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訓練助腦!陽明交大:舞蹈訓練影響大腦神經連結

撰文實習記者 黃珮嫻
日期2023-07-12
(圖片來源:Unsplash)
近(10)日,國立陽明交通大學生物科技學系謝仁俊講座教授的研究團隊指出,長期接受專業舞蹈訓練的人,即便不是在跳舞當下,負責動作觀察、模擬與執行的相關腦區,和處理複雜動作與高階認知腦區間的神經網路,仍維持高效協作狀態,證明舞蹈家的大腦神經系統,能適應舞蹈訓練而相應改變。此研究發表於《人類神經科學前沿》(Frontiers in Human Neuroscience)。
 
研究分析29位來自台北藝術大學舞蹈學院的學生,以及28為非舞蹈專業的人,比較他們的大腦在功能性核磁共振造影 (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fMRI) 中,局部腦區內與長距離腦區間的神經連結,並比較兩組間負責動作以及高階認知功能腦區間神經網路連結模式的差異,以及創造力的關聯。
 
為了更全面探究長期專業訓練與舞蹈經驗所形塑的大腦整體改變,團隊使用大腦休息狀態的腦造影技術,探討舞蹈家在休息狀態下所呈現出的特定神經連結模式,可以視為長期專業舞蹈學習經驗在大腦中所固化的「神經印記」。
 
研究第一作者陽明交大腦科學研究所博士候選人楊青如表示,舞蹈家負責動作執行與模擬的腦區,神經連結隨著常規練習的時間越長,舞蹈專業能力越純熟,而舞蹈相關的神經連結成為舞蹈家大腦中的「預設狀態」,不須耗費腦部資源,可立即展演熟稔的肢體語言表達。本研究中的舞蹈家已是專家級的程度,同時也是大腦處理訊息最節能、最有效率的狀態。
 
謝仁俊特別強調,原創能力越高的舞蹈家,大腦負責「規則性學習」的前額葉腦區與儲存動作訊息的基底核,其腦區間的神經連結變得更有彈性,使得既有的舞步學習記憶與經驗,能被更有效的運用來呈現創新的肢體語言表達。
 
此外,成功大學心理系教授龔俊嘉教授指出,此研究特別比較舞者跟一般人的「陶倫斯創意測驗」分數,發現雖總合的分數無顯著差異,但舞者的原創性分數明顯較高,的確提供了「長期訓練的舞蹈家較有獨創想法」支持證據。
 
不過,該研究依然存在一些研究限制。例如,楊清如表示,由於台灣藝術教育體系下的學生多半從小接受不同類型的教育訓練,甚至是運動訓練,因此研究難以完全排除這些因素帶來的多重影響,有待後續研究釐清運動和舞蹈兩種職業訓練,對人腦神經網路的差別效應。
 
陽明交大物理治療暨輔助科技學系特聘教授王瑞瑤也指出,該研究受試者以女性居多,且年齡介於20-25歲間,若要將結果推展到其他性別與年齡仍有限制。另外,目前無法得知僅接受短期舞蹈訓練是否也有相同結果。
參考資料:https://smctw.tw/16060/
論文:https://www.frontiersin.org/articles/10.3389/fnhum.2023.1173993/full
 (整理報導/實習記者 黃珮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