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轉家業變馬國NO.1複合肥料商

全宇彭士豪 大馬最年輕農業科技家

撰文記者 李虎門
日期2017-06-21
EnglishFrenchGermanItalianPortugueseRussianSpanish
全宇董事長彭士豪是目前臺灣至馬來西亞發展而受封拿督中,最年輕的一位。

在馬來西亞創立17年的全宇生技,於6月8日回臺上市掛牌,以69.9元開出紅盤,漲幅達33%。隨父親到大馬經商,最後翻轉父業,董事長彭士豪從電機跨入農業生技,不到40歲被受封為馬來西亞最年輕拿督,現在更成為馬國科學部(MOSTI)委任的綠色農業科技顧問。


文/李虎門 圖/蔡立勳

棕油產業長期以來都是馬來西亞的經濟支柱,並成為世界第二大棕油生產及出口國。然而,在密集的種植環境和日漸粗放的管理下,油棕樹的栽培也面臨前所未有的危機,即為當地人稱的油棕「靈芝病」。

初步估計,每年造成15億馬幣的損失,更成為馬國油棕業心中的痛。

不過,有位來自臺灣的孩子,利用科技技術,結合微生物、化學、有機所生產的功能性肥料,讓油棕樹健康生長、提高產量,還可控制疾病。連馬國大型商業集團IOI旗下油棕業,都指定要用「Tony」的生物複合肥料。

Tony,就是全宇生技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長彭士豪。

採訪當日,董事長彭士豪點了混著「一半茶、一半咖啡」的飲品,好似他所生產的功能性肥料,能將長期各自為政的3種肥料元素(化學、有機、微生物)和在一起。

這種膽識作風及活潑的性格,讓他成為馬來西亞當地最大的複合肥料製造商,市占率達8成,銷售業務更擴及印尼、菲律賓、越南與臺灣。

然而,成功路上背後的艱辛,要從彭士豪退伍後說起。

初入社會的挫敗 創業的轉機

出生臺灣的彭士豪23歲退伍後,就隨父親來到馬來西亞工廠經營木材加工廠。「工廠就是買木材進來,加工製成之後,再賣給紙廠。」彭士豪說。

然而,進入工廠後,他發現,「我們是單一貨源、單一收購端,也就是需要貨源時,上游廠商便開始坐地起價;收購端則有時需要,有時又不需要,便得整天鞠躬哈腰,」彭士豪覺得無奈也很氣憤。

他就發誓,「有一天一定要用自己的技術生產原料,並且是市場上必需要的產品。」

緊接著,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來襲,木材滯銷,爾後幾年工廠業務每下愈況,彭士豪的人生來到了轉捩點。

此時,創業念頭在彭士豪的腦海裡不斷打轉。畢業於電機系的他思索,臺灣在國外的印象中有二個光環,一是電子科技,二是農業。

不過,電子業汰換快,馬來西亞的人力資源可能也無法補足這方面的缺口;相反地,「民以食為天,農業不管到哪一天,都是被需要的。產品如果好用,大家就會繼續買。」

可是,如何又在偌大的產業空間,尋找切入的利基點呢?

馬國地幅遼闊 開啟肥料生涯

「馬來西亞農地遼闊,又可以量化生產,」彭士豪琢磨著,起初想朝這方向前進,不過,當時沒有足夠的資金購買土地。

思緒活潑的彭士豪,立即轉個彎,決定要讓這些農地的主人成為他的客戶,才有了做「肥料」的想法。談及肥料,主要有3大類型:化學、有機、微生物。但彭士豪想,難道不能只有一個?就是將這3種搓揉一起。

但學電機的他,肥料專業匱乏,他開始啃讀所有相關書籍,中研院院士楊秋忠出版的《土壤與肥料》,最後成為彭士豪眼中的「肥料聖經」。

「意外的是,全球利用微生物製造肥料的廠商很少,光是把微生物放進化學肥料中,微生物就很難存活,而且菌種複製量化不容易,要取得低成本原料也不容易。」彭士豪說。

他開始一方面尋找合作夥伴,一方面回臺尋找微生物專家,並設法請專家開發出微生物的液態或粉態狀。

然而,產品既不是肥料也不是營養品,當地小農不會使用,產品更不可能在市場有吸引力。

彭士豪又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