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工具加速新藥開發、評估投資「綜效」為關鍵

2023生物產協會員大會:穩握AI、投資併購趨勢!

撰文記者 巫芝岳
日期2023-10-03
2023生物產協會員大會:穩握AI、投資併購趨勢!(攝影/劉馨香)

今(3)日,台灣生物產業發展協會(生物產協)舉行2023年第二次會員大會,在資誠聯合會計師事務所(PwC Taiwan)協辦下,以「嶄新生技之途」為題,舉行「AI大數據於生技產業應用實務」與「台灣生技併購、授權與投資展望」兩場論壇,探討當今台灣生醫產業最重要兩大趨勢。

生物產協理事長吳忠勳致詞表示,生物產協為國內歷史最悠久、會員人數最多的生醫產業協會,今年正值創會第34年。協會成立以來,透過舉辦「亞洲生技大會」擴展國際交流、成立「生技產業深耕學院」培育人才,同時持續舉辦「生技小聚」邀請主管機關與產業溝通對話,積極推進產業成長。

資誠聯合會計師事務所所長暨聯盟事業執行長周建宏表示,近期生醫產業在資本市場、研發結果上都有許多優異的發展,本次論壇所聚焦的「人工智慧(AI)」和「併購與投資展望」兩大主題,也緊扣現今生技產業所需關注的趨勢。

AI浪潮來襲!加速新藥開發受期待


生物技術開發中心(DCB)產業資訊組ITIS研究團隊產業分析師沈哲標 (攝影/巫芝岳)

生物技術開發中心(DCB)產業資訊組ITIS研究團隊沈哲標產業分析師,以「ChatGPT熱潮下,看AI大數據在生技產業之應用趨勢」為題分享,AI熱潮吹進生技醫藥產業,據估計,全球AI生醫產業市場在2022年為151億美元,預計在2030年將成長至1,880億美元,年均複合成長率(CAGR)高達37%。

其中,由於傳統新藥開發耗時耗資且成功率有限,藉由AI結合大數據來縮短整體新藥開發流程成為最受關注的領域,預估市場規模將從2022年的7億美元,成長至2027年的40億美元。終端使用者以藥廠及生技公司為主,應用領域以癌症與神經退化性疾病為大宗。

沈哲標表示,從最前端的藥物靶點探索、藥物發現,到臨床前和臨床階段藥物開發,及取得藥證後的監督甚至商業行銷,AI都能派上用場,為生醫產業帶來創新、速度與競爭力優勢。在這個AI時代,跨域整合、合作共享是核心精神。

在焦點座談中,台灣生物產業發展協會副理事長暨資誠聯合會計師事務所榮譽副所長曾惠瑾擔任主持人,他指出全球至少有150個以AI輔助開發的研發中新藥,年成長率高達40%。

英科智能總經理林彥竹分享,英科智能從軟體開發起家,以AI來尋找新的藥物靶點、設計小分子藥物與預測臨床成功率等,並透過與大藥廠合作來驗證其平台。現在,英科智能致力於開發自有產品,開發出第一款由生成式AI完成發現新靶點與分子設計的First-in-class藥物INS018_055,已進入治療特發性肺纖維化(IPF)的臨床二期試驗。

浩鼎生技執行長王慧君表示,AI不僅能用於大量資料分析,用AI來協助撰寫專業的英文文件、報告,對我們來說也能事半功倍。他於必治妥施貴寶(BMS)任職時,團隊就曾經為了回覆FDA提出的問題,利用GPT-4反覆詰問與修改。但王慧君也提醒,要注意公司機密資料外流問題,如何在公司內部網路(intranet)運用AI將是重要的課題。

中研院生醫轉譯研究中心副主任林榮信分享,DeepMind開發的AlphaFold被認為解決了50年來以胺基酸序列預測蛋白質三維結構的挑戰。不過,以AI預測蛋白質結構仍然是很新的領域,需要更多的測試與驗證來找出不足之處。他也提出數種挑戰,包含在蛋白質中佔比30~40%的無穩定構型蛋白質(Intrinsically disordered protein),以及蛋白質與金屬離子或配體結合時的結構等,還非AI能準確預測的範圍。

