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食安信心幻滅 危機變轉機?

撰文環球生技
日期2013-12-10
EnglishFrenchGermanItalianPortugueseRussianSpanish
替代圖

第3屆亞太食品安全國際會議

近日來國內食品安全問題接二連三引爆,都令國人對食品安全充滿疑慮與不安,此次會議由台灣大學終身特聘教授孫璐西、終身特聘教授周正俊及衛生署署長邱文達擔任大會榮譽主席,台灣大學沈立言教授擔任大會主席,邀請來自28國、500位以上食品安全專業領域的產官學界人士出席。除了國內代表外,來自美國、加拿大、日本、南韓、紐西蘭、澳洲、馬來西亞、越南、印尼、印度、中國、香港、新加坡、菲律賓、泰國、法國、德國、愛爾蘭、英國、荷蘭、俄國等眾多知名學者、學會理事長,應邀蒞臨並專題演講各項食品安全相關的最新研發成果,探討新世紀之食品安全科技及應用的發展趨勢,促進產、官、學、研等多方面即時的交流。受到關切的食品安全議題此次也納入議程,例如政府與業者管理規範、現代化法規、食品標示制定、食品添加物、食源性疾病監測指標等領域的主題,此次會議的舉辦將讓出席的人員和與會各國的代表針對食品安全議題,有全球和區域性對話的機會。

行政院長—江宜樺

此次爆發的食品事件,若只以實驗室端檢驗,有時可能驗不出來,必須進廠稽查,但過去中央及地方政府並未積極落實,而食品衛生管理法從6月修正後,已賦予清楚法源依據,請各部會讓基層同仁清楚瞭解相關法源,使他們積極進廠做查緝工作,必要時也可請檢調配合,政府這一次絕不會只有三分鐘熱度,查緝食安一定會持續做下去。

行政院副院長—毛治國

對於近日媒體自行尋找研究報告或委託檢驗機構發布檢驗結果,恐有造成民眾訊息混淆之虞,依據食品衛生管理法第40條規定,發布食品衛生檢驗資訊時,應同時公布檢驗方法、檢驗單位及結果判讀依據。感謝各界對食安議題的關切,如有發現任何不法,歡迎檢舉或提供。

為避免消費者恐慌,已責成衛生福利部、農業委員會等部會適度表達政府正有步驟、有計畫的推動食安查察。

台北市市長—郝龍斌

面對食安問題,所有民眾和消費者是無辜的,因為食品中添加不合標示物品,不僅民眾、連真正專家都很難檢視得出來,因此政府一定要有積極有效作為,讓所有食品從業人員和負責人,不敢以身試法,因為一旦違法,影響到大多數民眾的安全和權益,就會面對嚴刑峻法後果。

衛生福利部部長—邱文達

希望在這一次能把食品安全的長久問題一次解決,跨部會聯合稽查及取締小組將稽查10多種民生相關用品,希望在一年內將所有不法食品清查完畢。即將展開查緝的民生用品包括醬油、蔬果、鮮奶、米等產品,有12個部會會一起同步展開行動。

食藥署署長—葉明功

食藥署已成功研發出銅葉綠素檢驗方法,可直接驗出油品是否含銅葉綠素,以及含量多少,準確率達95%,業者不能再心存僥倖,這項技術獨步全球,也將申請刊登在國外科學期刊發表。

台灣大學終身特聘教授—孫璐西

民間檢驗單位接受媒體委託時,檢測結果有異狀應通知主管機關,而非單方面透過媒體公布,週刊的報導沒有透過多方求證即發布,使得大家不敢喝牛奶,已經嚴重到動搖國本。

台灣食品保護協會(TAFP)理事長—沈立言

吃得安全,是一種權利,預防重於治療的觀念要建立,沒有「零風險」的食品,吃什麼都應分散風險,沒良心的廠商應該要重罰,光鞠躬道歉了事不夠,應該成立食安促進會或食安基金。

>>本文刊登於《環球生技月刊》Vol.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