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T大師Harvey Lodish、羅聞全、Lauren Foster首次在臺聚集!

NBRP Demo Day展臺灣生醫量能 與大師共造新創生態系

撰文記者 巫芝岳
日期2024-06-27
EnglishFrenchGermanItalianPortugueseRussianSpanish
5月28、29日,第四屆「國家生技研究園區招商暨人才與技術媒合會」(NBRP Demo Day)盛大展開。(攝影/吳培安)

5月28日,「國家生技研究園區招商暨人才與技術媒合會」(NBRP Demo Day)一連兩天盛大舉行,本次以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Harvey F. Lodish、生物金融學創始人羅聞全(Andrew W. Lo),及MIT技術授權辦公室副主任Lauren Foster三位MIT大師的演講貫串全場,加上跨域打造新創生態系、強化專利佈局的趨勢論壇,以及NBRP Demo Day結束後,接連兩天的MIT大師課程,讓參與的生醫界人士們收穫滿滿。

撰文/巫芝岳、吳培安、彭梓涵、李林璦


5月28、29日,第四屆「國家生技研究園區招商暨人才與技術媒合會」(NBRP Demo Day)盛大展開!

這場由中央研究院生醫轉譯研究中心(BioTReC)主辦,生物技術開發中心(DCB)、衛福部食藥署(TFDA)、國家實驗研究院國家實驗動物中心共同協辦的盛會,除了首度邀集多位麻省理工學院(MIT)的生醫轉譯大師來臺分享經驗,並舉辦新創團隊Pitch、一對一媒合等活動。

此外,也於5月30、31日首度舉辦「2024 NBRP MIT大師課程:導航你的生技事業」,讓許多新創團隊和師生,得到直接與大師們互動的珍貴機會。

MIT大師為臺柱!50家公司/團隊、500位投資人共襄盛舉

本次活動中,邀請到三位任職於MIT的大師——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Harvey F. Lodish、生物金融學創始人羅聞全(Andrew W. Lo)院士,以及MIT技術授權辦公室副主任Lauren Foster來臺演講,另也特邀MIT生醫工程界的新秀創業家,也是波士頓兒童醫院暨哈佛醫學院助理教授Novalia Pishesha,分享其創業經驗。

中研院院長廖俊智在活動開場致詞中表示,NBRP Demo Day至今已舉辦四年,將海內外投資人、藥廠、生技公司齊聚一堂,有機會讓50家生技公司/團隊展現出臺灣生技的研發轉譯量能,並與逾500位海內外企業、投資者、創投、加速器及天使投資人等與會人士共同交流。

他也指出,中研院的使命是基礎研究,但不只是停留在基礎研究,期望能借此機會激勵研究人員將基礎研究轉譯成實際應用,進一步將研究從實驗室轉譯到臨床。

前副總統、中研院院士陳建仁則表示,臺灣長期以來被認為是半導體產業的全球領導者,但臺灣依然堅定發展生物醫學研究與產業,有賴於大家努力開發出突破性的醫療保健尖端技術,改變了疾病的進展。

陳建仁指出,此次能與多位來自MIT的國際專家交流,機會十分寶貴,並將在後續的MIT大師課程中,讓臺灣生技界產官學研了解其專業知識與對轉譯的觀點。期許本活動能與國際建立長期夥伴關係,並持續投資創新、培養人才、營造出有利於發展生技醫療產業的生態系。

中研院生醫轉譯研究中心主任吳漢忠表示,NBRP Demo Day四年來成為產官學研各界交流的重要平台,此次特別邀請到四位國際大師來臺演講,分享其臨床應用與創新研究。期望多樣化的活動,也期望能建立強大的生態系統建構,並加速創新研究到產品的轉譯。


陳建仁指出,此次能與多位來自MIT的國際專家交流,機會十分寶貴。(攝影/吳培安)

MIT生醫轉譯巨擘Harvey Lodish 親授生醫創新生態圈成功三要件!

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麻省理工學院(MIT)生物學系、生物工程系終身教授Harvey Lodish,首先以其全球巡迴演講的經典主題「打造穩健生醫創新生態系」(Building a Robust Biomedical Innovation Ecosystem)進行演講。

Harvey Lodish強調,在針對特定疾病開發療法的過程中,學研界實驗室、醫學中心、研究型醫院等非營利組織肩負的任務是找出一種以上的候選療法,並能夠在細胞培養或動物模型中驗證,而不是開發藥物。

「這些研究成果若無法以專利保護、授權給營利實體(For-Profit Entity),就可能會埋沒在文獻之中、永遠無法成為救人的療法。若能將之轉移到營利企業手上,就有機會在通過法規監管單位批准後,進一步成為拯救全世界患者的療法,也能為投資人創造商業價值。」Harvey Lodish說。

投入生技產業、創辦公司 竟在未來幫助了自己的孫子!

