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成立的臺北醫學大學大腦與意識研究中心,至今6年多來,除了進行全臺第一項針對「植物人意識」的深入研究,其團隊也在曾於司法界和腦科學界引起一陣風波的「前手球國手陳敬鎧疑似詐盲」案件中,扮演科學實證的重要角色。本刊專訪該中心成立推手的藍亭主任,深入認識其研究「了解人類意識」的宗旨,以及對臨床醫療與基礎科研的幫助。
撰文、攝影/巫芝岳
當病床上的親人被醫師宣判為植物人時,不但是家屬刻骨銘心的痛,病人再度「甦醒」的機率更是微乎其微、可能一輩子被禁錮於病榻。
植物人一般指大腦完全或大半失去功能、無意識的狀態;不過,據比利時列日大學(University of Liege)的研究,有41%的植物人,其實仍有些微意識和感覺,只是如同被鎖在軀殼裡,無法以行為表達,這些腦部活動仍頻的人,若能得到完善照護,重新甦醒的機率將大幅提高。
不過,究竟如何了解一個人是否有「意識」?
目前科學上,對於「意識」的定義其實仍為表淺,亟待科研投入;而臺灣首項針對「植物人意識」的研究,就是由臺北醫學大學大腦與意識研究中心主任藍亭(Timothy Joseph Lane)教授帶領團隊進行。
自美來臺40年 一手促成中心成立
來自美國、專長神經科學的藍亭,30多年前因博士研究來臺,他當時在匹茲堡大學(University of Pittsburgh)的論文題目,是要了解臺灣民間廟會中「乩童」的腦電波變化。完成這項研究計畫後,藍亭在因緣際會下又回到臺灣,這一待,就是將近40個年頭。
1984年,藍亭先是在政治大學神經科學研究所任教長達29年,並在約2013年來到北醫,而2015年2月正式成立的「大腦與意識研究中心」,說是他一手成立的也不為過。
隸屬於人文暨社會科學院的大腦與意識研究中心,主要辦公室位於衛生福利部雙和醫院內,除了可就近使用雙和醫院的MRI等儀器外,也讓研究員要進行臨床試驗時更為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