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藥廠產品技術原來出自他們

盤點歐洲史上最好7家生技公司

撰文記者 林以璿
日期2017-11-22
EnglishFrenchGermanItalianPortugueseRussianSpanish
Abcam從抗體分子搜索引擎起家,到現在已自行生產單抗分子。(圖/翻攝自網路)

編譯/林以璿


雖然生物科技公司的興起與重心都在美國,但隨著歐洲地區的生物公司在先進科技領域持續創新突破,在某些領域中,這些公司已經擁有自己的一席之地了。

做出成績的公司很多,本刊特列舉了7家公司,無論是在生命科學領域的成就,還是各自的財務狀況方面,都是歐洲地區生物科技領域中,最有代表性、最成功的公司,不少公司最後都是以高價被收購,並持續從事新藥創新研發。

Cambridge Antibody Technology (CAT)

Cambridge Antibody Technology (CAT)在1989年,由Greg Winter和David Chiswell兩人共同創辦,該公司改寫了人們對抗體藥物的認識。Winter曾經表示:「在90年代初期,人們對抗體藥物的興趣不是很大,當時我們就定下了目標,要開發出一種能夠發現數以億計抗體的全新技術,並從中挑選出我們認為具新藥開發潛力的分子。」

確實,CAT開拓了噬菌體(bacteriophage)的使用技術,並且利用該技術,發現了全人源化的單株抗體adalimumab (商品名Humira),這項過去全球最暢銷的生物藥。

將幾個單株抗體藥物許可出售給幾家大型製藥公司後,阿斯特捷利康(AstraZeneca)在2006年以7.02億英鎊(約合10億歐元)將CAT收購,並與MedImmune合併,組建成了如今阿斯特捷利康的研發部門,阿斯特捷利康目前仍在應用CAT的技術去開發新的單抗藥物。

CAT的創始人現在依舊在生物科技領域貢獻著自己的能量,Greg Winter在Bicycle Therapeutics,開發可以結合肽類和單抗的新型藥物;David Chiswell則在Kymab,該公司旨在利用小鼠找到開發抗體藥物的最佳方法。

Micromet

Micromet在1993年,從德國慕尼黑大學的免疫研究所的分支機構中獨立出來。公司最初的研究重心,是用於癌症微小轉移檢測的診斷技術開發。後來,隨著生物科技大咖Patrick Baeuerle成為公司CEO,Micromet轉變了方向。

Baeuerle表示:「我作為公司CEO的使命之一,就是帶領Micromet從癌症診斷公司,轉變為癌症治療公司。為了達到這一目的,我們曾試圖從Centocor引進兩款單株抗體藥物,但隨著Centocor被嬌生(Johnson & Johnson)收購,這個計劃也就跟著泡湯了。不過這個看似災難性的結果,為我們創造了引進慕尼黑大學的雙特異性T細胞銜接抗體的機會。」

這款引進的藥物就是後來熱門的Blincyto (blinatumomab),該藥物是FDA批准的首個雙特異性抗體藥物。與此同時,由於雙特異性T細胞銜接技術(BiTE)的吸引力,使得安進(Amgen)在2012年以12億美元的價格,收購Micromet,這是到目前為止被收購的德國生物科技公司中最高的交易價格。

去年,安進獲得了原本是Micromet授權給百靈佳殷格翰(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