Harvey Lodish表示,要啟動一家成功的生技公司有許多基礎要件。產品開發方面,首要是機密(Proprietary)及保護智慧財產權(IP),因為涉及到科學家較不熟悉的商業決策,因此需要技術授權辦公室(TLO)的協助,讓技轉的過程更順利;其次是扎實的商業計畫,團隊需要考量到包含研究、開發、測試數年的成本,並深入了解目標市場與規模,以及定價、競爭、專利保護、自由營運(Freedom to Operate)等。

團隊方面,公司的領導人通常需要有多年的生技或製藥公司成長/營運經驗,具備研發、醫療、商業、金融或政府法規的專業,以及優異的跨領域溝通能力。新創公司邀請兼具高度專業及熱忱的醫學博士(MD)和博士(PhD)主導研究專案,可充分支持與訓練實驗室技術員專注產品開發。

另一方面,公司的董事會通常由在生技製藥、產業經營具有豐富經驗的人擔任,他們也是吸引創投等投資人支持的關鍵;科學諮詢委員會則負責審查所有的研究與開發項目,必須具備高度的專業與經驗,由學術和產業界具領導地位的人擔任。

接著,Harvey Lodish也舉他所創辦的Genzyme為例說明。他形容,創辦一家生技公司如同「團體競技」(Team Sports),需要不只是科學家,還要有金融、法律等各種專業背景的人才支持。其中負責領導公司的人通常不是科學家,而是能夠理解科學的企業家,例如Genzyme的總裁Henri Termeer。

他分享,由Genzyme開發、於1994年獲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批准的Cerezyme (Imiglucerase),是針對東歐猶太裔好發的罕見疾病——第一型高雪氏症(Type 1 Gaucher Disease)。其是一種溶酶體(Lysosome)神經脂質儲積症,患者可能隨著病程惡化逐漸失能,甚至因此喪命。Cerezyme則是透過修飾葡萄糖腦苷脂酵素(Glucocerebrosidase)蛋白質醣結構的生物工程,開發出靶向患者巨噬細胞溶酶體的酵素替代療法(Enzyme Replacement Therapy)。

沒想到多年後,Harvey Lodish的孫子診斷發現罹患高雪氏症!他的孫子在10歲時開始接受Cerezyme治療,現在不僅上大學念書,還能參加從喬治亞州到加州的單車遠征。當年投入生技創業、開發療法,不僅幫助全世界的患者,多年後也幫助到自己的親人。

波士頓生醫創新生態圈成功要件:地理環境、鼓勵創業、人才養成

最後,Harvey Lodish分享波士頓生醫創新生態圈的關鍵優勢。他指出,MIT、Whitehead生醫研究所、布洛德研究所(Broad Institute)都位在劍橋肯德爾廣場(Kendall Square)。這裡匯聚數百家生技與製藥公司,顯見地理環境的重要性;身處其中的Whitehead生醫研究所,是人類基因體解碼計畫(Human Genome Project)的起點,其成果更促成哈佛大學、MIT、哈佛教學醫院共同成立布洛德研究所,帶來更多的創新生醫研究與轉譯成果。

他表示,MIT和許多美國研究型大學都透過學校政策(Policy),鼓勵教職員成為創業家。例如MIT每週一天的「外部專業活動」(Outside Professional Activity),鼓勵教職員和營利機構一起工作或提供諮詢,或是擔任非營利組織的顧問;教職員也能創業、提供諮詢或是持有營利企業的股份,但不能擔任營運職。此外,MIT也建立明確的利益衝突規範,例如實驗室不能從有商業利益的公司獲得研究經費,每年教職員也必須回報所有外部活動的時間。

此外,MIT在漫長的歷史中,累積許多有經驗的教職員創業家(Faculty Entrepreneurs),為年輕教職員提供指導,也為師生提供創業課程,分享經濟、市場、智財權、人力資源等專業知識。例如,Harvey Lodish和MIT斯隆管理學院(Sloan School of Management)羅聞全教授,共同開設生物科技的科學與企業課程,迄今已招收超過三萬名學生,讓生物和商業背景的學生合作學習。

