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技股的表現與政策高度相關,台灣2007年的《生技新藥產業發展條例》、2010年的兩岸生技搭橋、2012年的兩岸新藥合作,皆帶動一波生技股明顯上漲,顯示當執政者決心發展生技時,資本市場都將產生正面反應;若政策的可行性與執行力足夠,未來3年有機會帶動生技股長期正面發展。
文/張立群
借鏡美國生技,民主黨於柯林頓執政期間,積極發展生物經濟,投入人類基因解碼,同期間,生技藥物、抗體藥物出現一波蓬勃發展,NBI (Nasdaq Biotech Index)在1996~2000年漲幅逾4倍(圖一)。
2009年起民主黨再度執政,歐巴馬推動醫療保險改革,對生技的開放態度亦讓FDA每年核准的新藥數量較小布希執政期間多出5成至1倍,當時正逢專利斷崖,政策促使藥廠併購,NBI指數自2009年至今再度上演4倍以上的漲幅,反觀同期間S&P 500僅上漲89%。
首要解決人才、錢財 讓未來三年上揚循環
多年來,生技已被定調為帶動台灣經濟下波發展的重點產業,新政府對生技的「三大連結」與「六大行動方案」將是未來的政策主軸,該規劃亦具有高度可行性。
若能配合公務人員制度的改革與政務官的執行力,未來數年台灣生技將形成股價上揚、產品成功研發並進軍國際市場、國際資金關注、股價進一步上揚的正向循環。
若以美國經驗推論台灣,未來3年上櫃生技指數有機會逾400點,相較於目前的173點(6月下旬)仍有130%的上檔空間。
生技政策六大行動方案中的頭2項強調了「人才」與「資金」的重要性:
1. 生技是知識密集的產業,未來將吸引與培育創新研發、產業經營高階領導人才,並鼓勵人才成立新創公司,更將推動稅制合理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