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oMarin罕病藥適應症擴展至 成首款「軟骨發育不全症」5歲以下幼兒藥物;Celltrion新劑型抗體藥獲批 成首款infliximab皮下注射版本

撰文環球生技
日期2023-10-24
(圖片來源:網路)

《美國》BioMarin罕病藥適應症擴展至 成首款「軟骨發育不全症」5歲以下幼兒藥物

 

近(20)日,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宣布批准BioMarin Pharmaceutical的軟骨發育不全藥物Voxzogo (vosoritide)新適應症,該藥現可用於生長板開放的五歲以下兒童,成為目前唯一一款可治療兒童罕病軟骨發育不全症的藥物。Voxzogo最早在2021年獲FDA批准用於五歲以上患者。

 

軟骨發育不全症患者,因體內骨骼生長緩慢,而身形矮小,為一種體染色體顯性遺傳疾病,其因患者軟骨生長的負調節因子FGFR3基因發生突變所致。而Voxzogo為一種C型利鈉肽類似物,可對FGFR3下游化學訊號路徑產生正調節作用,進而促進軟骨內骨生長。

 

《美國》Celltrion新劑型抗體藥獲批 成首款infliximab皮下注射版本 

 

美國時間23日,韓國Celltrion美國分公司宣布其抗體藥Zymfentra (infliximab-dyyb)獲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批准,用於中度至重度活動性潰瘍性結腸炎(UC)成人患者的維持治療,和克隆氏症(CD)患者(用於靜脈注射infliximab治療後),成為首款獲批的infliximab皮下注射版本。

 

該批准是基於臨床三期試驗LIBERTY-UC及LIBERTY-CD的結果。前者顯示,UC患者治療第54週時,用藥組的臨床緩解率為43.2%,顯著高於安慰劑組的20.8%;後者則顯示,CD患者治療第54週時,用藥組的臨床緩解率為62.3%,高於安慰劑組的32.1%。

 

《臺灣》《全福國際前眼症研討會》

*藥物上市比登月還難?Robert Ruffolo拆解藥物研發過程 成功率僅6%

 

今(24)日,由全福生技(6885)舉辦的大型國際前眼症(The Anterior Ophthalmology)研討會,邀請國內外多位眼科藥物開發專家齊聚,上午場特別邀請,有50年藥物研發經驗,在全球市場中成功推進37種新藥的前輝瑞(Pfizer)全球研發長Robert Ruffolo,拆解一顆藥物從研發、臨床到取證的關鍵。

 

*杜克大學Victor L. Perez來台:乾眼症成因複雜 GVHD揭眼部發炎機制

 

今(24)日,全福生物科技(6885)舉辦國際前眼症(The Anterior Ophthalmology)研討會,匯聚國內外眼科藥物專家一同分享眼科疾病的解方,上午場特別邀請美國眼角膜修復及前眼症疾病領域專家、杜克大學醫學院教授Victor L. Perez來台分享,其研究團隊從眼部移植物抗宿主疾病(Ocular Graft versus Host Disease, OGVHD)著手,不僅找到評估淚膜(tear film)的指標,更有望透過小分子抗發炎抑制劑預防OGVHD。

 

*ORA副總George Ousler:篩選目標患者、了解試驗終點、標準化流程 提升眼藥成功率

 

今(24)日,由全福生技(6885)舉辦的大型國際前眼症(The Anterior Ophthalmology)研討會,邀請國內外多位眼科藥物開發專家齊聚,今年活動也特別邀請與全福建立戰略合作的國際知名眼科CRO公司ORA副總George Ousler,分享乾眼症藥物開發的挑戰和潛在解決方案。

 

《臺灣》生物產協、紐澤西州生命科學貿易協會簽署MOU 促臺、美雙邊生技合作  

 

今(24)日,台灣生物產業協會宣布,近日美國紐澤西州州長Phil Murphy率團來臺參訪新竹生醫園區、與臺灣生技廠商交流;生物產協也與美國紐澤西州生命科學貿易協會(BioNJ)簽署合作備忘錄,開啟未來雙邊的生醫研究與商業合作。

 

《臺灣》「2023總統科學獎」頒獎 李文雄奪生命科學組獎項

 

今(24)日,「2023年總統科學獎」頒獎典禮於總統府大禮堂舉行,分別由生命科學組的李文雄院士、應用科學組的胡正明院士以及數理科學組的葉永烜院士獲獎,由總統蔡英文親自頒獎,表彰三位獲獎者的傑出成就與貢獻,中研院廖俊智院長及國科會林敏聰副主委也到場見證。

 

《南韓》韓國食品藥物安全評估研究所發布《細胞外囊泡製劑品質、非臨床及臨床評估》指引

 

我國再生醫療產業正積極投入細胞外囊泡製劑(Extracellular Vesicles Therapy Products)研發,細胞外囊泡為細胞分泌的雙層脂質囊泡,負責調節細胞間的訊號溝通。外泌體(Exosomes)為細胞外囊泡的亞型之一,可應用於疾病診斷、疾病治療、醫學美容,亦可作為藥品傳遞的載體,其臨床應用的潛力無窮。依據再生醫療雙法草案,再生醫療定義為「利用基因、細胞及其衍生物,用以治療、修復或替換人體細胞、組織及器官之製劑或技術」,有望將外泌體納入該法中,使我國相關業者有所依循。

 

《美國》虛擬幣組織VitaDAO投30萬美元 助抗癌新創成立

 

近(17)日,致力於長壽研究的去中心化自治組織(Decentralized Autonomous Organization, DAO) VitaDAO宣佈,和美國羅徹斯特大學(University of Rochester)生物學教授Vera Gorbunova實驗室合作,資助新創生技公司Matrix Biosciences的成立。Matrix Bio專注於癌症和老化疾病的治療,首個研究將開發高分子量玻尿酸的癌症療法。

 

《歐洲》《ESMO 2023》抗體藥聯用療法吸睛!嬌生、安進、Mirati曝雙特異性抗體、KRAS抑制劑最新進展 

 

2023歐洲腫瘤醫學年會(European Society for Medical Oncology, ESMO),於10月20至24日舉辦。在此次會議中,投入雙特異性抗體的嬌生(Johnson & Jonson)和安進(Amgen)兩家跨國大藥廠,都公布了各自雙特異性抗體(BiTE)新藥的最新研發策略及臨床進展;另一方面,在KRAS抑制劑領域先馳得點的安進(AMGEN),以及緊追在後的Mirati,也以臨床試驗數據說明聯用療法將有機會進一步提高KRAS抑制劑的療效。

 

《全球》《Nature》:AI加速藥物開發效益如何?實證數據揭可省25-50%臨床前時間 

 

生成式AI近期被認為是可顛覆生技產業發展的重要工具,但AI究竟可為藥物研究,帶來多少效益?近(10)日,《Nature》雜誌針對此議題發表一篇社論,並引用波士頓顧問集團(BCG)研究人員,對20家密集使用AI的新藥開發公司調查數據。結果顯示,近十年在AI輔助下,這20家藥廠共推進了15項候選藥物進入臨床,其中5項候選藥物,比傳統藥物研發所需平均時間6年更快進臨床,並指出AI可節省藥物臨床前研發時間少25-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