最後,他也分享,政府在生技領域中能夠扮演關鍵角色,除了建立基礎設施(Infrastructure),還能耕耘生技人才的教育(Education)。企業可提供實習計畫和獎金,激勵學生更早有機會認識生技產業,育成生態圈所需的人才;他也肯定臺灣的大學和醫院的研究能量,並期許未來再訪臺灣時,能夠看到波士頓生醫創新生態系的經驗成功落實在臺灣,讓生技新創公司都能存活、成長茁壯。


Harvey Lodish表示,要啟動一家成功的生技公司有許多基礎要件。(攝影/李林璦)

Curriculum Vitae
Harvey Lodish是波士頓旗艦級研究機構——MIT Whitehead生醫研究所的創始成員,同時也是國際公認的分子細胞生物學大師級學者,曾指導的博士生及博士後研究員中,有2位是諾貝爾獎得主;他擔任主編的《分子細胞生物學》(Molecular Cell Biology),是全球分子生物學領域必讀教科書。
除了學術成就外,Harvey Lodish更是一名連續創業家,迄今已經擔任14家生技公司的創辦人及科學顧問委員,其中包含在2011年被賽諾菲(Sanofi)以200億美元收購的Genzyme、2008年被武田(Takeda)以88億美元收購的Millennium等。

致力做績效科學家!Lauren Foster領軍MIT技轉處 助創新授權、擴大影響力

麻省理工學院(MIT)技術授權處(TLO)副主任Lauren Foster,緊接著分享了TLO如何加速科學研究取得智慧財產權(IP)、授權,成為具有影響力的創新技術。

Lauren Foster稱自己為「績效科學家(Performance Scientist)」,且一路以來都在探索如何透過專業知識將研究轉化。她表示,MIT的願景就是推動人類知識的進步,而TLO的使命更是將實驗室中產出的創新和發明,轉移到市場並商業化,以擴大MIT的全球影響力。

她表示,光是去年,TLO就協助MIT的研究在美國申請592項專利、取得349件國際專利,創造4,020萬美元授權金。TLO的角色並非以營利為主,最重要的功能是協助研究人員將科研成果商業化、產品上市以嘉惠病人與社會。

不過,她指出,要能讓創新技術不斷產出,還需要取得各種來源資金,以MIT 2023年的研究經費來說,其中65%是由自美國政府出資,剩下的35%來自其他單位,包括20%的研究經費來自營利性單位,另外也有來自疾病基金會、比爾及梅琳達蓋茲基金會等推動健康使命的非營利基金會,這也說明MIT與產業界有著深厚的關係。

從技轉到創造收益  過程挑戰不斷

Lauren Foster也強調,智慧財產權相關的技術轉讓與收益,絕對不是一條打通的直線(Linear)。事實上創新技術從揭露、評估、專利保護、行銷、到最後授權、產品開發上市這條路上,會面臨許多挑戰,包括:技術是否符合市場需求、產品是否可批量生產或供應鏈是否充足,以及產品開發走入後期的取證與市場佈局等。

她也分享一份技術轉讓的生命週期調查,該調查為150~200所大學近30年投入1.46兆美元研究經費,產出55萬個新技術或新發明,申請31萬個專利,其中15萬個專利已取得核准,並有16.7萬個技術成功授權,也促使1.7萬家新創公司成立,讓200種藥問世,約創造580億美元營收。

Lauren Foster認為,這結果看起來似乎是很大的量能,但事實上代價非常高,將結果回推,約投入1美元研究經費,僅創造0.04美元的回饋。因此怎麼順利讓技術授權,創造更大的價值,TLO也長期投入其中。

她表示,根據TLO近10年的經驗發現,新創公司為了解決早期產品開發的挑戰,更傾向以「專屬授權」的方式取得新技術;而成熟的大型公司則因為有產品依賴與屬性背景,在取得新技術上通常會以「非專屬授權」方式獲得使用權。

為了提升實驗室技術的智財技轉,TLO也會邀請外部經驗豐富的參與者導入產業觀點。

此外,MIT並無制式的技轉合約,而是為每一個技轉案量身訂做適當的合約內容,TLO也會提供彈性,讓授權單位可依據商業發展的需要重新協商合約條件,以讓MIT的研究,在各生態系中更快速找到合適授權標的,創造更大的價值。


Lauren Foster分享了TLO如何加速科學研究取得智慧財產權(IP)、授權,成為具有影響力的創新技術。(攝影/李林璦)

