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省究竟如何建起生醫創業生態圈?

「MIT大師課程」曝: 從文化、資本、專利下手

撰文記者 巫芝岳
日期2024-06-27
EnglishFrenchGermanItalianPortugueseRussianSpanish
5月30日,「2024 NBRP MIT大師課程:導航你的生技事業」,一連二日的精彩課程正式展開。(攝影/李林璦)

5月30日,由中央研究院生醫轉譯研究中心(BioTReC)、林榮耀教授學術教育基金會共同舉辦,國家實驗研究院國家實驗動物中心協辦的「2024 NBRP MIT大師課程:導航你的生技事業」,一連二日的精彩課程正式展開!

撰文/巫芝岳、吳培安、彭梓涵、李林璦


本次講師陣容邀請到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兩位科學與經濟學大師——Harvey Lodish、羅聞全(Andrew Lo),以及MIT技術授權辦公室副總監Lauren Foster、哈佛學會青年院士Novalia Pishesha,於兩日的活動中,重現MIT熱門生技新創課程精華。

BioTReC主任吳漢忠於開場致詞表示,此次非常榮幸能邀請到4位MIT講師來臺,期待今日聽眾都能從大師身上獲得寶貴的洞見,幫助未滿足需求的新藥、創新醫材的開發。

協助組織此次大師課程的宏碁智醫董事長暨執行長連加恩也分享,當年他赴美哈佛大學攻讀公共衛生博士學位期間,費盡心力才爭取到MIT超熱門創業課——由Harvey Lodish和羅聞全共同開設的「生物科技的科學與企業」修課資格。

他眼界大開,親自見識到生技與工程、商業學背景的師生齊聚一堂激發的火花,充分浸潤在麻州劍橋生技聚落的文化,恨不得能在大學時就接觸到這些知識,也非常感動今日能在臺灣重現課程精華。

Harvey Lodish » 建構「文化」是關鍵 完善創業生態圈激勵師生創業

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MIT生物學系、生物工程系終身教授Harvey Lodish於開場時表示,他肯定臺灣擁有優秀的大學、醫院、國家級實驗室發展生技。但更重要的是藉由建構「文化」,激勵大學校園裡的師生投入創業。他期待今日分享他的創業經驗與觀察,能幫助臺灣生技生態圈(Biotech Ecosystem)的發展。

「之所以需要創辦生技公司,是因為醫院、研究機構等非營利組織,並不負責開發藥物或檢測診斷,而是負責執行生醫研究和概念驗證(Proof of Concepts);在這之後則必須經過臨床試驗,取得法規單位批准後上市。成功轉譯基礎科研成果嘉惠病人的過程需要大量的資金與時間,並說服投資人加入、共創價值,這些任務必須由營利性質的生技公司推動。」Harvey Lodish說。

Harvey Lodish分享,MIT提供許多生技創業課程給師生,包含金融、市場、智慧財產、人力資源等,讓生技背景的學生能夠即早接觸跨領域知識;他也和羅聞全教授共同開設生物科技的科學與企業課程,讓生物和商業背景的學生合作學習。


Harvey Lodish表示,他肯定臺灣擁有優秀的大學、醫院、國家級實驗室發展生技。(攝影/李林璦)

創業不只為己,也是為了親人  成立Tevard投入罕病核酸療法研發

Harvey Lodish分享,一家生技公司的失敗不一定是因為科學,也可能是因為商業的阻礙。

例如他創辦的Allozyne,鎖定的是聚乙二醇(PEG)修飾藥物的新藥開發。在2005年,已經有許多經PEG修飾的蛋白質藥物上市,PEG也是FDA認定為安全、有效的藥物修飾技術。

Harvey Lodish表示,Allozyne當時已經掌握一種透過點擊化學(Click Chemistry),將單一PEG接在蛋白質特定位點上的合成技術,並以每月一次的超長效型白血球生長激素(GCSF)和β-介白素為首發候選療法,進而推入臨床開發階段。

