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有云:「上醫醫未病,中醫醫欲病,下醫醫已病」。以現代醫學來說,「醫未病」屬於預防醫學範疇,「醫已病」屬於急性醫學範疇。那醫欲病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你可能聽過「預防醫學(Preventive Medicine)」。這是個由公共衛生及流行病學學者提出的概念,主張在人還健康時就先採取疾病預防的相關方法,如注射流感疫苗,或是最近全面補助12歲以下的少女接種子宮頸癌疫苗等措施。
筆者想談的「早覺醫療(Earlier Medicine)」,跟預防醫學有點關係,但落在「預防」與「診斷」之間的灰色地帶。目前醫療的重點,是以疾病的診斷、治療為主,也就是「急性醫療」。政府一年約投入新台幣7千億元健保預算,加上自費醫療市場約新台幣4千億元,市場總共高達近新台幣1.1兆元。
多數人都有過這樣的經驗:覺得身體有點不太對,感覺這裡好像痛痛的、那裡好像長了一塊什麼,但又好像沒有嚴重到要看醫生的程度。當身體正處在「欲病之病」的時候,你會面臨以下抉擇:
什麼時候才需要看醫師?
首先,該不該看醫生?
有些人可能是等個幾天,看看這些問題會不會就自己好了;有些人可能真的特地請假去找醫生,結果醫生只說「沒什麼特別的問題,多喝水多休息幾天」,甚至還被醫生責備「浪費醫療資源」。
也有些人直接上網搜尋,自己當起醫生診斷自己,任意採取網路上流傳的各種未經證實的做法。萬一遇到不肖人士的操弄,傷財可能還算小事,就怕傷身又害命。
那麼,什麼時候才該做更進一步的預防性檢查?
某些健檢服務包含內視鏡檢查,例如大腸鏡或胃鏡。接受檢查時,必須將醫療專用、前端帶有鏡頭的管子,經由身體各部位開口管道進入體內,觀察身體內部狀況。
傳統的檢查過程非常不舒服,民眾也可以選擇自費做無痛檢查,也就是加以麻醉。做檢查的同時必須承擔可能對身體造成傷害的風險,像是誤傷腸壁戳破腸子,或是因麻醉引起併發症等。
另一類比較特殊的項目是風險高、價格高、傷害性也高的高階影像檢查,像是電腦斷層掃描(簡稱CAT,請參考「電腦斷層掃描的兩難」)、正子斷層掃描(簡稱PET1)或是核磁共振影像(簡稱MRI2)。
【延伸閱讀】:李友專專欄|電腦斷層掃描的兩難:To CAT or not to CAT,that is the question
沒事多檢查,多檢查沒事?不是疾病風險管理之道
筆者曾和幾位醫師朋友討論過上述兩個議題,即使是一群專業醫師,也只能提供粗略的建議,像是50歲以上、且曾長過大腸瘜肉者,應每兩、三年做一次大腸鏡檢查;家族中如有親人罹患癌症,應每兩、三年做一次高階影像檢查。
他們之所以很難給出具體答案,是因為西醫養成訓練中,多半僅注重已成疾病的診斷與治療,並未教導如何處理「欲病之病」,使醫療體系中產生三不管地帶。
管理風險的第一步是要先知道風險,過於極端的「不做沒事,就怕越檢查病越多」,或「定期定額,有做有保佑」「沒事多檢查,多檢查沒事」的態度,都不是有效的管理之道。
臺北醫學大學正在嘗試開發人工智慧於早覺醫療的應用,集結基因、微生物體(microbiome)、病史3、環境、行為五類龐大變數,做出精準的風險預測與預防模型,未來除了可以用於前述預防性健康管理,也將用於不同階段的慢性病惡化預防。
註:
1. 正子斷層掃描
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簡稱PET,檢查時必須將有放射線的顯影劑直接打到血液裡,會產生約7毫西佛的輻射曝露量。資料來源:原能會
2. 核磁共振影像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簡稱NMRI,或磁振造影,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簡稱MRI。為零輻射量的檢查,但檢查時必須將人體暴露在高磁場中,使全身水分子磁極改變。此項改變對人體會造成什麼樣的傷害,目前仍莫衷一是。
3. 病史
亦即「表現型(phenotype)」資料,1995年全民健保實施,將健保給付範圍內的就醫資料加以標準化及格式化,統一彙整到全民健保資料庫中,民眾也能透過健康存摺網站或APP自行取得資料。
【專欄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本社立場】
李友專
醫學是太太,電腦是情人
是位具有醫學資訊研究所教授頭銜的皮膚科主治醫師。初中時父親買回一台電腦Golden II開始寫程式,而後進入醫學系,實現了IT技術和臨床醫學的完美融合。 2010年10月當選美國醫學資訊領域最高學術榮譽委員會美國醫學資訊學院(ACMI)院士,成為唯一一位來自亞洲的院士,被稱為台灣醫學資訊之父。
>>本文刊登於《未來城市@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