Curriculum Vitae
Lauren Foster在加入MIT前,曾於公開發行生技公司Antigenics (現更名為Agenus)任職智慧財產與技術併購資深總監,擔任整合公司事業、智財與技術策略的角色,也曾在美國波士頓智財法律事務所LaHive and Cockfield LLP擔任技術專家,聚焦智慧財產權的策略開發,經手案例涵蓋多家生技公司、藥廠及大學等。

生物金融學創始人羅聞全籲善用基因資訊、PRV加速生醫研發

生物金融學創始人羅聞全(Andrew Lo)院士,分享了對於高風險、高報酬的生技新藥研發公司,應具備的資金和募資策略,並提出可善用基因資訊和優先審查憑證(PRV),加速罕病藥物研發成功募資與產品上市的概念。

羅聞全首先指出,在1900年之後,全球人口數量因製造、農業、生醫等科技急速增長。他認為其中最重要的一項影響因素是「金融工程」的發展,因為在發展任何前所未有、突破性的科技時,都絕對需要大量資金挹注。此外,AI與多體學、大數據、機器學習亦趨重要。

羅聞全指出,對投資人而言,投資生技新藥公司雖可能創造極高的報酬,但其波動風險也相當劇烈,「在這種可能只有5%機率成功獲利、95%機率會失敗慘賠的情況下,投資者很難勇敢掏出錢來。」

他以衡量投資報酬和波動風險比率的「夏普值」(Sharpe Ratio)計算說明,夏普值由「報酬率除以波動風險」而來,生技新藥公司報酬率雖高,仍因波動風險太大而導致夏普值過低。

若要提高夏普值,需設法提高報酬率或降低風險;另外,若能透過大筆資金進行投資組合布建,而非單投資一家公司或一項技術,也可望提高夏普值。

善用基因資訊、優先審查憑證  助罕病藥物研發

羅聞全也表示,在患者數量極少、研發較不容易的罕見疾病領域,藥廠通常較不願意投入開發。然而,在當今許多新技術的幫助下,罕病療法研發也可望出先新的典範(Paradigm)。

羅聞全提出,相較於過去從人群中找出特定罕病再開發藥物的模式,現在或許可以「反向操作」,以基因檔案(Genetic Profile)從人群內尋找共同的基因變異,再從中找出研發目標,就可望加速藥物研發。透過此方法,目前全球前20大暢銷藥物中,包括明星藥Keytruda在內,超過半數已成為「用於罕病的藥物」。

對於超罕見疾病(Ultra-Rare Disease)療法的開發,羅聞全建議可善用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優先審查憑證(PRV)」的機制,讓該公司下一項藥物(不限罕病)獲得FDA在6個月內審查完畢、搶先上市的寶貴機會。若先透過罕病療法取得PRV,還能出售PRV給其他的公司以換取資金,藥廠若能控制好研發成本、談得好的PRV價格,也能順利創造收益。

羅聞全也分享生技公司四大常見的失敗原因——科學/醫學技術無法實行、資金耗盡、投資人失去興趣,以及整體經濟衰退。他表示:「其中後三項都是資金因素!所以管理好資金的風險非常重要。」

他也特別從文化角度,分享公司募資時應有的心態。

羅聞全指出,「孝順、不該丟臉、不該厚臉皮」是相較於西方,亞洲文化特有的心態。他建議,臺灣募資者應採用完全不同的心態,勇於挑戰現狀、不怕丟臉、不怕厚臉皮。募資的目的並非只為己利,而是心繫於科學/醫學本身和亟需療法的病人,同時對已病逝的生命抱持感謝,且不需覺得自己是厚著臉皮才成功而有歉疚感,應該想著成功開發新藥才能幫助到更多病人。

羅聞全最後總結道:「資金不需是一項零和遊戲(Zero-Sum Game),透過正確的資金策略和規模(Scale),我們能夠因做正確的事而把公司經營得好(Do Well by Doing Good)!」


羅聞全指出,對投資人而言,投資生技新藥公司雖可能創造極高的報酬,但其波動風險也相當劇烈。(攝影/吳培安)

Curriculum Vitae
美籍華裔經濟學家羅聞全,出生於香港、曾在臺灣長大,後移居美國。除了致力科技金融與生物製藥跨領域整合,開創「生物經融學」領域外,他也曾共同創辦罕病新藥公司BridgeBio Pharma,擔任過生物製劑公司AbCellera、AI藥物探勘公司Atomwise、AI醫療公司Vesalius Therapeutics的總監、商業學術期刊Annual Reviews職等;此外,他也創立聚焦生醫投資的避險基金AlphaSimplex、顧問公司QLS Advisors等,其參與的創投,包含投資與擔任顧問共計近35家。