然而,當時臨床市場上流行的GCSF和β-介白素產品已經飽和,醫師也對每週給藥1~3次的既有PEG修飾藥物感到滿意,因此這兩項藥物的發展並不順利。最後這家公司的技術被用於抗體藥物複合體(ADC)的開發,並在2014年被MedImmune收購。

最後,Harvey Lodish也分享,波士頓生醫創新生態圈能夠成功建立創業所需的文化氛圍,是許多環節共同促成的結果。

例如基礎建設(Infrastructure)、實驗設備與共同儀器中心實驗室、讓生技人才即早認識生技產業的實習計畫等;此外,麻省政府每年注資數億美元,也提供生醫專家稅務優惠,鼓勵投入創業。他強調,讓政府有「共同理解」(On the Same Page)的概念非常重要,政府能提供很多協助於生態圈建立,MIT公私合作發展新興產業是教育界、科技界、投資界多贏的最佳典範。

生物金融學家羅聞全»揭秘新藥創業成本  曝成功關鍵

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IT)教授、生物金融學創始人羅聞全(Andrew Lo)院士,從自身創業與投資經驗出發,給予生技創業家精實的建議,並強調「募資」是生技公司的必修課程。

鼓勵冒險創新、TikTok Pitch盛行!

羅聞全指出,所有公司的形成都是從一個點子(Idea)到形成團隊,下一步依序是申請專利、發表論文、進行更多動物試驗、深度研究,才會逐步將一開始的點子商業化、轉變成產品。科研機構將其正式授權並成立公司,接著進行臨床試驗,如果成功就能讓新藥上市。

「生技公司從點子成形走到新藥上市,可能需要10~15年以上的漫長時間,甚至依據過往統計,抗癌新藥開發成功機率僅有3.4%,表示96%的新藥會失敗。但重要的是,在美國文化中,允許大家失敗,甚至鼓勵大家在早期多冒險、多嘗試,從失敗中學習,並積聚更多能量往下一步邁進。」羅聞全說。

生技公司要發展必須「不斷地募資」,在一般領域的產業中,創業投資(Venture Capital)從種子輪時現金流是低點,逐步隨著獲得A、B、C輪募資,現金流隨之上升,直到VC獲利出場;但是,生技產業卻是一個更「燒錢」的產業,現金流總是拮据,需要持續地募資。因此,他建議,「生技公司要學會推銷自己,將自己的思考模式與投資人同步。」

但創業者與投資人之間的資訊與目標通常並不對稱,創業者了解自己的研發潛力,目標是造福患者,但投資人的目標通常是低風險、高報酬的投資,並不了解公司的科學研究。他強調,這時創業者必須讓投資人相信公司能賺錢,並消除彼此之間的資訊不對稱。

「現在流行『TikTok pitch』,生技創業家必須學會在短時間內,清晰有力地於1分鐘內呈現公司的強項以及創業家的熱忱,才能說服投資人。」他說。


 羅聞全,從自身創業與投資經驗出發,給予生技創業家精實的建議,並強調「募資」是生技公司的必修課程。(攝影/吳培安)

臨床試驗「燒錢」驚人 生技新創攜手大藥廠為關鍵

生技公司募資的資金有很大一部分是運用於臨床試驗,羅聞全指出,新藥臨床試驗(IND)的申請需要花費約100萬美金;進入臨床一期是針對健康受試者,評估新藥的安全性、最大可接受劑量,這時的受試者數量為20~80人,約需花費百萬到千萬美元;臨床二期則是在100多位患者中驗證療效,約需花費千萬到1億美金;臨床三期則是擴大到1,000人以上的患者中驗證療效,約需花費數億到10億美金以上,高昂的花費正是生技公司面臨的挑戰。

FDA對於臨床試驗設計中納入用藥治療組和控制組的病人數(Size)、統計預測強度(Power)都有專業要求。

生技公司若要增強藥物獲得FDA批准的可能性,就需要增加臨床試驗的受試者人數,但同時,也代表成本的提高。一般生技公司通常負擔不起,因此要專注開發療效更佳的產品、並考慮適時與大藥廠合作,可以更快實現目標。

