燒腦推理劇《誰是被害者》

死者會說話!?生物檢測成現代福爾摩斯

撰文記者 楊傑名
日期2020-08-31
EnglishFrenchGermanItalianPortugueseRussianSpanish
圖/Netflix、瀚草影視提供

由網路平台Netflix在今年4月底獨家播出的《誰是被害者》幾乎讓所有的觀眾刮起了一陣「鑑識」旋風,跟著身為鑑識官的主角針對一連串離奇的命案一起抽絲剝繭。人死不能復生,更不能說話,然而在案發現場中的每一根毛髮、每一塊皮屑,甚至是死者身上的每一個細胞,都不斷地發出微弱卻清晰的訊號。這些訊號可能是證據、可能是線索,更可能是翻案的關鍵!

撰文/楊傑名    圖/Netflix、瀚草影視提供


臺灣自製懸疑劇《誰是被害者》上映的第一集便以一樁密室溶屍命案作為開場,在警方對案情仍摸不著頭緒時,緊接著又接連發生更多起離奇命案,這些命案雖然看似各不相關,彼此間卻又有著微妙的連結。如此燒腦的劇情,加上實力派演員陣容張孝全、許瑋甯、王識賢及林心如...等人,果不其然在開播一周後就空降 Netflix 熱門排行榜第一名的寶座。

其中,由張孝全飾演的主角方毅任是一名刑事警察大隊裡的鑑識官,雖然天生因患有亞斯伯格症,並不擅長與人交際,但卻對於犯罪現場中的蛛絲馬跡異常地靈敏,總能看見一般人難以發現的細節,是鑑識科中最值得信賴的「工作狂」。

然而,方毅任卻在前述的溶屍命案現場中,發現其中一項關鍵證物上的指紋竟與失聯多年的女兒相符,在震驚之餘,以及對女兒愧疚的情緒下,他決定隱瞞警局同事並私下找出真相,甚至不惜與遊走道德邊緣的社會線記者徐海茵(許瑋甯飾)合作展開調查,而這些命案背後似乎隱藏著更為駭人的秘密。


張孝全為了詮釋劇中亞斯伯格患者的角色,特別向心理與醫學專家諮詢。(圖/Netflix、瀚草影視提供)


黃河(左)穿著女裝、擦指甲油、塗口紅,詮釋跨性別者的心路歷程,右為演員李沐。(圖/Netflix、瀚草影視提供)


許瑋甯在劇中飾演社會線記者,對報導對象像狗仔一樣追根究柢,報社生態在劇中也有深刻的描述。 (圖/Netflix、瀚草影視提供)

指紋採集日益不易  耳紋或成破案關鍵

在犯罪現場中採集指紋應該是鑑識領域中最為基本的工作,人類的皮膚組織是由表皮、真皮、皮下組織分層連接而成,狹義的指紋是指手指末端指腹的皮膚紋線,而廣義的指紋則是涵蓋手指紋、手掌紋及足紋(腳趾及腳掌紋)等,均屬指紋鑑定之標的範圍。

指紋之所以能作為個人身分鑑別之重要依據,主要是因為指紋具以下五大特性,包括人各不同、終生不變、損而復生、觸物留痕,及短期不滅。

指紋是在胎兒發育至第3到4個月便已成型,之後,隨著時間成長,指紋的變化僅有紋線間距離長短、紋線粗細、指紋面積及皺褶等,至於指紋之紋線特徵排列及基本型態終生均不會改變。並且,依據過去的相關研究,世界上從未找到過兩個指紋完全相同的人,即使是DNA相同的同卵雙胞胎,他們的指紋特徵仍會有不同之處。

就算手指受傷了,由於人類皮膚組織具有再生能力,若僅是輕微的創傷,未傷及真皮層,該傷口經過一段時間後便可恢復原狀,並不改變其指紋的形狀與特徵,如季節性脫皮等現象。除非是當傷口深入了真皮層,破壞皮膚細胞組織之排列結構才會形成疤痕。