【趨勢論壇一】MIT大師、生物金融學專家共籲 引流資金、學研接軌產業  創生技成功典範

第一場趨勢論壇中,由Harvey  Lodish、羅聞全(Andrew Lo),以及上騰生技顧問董事長暨總經理張鴻仁、中國醫藥大學校長暨中研院院士洪明奇、衛福部食藥署署長吳秀梅、生物技術開發中心副執行長黃千岳、中研院生醫轉譯研究中心主任吳漢忠,共同針對「打造新創生醫生態系:加速及提升臺灣生技產業藥物開發成功率的關鍵因素」進行深度探討。

跨領域學習、放寬創業條件 促學研接軌產業挹注創新

對於如何挹注臺灣生技產業創新研發的源頭,專家以美國的經驗分享提出建言,Harvey Lodish表示,臺灣有許多優秀的大學、醫院和教育機構,且很多大學都有新創團隊。在他造訪過許多國家的觀察中,不是只有臺灣遇到生技新創的挑戰。他分享,作為波士頓生醫創新生態圈的重要機構之一,麻省理工學院(MIT)非常積極推動校內的「文化轉變」,即使是科學、工程學院的畢業生,很多人都必須修習商業課程。

Harvey Lodish表示,他和MIT斯隆管理學院(Sloan School of Management)羅聞全教授,在7年前共同開設「生物科技的科學與商業」課程,迄今已招收超過三萬名學生。在該課程中,生物學和商業背景的學生學習合作、共同撰寫商業計畫,雖然他們最後不一定會成為創業者,但能充分學習到跨領域的溝通。

羅聞全也認為,臺灣應該修改法律讓教職員不用離開學術界也可創辦公司,這將成為挹注創新研發的關鍵泉源。

洪明奇認為,「學習」的心態非常重要,光是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成立的歷史就比臺灣衛福部食藥署(TFDA)早了一百年,不過臺灣生物技術發展也並未落後一百年。他建議臺灣應持續學習,包括增加國際觀、加值產品價值、監管法規等,同時改變思維、改變文化,例如進行基礎研究的人應該積極主動地與業內工作人員互動等。

籲「資金」引流至生技業 創立生技成功典範TGMC

接著,有了創新的研發後,成立生技公司必須有「資金」支持才能成長茁壯,專家們也紛紛提出精闢觀點。羅聞全直言,任何產業要能發展成功,先決條件是有「資金投資」,因為沒有資金,所有產業都會停擺。臺灣雖然土地面積小,但某些方面卻很「大」,一個只有2,300萬人的小島,卻是全球半導體晶片最大的供應商,同樣,生物技術產業也有潛力成為下一個成功產業。

羅聞全指出,臺灣沒有理由不能實現跨越式成長,他提議,可瞄準下個世代的趨勢──基因療法,並仿造台積電(TSMC)的模式創立專攻基因療法的「TGMC」。

羅聞全也提出創新的金融方式讓民眾可以負擔得起高額的療法,例如採用Netflix一樣每月支付訂閱費用給藥廠的全新模式,不僅可為產業帶來營收,也有望為患者帶來革新式照護模式。

顧德諮詢公司總經理顧曼芹提到,臺灣資本市場其實並不缺錢,而是缺乏連結,有許多財力雄厚的人,但由於臺灣沒有生技產業的成功典範而欠缺投資的信心。

張鴻仁也表示,對於生技公司來說,吸引投資者是他們的使命,必須讓投資人相信公司能夠賺錢,但是過去並沒有人會教學者如何募資、如何賺錢。我們需要讓投資者瞭解到生技產業的投資期長、風險高、但回報也高,同時也期望臺灣能有成功的生技公司典範讓投資人更有信心。

法規接軌國際 政府挹注構築生技創新生態系

吳秀梅分享,近年來臺灣鏈結很多國際夥伴,不僅於2024年2月成為國際藥政主管機關聯盟(ICMRA)準會員,也早在2018年6月成為國際醫藥法規協和會(ICH)第10個法規會員,並於2023年被正式列入歐盟公告的輸歐原料藥第三國名單,代表臺灣原料藥外銷歐盟可免除隨貨逐批檢附原料藥品質與歐盟GMP相當之書面證明文件,是臺灣藥廠邁向國際重要的里程碑。

