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鳴槍 大健康產業起跑

解析中國「彎道超車」模式下的新機遇

撰文記者 鄔麗.巴旺
日期2016-05-18
EnglishFrenchGermanItalianPortugueseRussianSpanish
替代圖

中國「十三五」規劃已完成最後簽字,即將正式報批發佈。「十三五」規劃長達6.6萬字、共分為20篇《綱要》,目標將中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這些綱要詮釋了未來5年中國的發展思路與方向,以及如何執行,對中國各方面都產生深遠影響,也將帶給國際社會新機遇。有關生技醫藥產業,又將從哪些方面改變中國?

文/鄔麗.巴旺 圖/林嘉慶


眾所矚目的中國「十三五」規劃(下稱《規劃》)鳴槍起跑,其引領未來5年中國產業的發展重點與方向,牽動行業與市場變動,而作為規劃「抓手」的重大政策、重大工程、重大專案等,也已紛紛就位。

例如《規劃》鼓勵創新,將已上市的創新藥優先列入醫保目錄;通過提升標準(一致性評價)引導製藥企業走向國際化;「三醫」(醫療、醫保、醫藥)連動綜合改革等,都將為產業帶來新商機與挑戰。

在一切發展以國家政策為指導和依歸的中國,產業界也積極地應對政策變動,各種對政策的解析與重要性,往往能吸引及激發企業家熱情參與。

4月16〜17日(2016年中國健康產業領袖峰會前),由中國醫藥企業管理協會於上海世茂佘山艾美酒店舉行的「第29屆中國醫藥產業發展高峰論壇」會議上,中國官員及專家為「十三五」醫藥規劃進行多方解析,約1,500位行業人士前往,台灣生物技術開發中心執行長甘良生受邀親自出席,經濟部兩岸生醫推動小組代表及濟生製藥、新旭生醫、台灣利得、賽亞基因等業者也派員前往。

業者對本刊表示,「未來幾年,或許中國市場的一些基本要素不會發生改變,但《規劃》引發中國醫藥市場遊戲規則發生重大變化。這些發生中的根本性變化,會徹底改變企業逐鹿中國醫藥市場的制勝戰略。台灣廠商因此需要洞悉中國醫藥產業的新變化,以探尋新路徑。」

創新升級成國家戰略 「新藥」列入重大專項計畫

這次論壇議題,主要從《規劃》與兩會精神來探討未來5年的發展路線,以及企業的戰略轉型該如何因應政策改變。

中國國家工信部消費工業品司副司長吳海東首先解析指出,在公佈的規劃中,一些過往政策的調整和對產業創新能力的提升,都發生明顯變化,醫療保險也將進一步提高和完善保障能力。

吳海東不斷強調,「有別於過去5年過於依賴國民經濟『三駕馬車』(投資、消費、出口)的拉動,未來5年,發展主線將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而所謂「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放到醫藥工業領域,主要就是改變目前醫藥工業小、散、亂、一個品種幾百個批文、企業創新研發能力不強等供給側缺陷,為社會及人民提供更優質的醫療保健產品及服務。

這就意味著未來醫藥行業集中度將大幅提升,在品質為重的前提下,醫藥產業或許會像互聯網電商一樣形成數個集技術、人才、資本和規模於一身的行業霸主。

吳海東進一步表示,「創新是解決醫藥企業產品品質安全及其品牌建設、產業集中度等問題的關鍵。」他說,創新一詞在《綱要》中出現200多次,已經迫在眉睫的醫藥產業創新升級,成為下一個5年規劃最熱的關鍵字。「醫藥產業創新升級已經成為中國的國家戰略,創新更是醫藥產業由大到強轉變的關鍵。」他再次強調。

吳海東指出,要實現上述目標,在於落實創新發展,把創新放在核心位置,又為增強醫藥工業創新能力,在已經公佈的6個科技重大專項規劃中,就包括「新藥」重大專項計畫。

瞄準群眾急需 聚焦核心瓶頸技術

值得重視的是,《規劃》還指出,醫藥工業將向中、高端發展,提升醫藥在工業中的比重,為更好服務、惠民生、穩增長作出貢獻。

《規劃》確定,將瞄準群眾急需,加強原研藥、首仿藥、中藥、新型製劑、高端醫療器械等研發創新,加快腫瘤、糖尿病、心腦血管疾病等多發病和罕見病重大藥物產業化。同時支援已獲得專利的國產原研藥和品牌仿製藥,開展國際註冊認證。

吳東海並提及,《規劃》將結合醫療、醫保、醫藥聯動改革,以加快臨床急需藥物和醫療器械產品之審評、審批。其中,完善財稅、價格、政府採購等政策,探索利用產業基金或融資產品等方式,可支援醫藥產業化和新品推廣,及醫藥企業兼併重組,目標培育龍頭企業,則主要在解決行業的「小散亂」問題。

吳海東強調,「開放合作」是「十三五」的指導思想原則,全面開放的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