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創呼吸重症照護新局!北榮胸腔重症加護室首推氣切「PDA」

撰文記者 林以璿
日期2018-07-11
EnglishFrenchGermanItalianPortugueseRussianSpanish
北榮胸腔重症加護室照護團隊榮獲第20屆國家生技醫療品質獎銀獎肯定。

許多病人和家屬一聽到「氣切」,就好像醫師做了什麼不利的宣判,事實上,對於自主呼吸有障礙的患者而言,早期氣切可改善病人舒適度及增加活動度,北榮胸腔重症加護室照護團隊推出了PDA,幫助大眾正確認知氣切。

撰文/林以璿 圖/臺北榮總提供


「家人經醫師評估,可能需要長期依賴呼吸器,醫師建議做氣切,但是氣切是什麼?插管就可以達到一樣的效果了,真的需要再動氣切手術嗎?」

長久以來,由於對氣切(氣管切開術)的不了解,很多人認為氣切完再也無法吃喝、說話,甚至受傳統觀念影響,覺得病人若是往生,無法保留全屍。種種資訊與觀念的因素,讓氣切概念的推廣,可謂困難重重。

成立於1999年,臺北榮總主要為穩定呼吸功能的照護特別成立胸腔重症加護室,照護團隊看到了這個問題,希望能提供民眾正確氣切資訊與專業評估建議,讓病人或家屬面對氣切選擇不再天人交戰。

2014年,團隊將醫學文獻轉換為簡單易懂的內容,並邀請病人、家屬及醫師共同錄製氣切微電影。

2016年,團隊著手建置氣切決策輔助工具(Patient Decision Aids, PDA),利用互動式表單分析協助病人家屬了解決策意願。

PDA的效果卓越,充份落實氣切醫病共享決策,成功將氣切執行率提升至100%,病人考慮氣切天數由7.5天相降至2.5天,有效提升氣切病人生活品質,為呼吸重症照護開創新局。

目前,加護病房監測指標優於全國、領先亞太。團隊也因此成果獲醫策會高度重視,促成2016年成為臺灣共享醫療決策元年。近年,更連獲「第20屆國家生技醫療品質獎銀獎」及「第七屆慈月基金會南丁格爾團體獎」。


氣切?插管?差別在哪裡?

「一般氣管插管的管子粗細,與手搖杯吸管的粗細差不多,透過喉嚨伸到氣管,會造成病人疼痛、無法吞口水或說話。而且24小時含著呼吸器,還要在臉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