吳秀梅表示,在醫材方面,TFDA成立智慧醫療器材專案辦公室,至今完成20多張智慧醫材證的審查,其中有些產品已經推廣到其他國家,期許未來能有更多產品取證與行銷國際。

吳漢忠表示,國家生技研究園區在五年前開始營運,由中研院負責管理。中研院也邀請TFDA、DCB、國家實驗動物中心等跨部位單位進入園區。為了管理和營運國家生技研究園區,中研院於四年前成立生醫轉譯研究中心(BioTReC),希望打造一個創新的生醫生態系,育成新創公司和轉譯團隊。

吳漢忠笑說,當年他剛加入的時候園區人數不到500人,相當冷清,如今已經成長到3,000人。目前園區有將近50家廠商以及許多優秀的轉譯團隊進駐,BioTReC也提供了九大核心設施的服務,包含小分子藥物、抗體藥物、基因和細胞治療,mRNA 核酸疫苗及藥物等,並且提供高端的儀器設備,以提供全方位的支援。

接下來則希望能夠順利引進投資人,為園區的生醫生態圈注入活水,以開發出更多拯救生命的新藥或療法。

黃千岳表示,DCB成立40年以來,持續致力協助國內生技產業發展,尤其是新藥行業,但新藥開發是一個風險大、需要大量資本投資的產業,他認為臺灣生技製藥產業發展,「人才」最為重要,特別是對市場具敏感度的人才,同時也要培養更多團隊精神的人,才有機會讓產業自給自足並更快地發展。


第一場趨勢論壇由Harvey  Lodish (左三)、羅聞全(右四)、張鴻仁(左四)、洪明奇(左二)、吳秀梅(右三)、黃千岳(右二)、吳漢忠(左一),進行深度探討。(攝影/李林璦)

【趨勢論壇二】海內外專家共揭無形資產面紗!鼓勵學研掌握專利、商業秘密 佈局市場先機

第二場趨勢論壇,則聚焦於專利佈局,邀請Lauren Foster、美國維梧資本創業合夥人馬海怡、中研院生醫轉譯研究中心客座講座梁啓銘、中研院智財技轉處處長邱文聰、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局長廖承威、美國全心醫藥總裁暨執行長周慧泉、美國生命科學合作夥伴加速器執行副總Alice Chen,分享專利申請的經驗與陷阱。

專利申請關鍵四步驟  讓專利不只是張紙

馬海怡開場表示,良好的專利佈局,不僅有助於後續技轉,更有利於後續產品的成長與發展,就像是孩子的基因好,也有助於其成長茁壯。不過,除了專利外,也需要有人才、資金、適合對接的市場,才能讓專利不只是一張紙,而是能夠真正成為醫療解方落地並商業化。

梁啓銘指出,專利申請有四大關鍵步驟,第一是要辨認哪些發明是重要的,其為有形資產還是無形資產,需不需要申請專利保護,或是不申請專利做為營業秘密(Trade Secret);通常學術機構只需思考到第一步決定創新研發成果是否可申請專利。

梁啓銘表示,產業界則需要更周全地考量與佈局,決定要申請專利後,第二步是確認什麼樣的專利是有價值的、可以成功授權出去,第三步則是確認該研究發明可以孵育商化成產品,第四步則是該產品是否具有市場性。

鼓勵學研佈局智財專利、營業秘密 創最佳投資組合

馬海怡接著也提到臺灣學術研究和早期階段新創公司的現況,因為想保護自己的創新技術,因此選擇不申請智慧財產權(IP),許多臺灣投資人看到新創沒有專利就比較不願意投資該公司,募資也相較困難,但因文化不同,美國投資人的觀念則是可以接受只有商業秘密且還未申請專利的技術,這個觀念還需要讓投資人更深入了解。

廖承威分享,學術界的科學家較熟悉搜尋論文發表,但不擅長搜尋現有專利中的既存技術。他建議有志投入創業的科學家,在研發前同時進行專利搜尋(Pre-R&D prior art patent search),以了解潛在的競爭者、合作夥伴及相關的技術領域,經濟部智財局也設立專利檢索中心(Patent Search Center),幫助科學家快速掃描專利地圖。

邱文聰表示,科學家應該提早接觸專利相關知識,但他認為有兩種狀況並不需要申請專利,其一是需要留在公共領域的研究工具,例如CRISPR基因編輯;其二是容易使用、還在非常早期階段的技術,例如還需要15~20年才會成熟的技術,就不需要在第5年就申請。