2023全球生醫併購交易將反彈?! 專家籲投資/授權/併購前重評估「綜效」


普華國際財務顧問執行董事翁麗俐 (攝影/劉馨香)
 

普華國際財務顧問執行董事翁麗俐,分享了過往兩年國內外的生醫產業併購概況。她表示,2022年全球生醫產業併購活動相較於2021年雖有下降,但2022年第四季的大型併購交易仍有所增加;PwC預期,在需補足加速研發計畫、優化投資組合、醫療健保數位化須加速等因素下,全球生醫產業併購交易仍會在2023年出現反彈。

而在台灣,生醫產業併購活動雖相對全球少,但仍可發現疫情成為此產業的併購助力。

翁麗利也指出了台灣生醫產業併購的五大焦點,分別為:「委託開發暨製造服務(CDMO)」(如:保瑞併購伊甸和安成、台康引進鴻準等重量級投資人);「生技業併購醫療零售通路」(如:優良生醫併順儷藥局、盛弘醫藥購買桃園翰品酒店不動產打造智慧醫療城);「併購後創造價值再售出」(如:益安併購達亞後考量成長策略出清達亞股份、晟德投資澳優後階段性出售澳優持股以引進關鍵投資人);「結合私募基金尋求成長」(如:台微體與金可-KY在台下市,結盟國際私募基金私有化);「成為國際投資人重要合作夥伴」(如:Innobic投資美時化學、日本JCR入股永昕)等。

該場論壇的焦點座談中,由資誠生醫產業主持會計師游淑芬主持,她表示,近年相較於美國、香港等地受地緣政治風險、升息等因素影響,台灣相對穩定之下對於海外併購、授權與投資都具有優勢。

創笙董事長尤齊著則從投資人角度表示,投資、授權、併購要以聯盟方式進行並不容易,他也認為,併購是相對較無退路、不得已的路,因此所需評估的是較複雜的「綜效」;而對於授權而言,他建議公司須先了解可能授權自身產品的對象,對方的痛點為何、授權後可獲得哪些利益等。而今年剛成立的創笙,則計畫打造出細胞及基因治療的加速器,提供包括:業界導師、網絡機會、資金通道等資源。

翁麗俐最後則分享,併購是產業加速發展、轉型的重要策略,增加投資規模下,因為影響力增加,將更能創造投資的綜效。她表示,企業在併購過程中,應明確思考前期策略規劃、交易執行、雙方協商談判,以及最後交割及併購後整合各階段投注之資源,必要時考慮引入專家經驗以提升執行效益。

台康生技董事長暨總經理劉理成表示,目前台灣的CDMO公司相較國際規模、產能仍偏小,營收未能穩定,他認為業者應運用併購/聯盟/合資以擴大產業規模、取得關鍵技術或潛力資產。劉理成也分享,展望未來,台康期望能增加CDMO客戶來源,且另一大商業模式——藥物開發上,仍將持續增加產品線。此外,除了原有的蛋白質藥物製造,細胞與基因療法中的基因輸送技術和病毒安全性測試,是台康未來的重要方向,劉理成也預告,台康的高雄橋頭廠未來將建立自動化細胞培養量能。

論壇結束後的晚宴中,經濟部產業發展署主任秘書林德生擔任致詞貴賓、表示,近年面臨全球供應鏈改變、創新生物製造技術出現、AI/數位科技的應用、高齡照護相關市場成長率極高下,成為生醫產業的重要契機。而在台灣,生醫產業一直是政府核心產業的一部分,加上新版《生技醫藥產業發展條例》的上路,相信國內生醫未來勢必大幅成長。

(撰文/巫芝岳、劉馨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