羅聞全表示,臨床試驗十分耗費時間與金錢,若能控制在適當的資金內,設定良好的臨床試驗終點、受試者人數,提供FDA具說服力的數據,是生技公司成功的最重要關鍵。

MIT專利經費一年竟達兩千萬美元! Lauren Foster分享生醫IP保護、技轉秘技

麻省理工學院(MIT)技術授權處(TLO)副主任Lauren Foster,分享了科學技術商化過程中,能保護技術競爭力、活化財務應用的「智慧財產權(IP)和授權(Licensing)」概念。

科學技術公開發表前 應謹慎衡量IP保護

Lauren Foster強調,專利的概念並非給予「實踐發明的權利」(The Right to Practice The Invention),而是賦予「排除他人實踐該發明的權利」(Excludes Others from Practicing Your Invention),好比為自己的發明圍上柵欄,讓別人無法進入。

因此,有時自己的某項發明(例如:核酸藥物),也很可能因為涉及部分已存在的其他專利(例如:脂質奈米顆粒(LNP)包覆技術、以烷化劑為基礎的抗癌藥物),而需將「取得他人的IP」列入開發策略。

Lauren Foster表示,因此她強烈建議在以包括論文發表或演講等方式公開研發成果前,應先進行一定程度的IP保護,學校研究也可透過技術轉移辦公室(Technology Transfer Office)協助進行保護。

Lauren Foster從她任職MIT技術授權處的經驗分享:「對於這些提交要進行IP保護的研究成果,我們通常稱為『發明揭露』(Invention Disclosure)。但提交後並不代表你的發明已得到保護,我們會先協助發明人了解該發明是否涉及已存在的專利,再進一步決定是否需要申請專利保護。」


Lauren Foster,分享了科學技術商化過程中,能保護技術競爭力、活化財務應用的「智慧財產權(IP)和授權(Licensing)」概念。(攝影/巫芝岳)

授權合約怎麼訂?5大要素不可漏

Lauren Foster也分享技術授權的過程。她表示,在擬定技術授權合約時,需要注意的五大關鍵內容包括:「賦予權利(Grant of Rights)」(如:專利、著作權);「獨家性(Exclusivity)」(如在特定地理區域的獨家銷售權);「保留權利(Retained Right)」(如美國法定保留以非營利的研究、教育用途權利) ;「應盡之職責(Diligence)」(如:投資、直接投資研發、里程碑金等);「對價(Consideration)」(如:年度維護金、里程碑金、權利金等)。

值得注意的是,相關的保險和保障(Indemnification)、專利的審查與執行(Prosecutions and Enforcement),甚至某些名詞的使用,也是在擬定合約時需要注意的,例如有經驗的學校會特別針對授權協議中「能否放入學校名稱」有所規範。另外,技轉辦公室會協助學研發名人保留發表、研究、教學的權利,但是「僅限於非商業化運用的範疇」。

在與現場學員的互動下,Lauren Foster表示,MIT一年約花費2,100~2,200萬美元的經費,用於協助校內研發的專利佈局上,成功的學研智財保護和授權技轉需要專業人才及很深的口袋。

「站在巨人肩膀」創業也容易嗎?MIT生醫工程新秀揭公司經營眉角

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IT)生醫工程界的新秀創業家,也是波士頓兒童醫院暨哈佛醫學院助理教授的Novalia Pishesha,則分享了來自印尼的她如何努力進入科學領域,並成立新創公司Rubius Therapeutics和Cerberus Therapeutics。

此次受邀來臺,她認為在生物科技發展動盪大的環境中,臺灣生物技術的發展並未後落太多。

回憶2012年,還在攻讀博士的她,發現學長姐們畢業後一半會進入業界,一半會選擇留在學術界,選擇較為單純。

但到2018年後,波士頓的生技聚落成熟,隨時隨地都可聽到有人在談論生物技術相關的交易,這個趨勢也改變學生的職涯選擇,更多畢業的學生嘗試創立公司或是到生物技術創投工作,她自己也在這個創業滲透壓甚高的環境中,成為生技創新創業的一份子。