梁啓銘則建議,臺灣應向美國學習,大量鼓勵學術界申請專利,才會一步步發展出具有授權、商化、市場性的專利佈局。

周慧泉則從過往經驗分享,她曾經親身經歷6項全球暢銷藥物開發,包括抗風濕藥物Humira (adalimumab)。以此為例,該藥物每年的營收超過200億美元,她分享,剛踏入生技產業時,進入亞培(Abbott)的第一個任務,便是開發Humira,當時正在進行臨床三期試驗,就同時思考專利佈局。(編按:Humira於2013年由從亞培拆分獨立的艾伯維(AbbVie)負責後續研發、銷售。)

周慧泉說,Humira可以暢銷多年,直到2023年底才專利到期,都有賴於堅實的專利壁壘。他們將配方(Formula)進行專利保護,實際上關鍵配方就是經常用於穩定蛋白質的磷酸緩衝液(PBS)等相關化學成份。因此,申請專利不只要想哪些(What)發明可以申請專利,更重要的是如何(How)延長專利的生命週期,在產業界中,持續性的專利佈局非常關鍵。

Lauren Foster,同意學術界與公司對於申請專利的觀點有些不同,但也有像「可口可樂」為了保護配方,就以營業秘密的方式加以保護,但須搭配嚴謹的管控措施。這份商業機密不只價值高、門檻也高,確實為其它公司競爭築一道高牆。

Alice Chen也補充,生技行業含有高科技技術,很需要專利保護,不過,生技產業的很多創新項目是由「平台」或「技術」構成。以她的經驗發現,「平台」通常會以營業秘密方式保護,但平台產出的分析方法(Assay),還可以申請專利方式賦予價值,專利和商業營業秘密是可同時存在的。

最後,馬海怡討論申請專利或發表論文的關鍵決策壓力,Lauren Foster建議學術研究者,在申請技術專利的第一天就應先想好產品未來的發展,也提及有些國家受理論文發表後於寬限期(Grace Period)再行申請專利。

這些措施對創新技術的保護不只可為技術帶來價值,還是一種投資組合。

她表示,MIT研究人員可由MIT Press、MIT News、公共事務活動等得到充份的商業發展諮詢資源。Alice Chen亦強調,在美國的投資案例中,主動積極建立公共關係的TLO技轉成功率也特別高。


第二場趨勢論壇邀請Lauren Foster (右三)、馬海怡(左四)、梁啓銘(左二)、邱文聰(右四)、廖承威(右二)、周慧泉(左三)、Alice Chen (左一),分享專利申請的經驗與陷阱。(攝影/李林璦)

從年輕科學家到哈佛創業新星!Novalia Pishesha暢談心路歷程

波士頓兒童醫院暨哈佛醫學院助理教授Novalia Pishesha,分享了她從實驗室轉型生醫創業家的過程。

從技轉到創造收益  過程挑戰不斷

Novalia Pishesha表示,自己過去以來的研究經歷,就像是「站在巨人肩膀上做研究」。她在Whitehead生醫研究所的博士論文主題,是針對自體免疫疾病的工程化紅血球與其應用,並且獲得美國國防高等研究計畫署(DARPA)的研究經費支持。

當她完成論文時,她的指導教授就告訴她,這些成果足以授權、創辦一家生技公司。2014年,聚焦自體免疫疾病、開發紅血球細胞療法Rubius Therapeutics,在兩位指導教授、美國旗艦級生技創投Flagship Pioneering共同創辦下誕生,且在成立後4年就首次公開發行(IPO)。

Novalia Pishesha分享,MIT的生物工程博士生在就學期間,即有機會學習到多面向的知識與實務。例如她2012年剛入學時,生醫工程師的職涯發展在學術界與產業界的比例是1:1,但到博士班第六年(2018年),到大藥廠產業、生技新創產業、生技創投工作者各占約1/3,其他人則到醫療照護諮詢(Healthcare Consulting)和政策(Policy)等領域發展。

其後,Novalia Pishesha又和兩位指導教授共同創辦Cerberus Therapeutics,並獲得比爾及梅琳達蓋茲基金會(Bill & Melinda Gates Foundation)、Sherpa Healthcare Partners的投資。

Cerberus Therapeutics利用來自羊駝的奈米抗體(Nanobody)開發自體免疫疾病的創新蛋白質療法。目前該藥物已經在多發性硬化症、第一型糖尿病、類風溼關節炎等進行概念驗證,顯示一劑注射就能持續誘發保護效果。

