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為強、併為大、研為深

中國醫藥百大的鴻鵠之志

撰文環球生技
日期2017-09-21
EnglishFrenchGermanItalianPortugueseRussianSpanish
醫藥百大企業為中國醫藥行業的中堅力量,其總體規模仍在高速擴張。(圖/中國醫藥工業資訊中心提供)

文/中國醫藥工業資訊中心提供 責任編輯/許敏

2016年是中國「十三五」規劃實施的元年,一年間,20多份落實「三去一降一補」(即去產能、去庫存、去槓桿、降成本、補短板)改革的細則檔密集實行,中國供給側改革從概念到落地的過程,成效初現。各項改革工作全面展開,醫藥企業也積極配合,共同實現了「十三五」良好開局。

中國醫藥產業也保持著穩中有進的態勢,從2016年醫藥工業主要經濟指標來看,主營業務收入和利潤總額增速較2015年均有所回升。八大子行業中,化學藥品原料藥製造、化學藥品製劑製造、生物藥品製造以及醫療儀器設備及器械製造等子行業依然維持兩位數的高速增長。

在醫藥行業力破陳冗、喜迎新規的當下,2016年度「中國醫藥工業百大榜」在今年中國工信部主辦的全國醫藥工業資訊年會上順利揭曉。

中國醫藥百大企業是中國醫藥工業發展最高水準的代表,也是中國醫藥行業的領軍力量,藉由新一屆百大榜單發佈,這些優秀企業由傳統增長模式,向創新驅動的新經濟增長模式不斷探索,實現了規模與品質的新高度,達到速度與效益的新平衡。

規模持續突破 門檻節節攀升

根據中國醫藥工業資訊中心的統 計和分析,本屆百大企業累計實現醫 藥工業主營業務收入6,809 億人民幣 ( 以下幣值單位皆為人民幣),同比增長11.1%,較中國整體醫藥工業平均 水準(9.9%) 高1.2 個百分點。值得注意的是,入圍百大榜單的最低門檻, 也進一步提高至24 億元,百大企業的平均規模仍在高速擴張。

集中程度日益提升 強者恒強格局顯現

百大資料顯示,本屆榜單中主營業務收入突破100億元大關的大型企業數量已增至19家,同比增加3家;主營業務收入在30億~100億元之間的企業有56家,同比增加2家;主營業務收入30億元以下有25家,同比減少5家。

中高規模企業數量的增加,顯示百大企業的集中趨勢愈加明顯,強者恆強的競爭格局更為清晰,這與中國「十三五」規劃要求深化供給側改革,提升產業集中度的發展戰略相吻合。

百大榜單中前十大企業歷來備受業界關注。與上一屆榜單相比,前七大企業排名位次趨於恒定,龍頭實力彰顯。揚子江藥業連續3年蟬聯百大榜榜首;濟民可信集團透過產業併購,首次躍入前十大;齊魯製藥憑藉大力推進創新戰略,成功提升一個位次,其肺癌治療藥物「伊瑞可」的成功上市,打破了國外製藥龍頭在中國的壟斷格局,也有力保證了自身的持續發展。

同時,由於產品佈局和企業戰略方向不同,部分企業在2016年收穫頗豐,共有39家企業的排名同比上揚。例如山西振東集團,排名提升31個位次,得益於公司的正確轉型發展,在併購重組康遠藥業後,打造了以「朗迪鈣」為核心的OTC產業鏈,全面覆蓋西部終端市場,為公司的主營業務收入快速增添助力。此消彼長之下,同時也有39家企業的排名有不同程度的同比下降。

面對市場變化 新晉企業注入活力

本屆榜單共有5家新晉企業躋身百大,分別是吉林敖東藥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安斯泰來製藥(中國)有限公司、成都康弘藥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黑龍江珍寶島藥業股份有限公司、樂普(北京)醫療器械股份有限公司。

2016年實現平均營收增速18.7%,顯著高於本屆百大平均水準(11.1%),顯示新晉企業靈活應對市場變化、積極尋求創新突破的發展狀態。

例如樂普醫療器械,堅持一貫的多元化產品路線,圍繞心血管支架等優勢產品,擴展到製藥、血液透析、慢病管理等領域,特別是其在體外診斷的投資佈局有聲有色,成為百大榜上僅有的兩家醫療器械製造企業之一。

2016年,吉林敖東藥業投資10億元進行國有高科技製藥園區的開發與建設,並引進國家抗腫瘤新藥、國家醫保目錄品種生產上市,為企業發展帶來新增長點。

華東佔「半壁江山」 「振興東北」帶來活力

縱覽歷屆百大榜單,華東地區一直是優秀醫藥企業集聚地。2016年華東地區雲集了45家百大企業的公司總部,其主營業務收入總計已破3,021億,佔據全部上榜企業主營業務總收入的44%,幾近半數,堪稱中國醫藥行業的「定海神針」。

其中,百大企業數最突出的代表為山東省,2011年至今一直堅守百大企業數第一的寶座,2016年共有14家企業上榜,再次成為各省中的「領頭羊」;而江蘇省則為華東地區主營業務收入做出最傑出的貢獻,實現營收1,114億元,並仍以9%的高速持續發展中。

2016年一些充滿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