開發工程化紅血球 供自體免疫疾病患者 治療曙光

她也強調,自己對「改善人類疾病」的初衷並沒有改變,她分享自己博士班與Harvey Lodish的研究主題,是針對自體免疫疾病的工程化紅血球與其應用。

她的研究重點,是利用攻擊細胞的抗原胜肽以重新訓練免疫系統,但為了解決抗原胜肽容易降解與輸送等問題,他們選擇能在全身輸送的「紅血球」作為載體,並透過轉肽酶介導(Sortase-mediated)的修飾技術將其表現在紅血球上。

在多發性硬化症動物模型中,Novalia Pishesha看到巨大的成效,這項開創性的研究,不只獲得美國國防高等研究計畫署(DARPA)的研究經費支持,其結果發表在PNAS期刊。這項技術的數據也於Harvey Lodish公開演說時,獲得投資人的青睞,並將該技術技轉授權、創辦Rubius Therapeutics。

不過,有今天成就Novalia Pishesha也心繫自己的家鄉——印尼和其它發展中的國家,因此她也希望創造出「一次可以治療多種疾病的療法」。在Hidde Ploegh實驗室,她嘗試利用一種來自羊駝衍生的單域抗體片段(VHH),創造獨特的免疫調節平台技術。

 
Novalia Pishesha,分享來自印尼的她如何努力進入科學領域,並成立新創公司Rubius Therapeutics和Cerberus Therapeutics。(攝影/李林璦)

善用資源  將資源放在刀口上

隨著發表的數據、申請的專利越來越多,Novalia Pishesha決定與Harvey Lodish和Hidde Ploegh在2022年創立Cerberus Therapeutics。她也體認要經營一家公司不能只有單一平台、技術,因此她開始向外聘請財務長(CFO)與技術長(CTO),並開始募資籌款。

Novalia Pishesha分享,公司在進行募資籌款時,最好不要用同一份簡報對所有投資人募資,可依對象如:天使投資人、創投、基金會、藥廠、政府計畫,準備不同的簡報。

 她表示,自己在募資過程中也歷經無數次的失敗,因此不要害怕失敗,Cerberus最終還是獲得比爾及梅琳達蓋茲基金會(Bill & Melinda Gates Foundation)和Sherpa Healthcare Partners的投資。

Cerberus如願募得資源,但Novalia Pishesha仍需將資源做有效分配,她優先選擇邀請更多科學顧問、法規顧問、董事加入,並進駐LabCentral孵育器,以節省實驗室設備的花費。

創辦人適不適合當 CEO?  行銷、研發溝通障礙?MIT大師一解生醫新創疑難雜症

除了大師們的專題演講外,在連加恩主持下,Harvey Lodish、羅聞全、Lauren Foster以及Novalia Pishesha,也以「科學與商業的聯姻」為題,針對學術商轉和生醫創業進行深度對談。

生物技術快速蓬勃  年輕人創業盛行

連加恩首先表示,本次大師課程中,有許多很年輕的創業家,甚至還在就讀研究所的學生參與,他觀察到目前國內外生醫創業家似乎有越來越年輕的趨勢。

針對生技創業者的年輕化,Harvey Lodish認為是因為這個世代的機會(Opportunities)越來越多,讓對生醫創業有興趣的年輕人能夠一展長才。他回想當他在1966年取得博士學位時,也只想到大學教書、指導二、三個學生做研究,未曾想過能走到今天的境界!如今基因體學、運算科技快速演進,很難想像未來20年的生物科技將會多麼精彩,他特別呼籲年輕人手上有技術,就可以大膽作夢。

羅聞全除了附和Harvey Lodish對科技快速進步的看法外,也表示現年輕世代很擅長發想問題,並試圖創業解決問題。加上像Novalia Pishesha的年輕人榜樣出現,會明顯改變許多年輕人對職涯的規劃。

Novalia Pishesha也認為,現在年輕一輩的大學生或博士生,在做研究時就可思考自己的研究有沒有機會變成一間公司,也會主動汲取創業所需的知識。如今博士生的發展職涯已經不只是留在學術界,往大藥廠、生技新創、生技創投(VC)的也很多,在她的同儕之中也有人成為VC合夥人,他們會更願意投資年輕人,從而形成年輕生技創業者的風氣。

Lauren Foster則表示,從Novalia Pishesha的經驗中,看到建構適合新創的生態系可產生多大的力量;她也認為,對年輕世代來說,尤其在組成家庭前,擁有較多自由時間,或許這也是越來越多年輕人投入創業的原因之一。

創辦人是否適合擔任 CEO?