最後,Novalia Pishesha分享,在藥廠、生技公司、醫學中心、頂尖大學聚集的波士頓生醫創新生態圈裡,年輕科學家和工程師會很自然地在學術與產業的氛圍中討論學習,且不只是在教室,即使是出門午餐、在路邊散步,都能隨時展開專業討論。

此外,哈佛大學和MIT也有短期工作坊和長達一年的課程專案,引導年輕科學家和工程師獲得專家指導,將他們的創意靈感與成果轉換成事業;校內學生也組成生技俱樂部,除了討論職涯、建立人脈連結之外,也會舉辦與專利法、藥物開發、生技投資等相關課程,並時常邀請創投、大藥廠專家或生技公司創辦人演講。


Novalia Pishesha,分享了她從實驗室轉型生醫創業家的過程。(攝影/巫芝岳)

Curriculum Vitae
Novalia Pishesha是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IT)生醫工程界的新秀創業家,也是波士頓兒童醫院暨哈佛醫學院助理教授。來自印尼的她,先是在美國柏克萊加州大學(UC Berkeley)取得生物工程學士學位後,在MIT繼續攻讀生物工程博士,她的兩位指導教授都是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一位是MIT生醫轉譯大師Harvey Lodish,另一位是波士頓兒童醫院生化免疫學大師Hidde Ploegh。

【團隊Pitch】13 組新創團隊競逐獎項 國際鏈結論壇串聯歐洲、中東生技聚落

除了精采的演講外,29日,NBRP Demo Day活動也從25組團隊中,甄選出13組團隊參加新創擂台,安排6分鐘短講及現場評審提問,最後選出3組優勝者。

投資青睞獎得主為中研院陳韻如團隊成立之信韻生醫、潛力新秀獎得主為研生生醫、技術創新獎得主為亞大基因。獲獎者將能得到MIT專家一對一諮詢、PwC財務商業顧問諮詢,以及今年7月臺灣舉辦之亞洲生技大會(BIO Asia-Taiwan)參展證,並在美國BIO 2024進行國際行銷推廣。

此外,大會也會選出6位國際市場獎得主,包含:研生生醫、昱名生技、嘉正生技、信韻生醫、亞大基因、奇技生技,得獎者可獲得AstraZeneca國際業師媒合機會;4位臨床驗證獎得主,包含:亞大基因、奇技生技、台灣牙易通、傑精靈。得獎者可獲得鏈結北醫體系醫療業師一對一諮詢及市場導入策略。

其後,在「國際生醫園區鏈結」線上論壇中,也由BioTReC副主任林榮信、BioTReC創服育成專題中心執行長施修明主持,聚焦與歐洲地區生技新創聚落的交流,由歐洲5國多元視角探討與臺灣合作機會,同時強化與歐洲新創園區及國際資金的鏈結,並邀請到杜拜金融中心前首席代表,非洲銀行中東總裁暨世界銀行顧問分享目前中東資本市場及募資機會。

此次共同與會的6個歐洲生技聚落,包括:荷蘭烏特勒支(Utrecht Science Park)、比利時烈日(Bridge to Health, Liège Life Science Cluster)、德國南部巴伐利亞(BioM, Bavarian Biotech Cluster Development)及東部薩克森(Saxony Economic Development Corporation)、瑞士洛桑(Biopôle SA, Lausanne)、及英國劍橋(Cambridge Enterprise)。


Demo Day活動也從25組團隊中,甄選出13組團隊參加新創擂台,最後選出3組優勝者。(攝影/賴俊睿)

攜手外商大廠 活絡新創國際鏈結

中研院生醫轉譯研究中心多年來持續推動將優秀學研技術轉譯商化,自2021 年起,每年舉辦NBRP Demo Day 活動熱絡本土新創生態圈,也透過和外商藥廠合作,搭起國內生醫新創通向國際的橋樑。

莫德納(Moderna)深耕mRNA科學,從疫苗到藥物開發,希望更全面預防與治療各項疾病,讓人類整體生活更美好。去年莫德納台灣與中研院共同舉辦首屆「莫德納台灣mRNA 前瞻新創獎」,藉此幫助國內研究團隊加速實踐理想,並發掘出mRNA技術更多應用可能,突破現今疾病預防及臨床治療疆界。

今年「2024莫德納台灣mRNA 前瞻新創獎」已截止收件,預計將於10月4日舉辦頒獎典禮暨得獎人演講,敬請關注主辦單位最新活動消息,歡迎產業研究先進們屆時蒞臨共襄盛舉。


>>本文刊登於《環球生技月刊》Vol. 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