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台灣隱形眼鏡出口產值約2.06億美元(YoY+18.9%),創歷年新高,近5 年CAGR高達25%,已經成為台灣醫療器材類最熱門出口產品之一。國內隱形眼鏡龍頭廠精華光學佔出口約7成,年成長率為10%,餘3成業者成長動能更可能接近50%。全球MIT隱形眼鏡代工逐年提升,「錢」途光明。
文/李振南
根據財政部關務署的進出口數據顯示,今年前10月累積國內出口總值約2,363億美元,相較去年同期衰退達9.6%。然而,當中仍有包括保健食品、隱形眼鏡、自行車、機能服飾等四大產業,出口值創下歷史新高。
其中,隱形眼鏡的出口表現尤其亮麗,數年內,已經名列台灣主要出口產業之一。
該數據也顯示,2014年台灣隱形眼鏡出口產值約2.06億美元(YoY+18.9%),創歷年新高。截至3Q15出口值約1.75億美元,相較去年同期成長15%。近5年年均複合增長率(CAGR)更高達25%。
全球市場拉動專業代工機遇
根據隱形眼鏡大廠CooperVision的最新研究,全球隱形眼鏡市場將由2014年的70億美元,成長到2019年的93億美元,CAGR達6%。
若以區域別來看,美國仍是全球最大單一市場,占比約43%,亞洲、歐洲占比各半;依功能性來看,散光(Toric)以及用於老花的多焦點鏡片(Multifocal)成長性,明顯優於傳統治療近/ 遠視(Sphere)鏡片。依使用週期來看,在國際大廠生產成本持續下降,以及消費者保健意識提升之下,日拋產品仍是未來成長趨勢。
整體隱形眼鏡市場仍由Johnson & Johnson (嬌生)、Alcon (愛爾康)、Cooper (酷柏)、Bausch & Lomb (博士倫)等四大品牌盤踞,壟斷全球96% 市場。但在此情況下,將反而有利於國內專業化隱形眼鏡代工的發展機會。
首先,各國總體環境與法規的差異,使各類型產品在各區域的銷售表現不一。舉例來說,歐美國家採用處方箋制度,產品銷售結構將與醫師的建議直接連結,因 日拋產品屬利潤較低之量大產品,故歐美市場的日拋比例,明顯低於亞洲市場的61%。
一旦單一產品在區域市場的供需出現失衡,該不平衡現象往往不是全球行銷型的國際大廠能迅速遞補的,反而讓區域型專業代工廠有了機會。如B&L於中國市場就委託精華光學代工。
此外,由於國際品牌四大廠皆以行銷自有品牌為其主要行銷策略,壓縮了中間通路的空間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