許多從科學技術轉譯商化的生醫公司,創辦人經常是科學背景出身的博士或教授;除了連加恩也於活動中拋出「執行長(CEO)應具備何種特質?」提問外,現場也有多位學員向大師們提問「科學家究竟是否適合擔任CEO?」。

羅聞全表示,關於CEO應有的特質,其實很難找到單一個特質為代表。雖然人們常認為領導能力很重要,然而公司營運經常處於動態變化,不同時期可能需要不同專長類型的CEO領導,重點仍是CEO能否扮演好「領頭推動公司前進」的角色。

他也對剛成立新創公司的CEO建議「管好你的自以為是」(Control Your Ego),也不應對所有事情都抱持太強的控制欲,公司才能順利茁壯。

Lauren Foster特別指出,從科學技術轉譯為公司時,不是單靠一位CEO就能成功,也需要技術長(CTO)、科學長(CSO)、營運長(COO)等,建議創業家不需執著只要當CEO,依照自己的特長引導公司成長才是最佳策略。

談及創辦人與CEO的差別,Novalia Pishesha分享她和兩位指導教授在共同創辦Cerberus Therapeutics時,因為也擔任CEO領公司薪水,因此能夠獲得更多股份。但她也坦言,創辦人並不一定會是最合適的CEO。

被問到博士畢業的年輕科學家投入創業,最適合的職位是什麼?Harvey Lodish認為雖然通常科學背景出身的博士會選擇CSO或CTO,但仍可能在2~4年的歷練後,因為累積更多的知識和管理經驗而轉向更偏向商業(Business)的職位,或是到其他公司擔任更高的職位。

Harvey Lodish也表示,生技新創的團隊需要各式各樣的專業,要學習的技能也可說是無窮無盡。他勉勵大家學習聆聽、接受全新的觀點,並學習接受廣闊的知識世界、隨之一同成長,即使這個過程可能會持續長達20~40年。

羅聞全認為,經濟學背景的他在剛涉入生醫領域時,曾因自己並非此領域技術的專家而感到不適應。

然而,生物製藥產業的營運可謂一項團隊運動(Team Sport),需要各領域的專家合作才行。

他也坦言,自己曾認為「經營」並非生醫產業內最重要的部分,但Harvey Lodish改變了他這項觀念,「科學雖起於商業之前,但隨之而來的則都事關商業。」羅聞全說。

多做功課、知識解說化繁為簡 解行銷、研發人員溝通障礙

除了技術出身的科學家外,現場有從事生技公司行銷的學員,詢問大師們關於「行銷人員和研發人員間溝通障礙」的問題。

同樣為「非科學家」身份的羅聞全笑稱他對這個狀況相當熟悉。他分享,在對研發人員釋出善意、表示自己希望能幫助到他們的同時,也要自己多做功課了解科學重點,才能讓溝通更順暢。

身為科學家的Harvey Lodish,則從和羅聞全相反的角度表示,過去他在波士頓兒童醫院募集研究資金時,投資人往往不知道科學家在做什麼樣的研究。因此科學家必須學習轉換成非科學背景的語彙、解釋給他們聽,這是科學家應該盡到的責任。

現場有在新創公司募資經歷豐富的學員分享,科學家在對外發表技術、簡介公司甚至募資時,其實需要一些「表達的藝術」,像是經設計過的簡報,或能化繁為簡的說明方式等,「募資可說是一門藝術,而不只是技術!」該學員分享道。


在連加恩主持下,Harvey Lodish(右五)、羅聞全 (左四)、Lauren Foster (右三) 以及Novalia Pishesha (右四),也以「科學與商業的聯姻」為題深度對談。(攝影/吳培安)

>>本文刊登於《環球生技月刊》Vol. 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