另外,由於指紋上的每條凸紋上都佈滿著汗孔,當手指接觸到物品時,這些汗孔所分泌出來的汗液會連帶著皮膚上的其他分泌物(如皮脂),如同蓋印章一般地被遺留在物品的表面。當這些指紋的痕跡經過一段時間後,其中水分會隨遺留時間增加而散失,但仍會餘下其他成分,使得指紋在短時間內不易消失。

但是,如今再笨的小偷都知道犯案前要先戴上手套,因此能直接利用犯罪現場的指紋逮到犯人的機會也越來越低。然而,百密總有一疏,有些犯人在行竊的過程中,會不自覺的將耳朵貼在門窗或牆上,藉此偷聽屋內動靜再伺機偷竊,故常會留下耳紋證據,因此除了指紋的採集,近年來也有越來越多採集「耳紋」的案例。

耳紋泛指的是耳朵的耳殼,包含耳廓、耳輪、耳垂等,如同指紋般,耳紋的形狀人各不同,且其形態特徵亦是終生不變。根據相關文獻顯示,人體耳朵的大小與寬度和身高無特定關聯,另外,即使同一個人的左右耳朵也會略有差異。

事實上,耳紋比對比指紋比對技術更早出現,後來因為指紋較耳紋有更廣泛的應用,使得耳紋比較不被重視。

直到20世紀末,歐美的警方在犯罪現場發現許多關鍵性的耳紋證據,並因而破案後,耳紋鑑定才越來越受到重視。近年來,有些歐美國家甚至已建立完善的耳紋資料庫,可供警方比對及緝捕罪犯。

偵破17年冷案 DNA資料庫建功

在鑑識科學中,除了指紋外,DNA的比對也扮演著極為重要的角色,自從1980年代中期,DNA身分辨識技術首次成功應用於刑事案件的偵查後,各國為了充分發揮DNA辨識科技的效用,紛紛建立刑事DNA資料庫,並將之視為打擊、預防犯罪的重要工具。

1999 年,臺灣制定並公布「去氧核醣核酸採樣條例」(以下簡稱「採樣條例」)後,建置了刑事 DNA 資料庫。不過,根據當時採樣條例的規範,僅有性犯罪及重大暴力犯罪的被告及犯罪嫌疑人應接受DNA之強制採樣,因此根據2008年的統計資料,該刑事 DNA 資料庫當時僅存有4萬餘筆資料。

採樣條例於2011年修法後,於2012年1月公布實施,強制DNA採樣的適用範圍增加為2項各6款,大幅放寬強制採樣的範圍。綜觀採樣條例修法後第5條之內容,採樣範圍擴大為包含:公共危險罪、妨害性自主、殺人、傷害、搶奪、恐嚇、擄人勒贖等。因此,截至去年的統計資料,該刑事DNA資料庫目前已存有超過15萬筆資料。

今年初,刑事局舉辦記者會並指出,藉由該刑事DNA資料庫,去年共計破案2,565件,更有8件為冷案,其中包括17年前未破案的臺中市通訊行遭搶案。

2002年8月,位於臺中的一間通訊行突然遭一名不明男子持槍進入,除搶走店員金飾項鍊外,另洗劫通訊行內行動電話 15 支等財物後逃逸。當年轄區警方雖成立專案小組追查,但所找到的嫌疑人,經採取其唾液樣本和相關證物送刑事局進行DNA鑑驗比對,結果皆不符,導致案情從此陷入膠著。

直到去年8月,一名40多歲的李姓男子因涉嫌販毒遭台中市警察局逮捕,並依採樣條例採集其唾液樣本送到刑事局進行DNA建檔,隨後也將李男的樣本與未破刑案資料庫進行比對,結果發現竟與當年強盜案的證物DNA型別相符。

鑑識中心主任黃女恩表示,刑事局長期辦理DNA建檔工作,對於未破陳案的DNA證物比對,常提供破案有力線索,對偵破陳年舊案功不可沒。

隨著生物技術的進步,在犯罪現場,即使只是一滴汗水或是一點血跡,都有機會成為證據,黃女恩說道,「早期做DNA研究時,需要一個微米的DNA,現在做的鑑定可以到一奈米,差了一千倍,因此,再小的跡證都有機會進行比對。」

