茲海默患者,該藥可顯著降低其異常類澱粉沈積,改善失智嚴重程度和認知功能,證實了其先前臨床二期試驗的結果。

兩公司預計將在2023年3月底前,向FDA提交藥證申請。

儘管該藥近期疑似發生三例死亡案例,但藥物安全性上,可望比現行唯一獲批的阿茲海默症藥物Aduhelm (aducanumab)來得好,因此專家們仍期待其更多的數據與分析出爐,以及改良後的皮下注射版本研發。

非洲八國研究 探莫德納新冠疫苗對愛滋患者保護力

2021年12月,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的8個國家,展開了一項探究莫德納(Moderna)新冠疫苗對愛滋病患者或其他有重症風險者的保護效力研究。

該試驗招募了約14,500名受試者參與,為一項多中心、隨機的臨床三期試驗,預計最快在2023年可取得結果,以瞭解這些高風險族群所需注射的疫苗劑量。

南非醫學研究委員會主席Glenda Gray表示,這項研究也納入了先前曾感染新冠者,以了解疫苗對於曾確診者的保護力。

鐮刀型血球症臨床試驗 將驗證基因編輯是否能帶來長期治療效益

細胞/基因治療專家義大利San Raffaele醫學院教授Luigi Naldini表示,基因編輯(gene editing)在鐮刀型血球症(SCD)、乙型地中海貧血症(beta-thalassemia)的治療潛力,現在已經有初步研究報告支持,接下來的關鍵將是它是否能夠帶來穩定的長期療效數據。

特別是預計在今(2023)年出爐、由CRISPR Therapeutics和Vertex Pharmaceuticals所開發之CTX001的多中心臨床1/2/3期試驗結果。科學家引頸期盼CTX001是否能夠在不發生不良事件下,帶給患者至少連續12個月沒有經歷任何嚴重的血管閉塞危機。

此外,這項試驗研究也將確認,是否能夠透過導入更長的序列,達成修正基因突變。倘若成功,這將是臨床上首次證實基因編輯能夠透過「回寫」(writing back)達成治療。 

創新前列腺癌篩檢法 減少PSA檢測危害

由芬蘭坦佩雷大學(Tampere University)主導的試驗,將透過大規模的前列腺癌篩檢,驗證臨床上如何使用新的篩檢標準,來避免不必要的前列腺特異抗原(PSA)檢測,以及過度的診斷。

PSA檢測目前仍有許多爭議,雖對多數前列腺癌患者而言,以PSA濃度作為癌症的一項生物標記是可靠的,但對一般健康人進行PSA檢測,即使檢測到濃度較高,可能只是前列腺發炎等非癌症的異常(良性)情形;這些偽陽性結果不但對病人和家屬造成焦慮,也可能因進行前列腺切片檢查,而導致嚴重感染等副作用。

這項試驗共納入117,200名50-63歲的男性,接受結合PSA、激肽釋放酶組和磁振造影(MRI)三項檢測的三級篩檢法,主要試驗終點為追蹤10年和15年時的前列腺癌死亡率。

參考資料: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91-022-02132-3

(編譯/巫芝岳、彭梓涵、吳培安、劉馨香、李林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