測謊具證據力嗎? 未來AI測謊正夯

若更進一步來看,鑑識工作其實種類相當多元,以刑警局鑑識科的業務為例,下分有:槍彈、化學、微物、文書鑑定、影音、測謊、行為科學等部門。其中,測謊的結果是過去較具爭議性的項目之一。

關於測謊,過去有一較不具科學根據的說法,據稱中國古代在審問時,會先令嫌犯口含生米,若審問結束後吐出生米為潮濕,則認其無說謊,因一般人在說謊時會出現口乾舌燥情形。

當然,對比過去的方法,現今的測謊方式嚴謹多了,藉由多台精密的儀器實時地監控受測者的呼吸、膚電及脈搏等生理變化,可以確實、客觀地判定受測者的心理狀態,推測受測者回答問題時當下的心理反應,判斷其所供真偽、涉案程度或是否另有隱情。

儘管測謊所要鑑定的並非一項「物證」,但測謊程序仍需與其他標準實驗一樣,設有嚴格的管控並必須遵守的標準作業流程,包括:測前準備(如:資料蒐集、閱卷、問卷設計…等)、測前會談(如:瞭解受測者身心狀況、詢問案情、確認問卷內容、測謊機原理說明、簽署同意書…等)、實際測試、測後會談及圖形研判…等。

從前述的標準測謊程序中可發現,真正會使用到監控儀器進行測試的時間可能不到總時間的五分之一,而大部分的時間則是著重在測前準備與測後分析等步驟,亦是決定這些所測得的生理圖譜是否能被正確解讀的關鍵。

然而,就算現行的測謊鑑定已有嚴謹的程序規範,去年5月,司法院院會仍通過刑事訴訟法修正草案,明定「測謊結果不得作為證據」。(惟為了發現無辜、避免冤獄,則可將測謊結果作為彈劾證據,且偵查機關也得以測謊結果作為偵查手段以協助偵查。)

司法院認為測謊是透過儀器,反映受測者受測時之生理現象,再經由人工判讀檢視受測者對過去發生事實之陳述與其記憶是否相符之程序。然而,受測者說謊時不一定會產生說謊反應,且縱使有產生說謊反應,亦不必然得以證明受測者之陳述與其記憶不符。

不過,雖然測謊鑑定在司法上的證據力有所爭議,但測謊相關技術的研發在國際間卻是如火如荼地進行著。

例如:歐盟曾執行一項名為「iBorderCtrl」的計畫,目標是在邊境管理單位導入「AI移民官」。與傳統測謊儀器不同,「AI移民官」是藉由感應器來監控生理反應,過程中完全避免掉肢體接觸,AI會依照旅客的臉部變化細節,來判斷是否說謊。

為了確保入境檢查的準確度,初期是採用「人機合作」的兩階段模式,即在AI完成初步審查後,會再交由人類移民官接手,若旅客通過測謊,便收到一個可以通過邊界的 QR code,安檢人員只需簡單核對資料就能放行;若被判斷有說謊的傾向,安檢人員會要求該名旅客留下指紋、手掌、靜脈掃描、臉部照相等資料,入境時移民官也會依照這些資料做更謹慎的評估。

另外,測謊鑑定也能提供民間企業更多的保障,臺灣的一家新創科技法律事務所正是集法律偵查、測謊、數位科技採證服務於一身,由高檢署前檢察官王捷拓、林柏宏,及前刑事人員測謊專家李錦明共同合作創辦。

王捷拓表示,隨著經濟的快速成長,許多企業在擴大國際經營版圖時,常面臨棘手的問題,例如:造假、欺詐、營業秘密外洩…等,而這些這些案件大多涉及內部員工、承包商和不法集團之間的相互勾結。

若是能在招募員工時,事先建立預防性的測謊篩檢機制,提前檢測出工作場所犯罪和不當行為,可以防止減少企業的財產損失及名譽損害。

林柏宏說,員工測謊篩檢未來就像是一項員工就職前的「健康檢查」,因此,將法律和數位鑑識技術結合,很可能是未來企業發展的趨勢。

>>本文刊登於《環球生技月刊》Vol. 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