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最大的跨部會農業生技產業投資

6位專家、12組產學合作團隊獲獎 跨部會農業生技豐年慶成果豐碩

撰文記者 林亞歆
日期2013-11-10
EnglishFrenchGermanItalianPortugueseRussianSpanish
替代圖

由農委會、國科會、中研院、經濟部、衛福部及教育部共同投資五年約24億元,成立「農業生物技術產業化發展方案」串連起上中下游商品化合作平台,將學研界創新技術帶入產業,使台灣農業產業進行技術升級,增加國際競爭力,方案五年來社會及經濟總衍生間接效益為新台幣167億元,創造出約7倍的投資效益,其中包含了610篇論文及SCI累積、約1萬7千人次的人才培育數、321件專利產出、279件技轉案、廠商媒和371家次等各項優異的表現,成果相當豐碩。

製作/ 林嘉慶 撰稿/ 林亞歆


貢獻獎

行政院於九十八年起正式核定接續五年期的「農業生物技術產業化發展方案」,維持跨部會合作模式,主要任務除保有國家型計畫創新研發外,更強調上中下游產業化串連與發展推動,其產業化績效也逐年顯著攀升,研究重點也聚焦在畜禽、水產、植物、微生物及跨領域等5大產業,即將在民國102年底完成階段性任務,本屆活動特別表彰在農業生技卓有貢獻的6位專家,肯定其對台灣農業生技的付出與成果。

吳金洌

國立臺灣大學農業化學系 碩士
阿肯色大學醫學院生化及分子生物學系 博士
跨部會「農業生物科技產業化發展方案」 總主持人
教育部「生物及醫學科技人才培育先導型計畫」 總主持人
中央研究院細胞與個體生物學研究所 所長

施明哲

美國愛荷華大學遺傳博士
美國哈佛大學遺傳系博士後研究
美國愛荷華大學比較基因體中心主任
中央研究院農業生物科技研究中心主任

楊長賢

美國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 博士
國立中興大學生物技術中心主任
國科會花卉生技產學聯盟計劃主持人

宋賢一

台灣大學農業化學系學、碩、博士
國立台灣大學農業化學系 系主任、所長
財團法人中華穀類食品工業技術研究所董事
國科會特約研究員

翁仲男

台灣大學獸醫系碩士
英國劍橋大學獸醫系博士
台灣動物科技研究所所長、榮譽所長
亞洲黴漿菌學會理事長
農業生物技術產業化發展方案產業推動組召集人

梁啟銘

台灣大學藥學系
財團法人中華景康藥學基金會 董事長

登豐獎

為期5年的「農業生物技術產業化發展方案」在「跨部會農業生技豐年慶」特展中精選37組典範團隊於現場進行海報與實體展示,展覽內容包含:全球唯一的粉紅公主魚、抗發炎之台灣牛樟芝、銀耳植物工廠、肌肉倍增生技飼料、利用香蕉生產豬用疫苗技術、生醫試驗用之螢光豬、利用魚鱗產製植入式醫材、有機益生菌植物保護製劑、具有新花色之新品種文心蘭、美白大豆發酵製品開發、雙重抗病毒轉基因木瓜、天然護肝之黃金蜆、利用動物排泄之沼氣發電等近40項創新研發成果,同時舉辦「農業生技產業化成功模式論壇」,邀請12組榮獲「登豐獎」的產學合作典範團隊,現身分享其產學合作優勢與產業化成功經驗。

前瞻性養蝦產業之優質種蝦培育關鍵技術的開發與整合先導型產學合作計畫

執行單位:

國立台灣大學動物學研究所

總主持人:羅竹芳教授

日本東京大學農學部水產學科博士

國立臺灣大學系統生物學研究中心主任

2012年第五屆「台灣傑出女科學家獎」

合作業者:

統一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從台南永康發跡的統一企業創立於1967年,除了致力於食品製造外,也隨時注意、掌握消費者的生活變遷,不斷拓展新事業。

瑞基海洋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瑞基海洋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於2004年核准於中部科學園區建廠,以水產養殖之健康管理建立起產品平台,將生產流程標準化、及佈建行銷通路,再將之轉移到其他產業(園藝、農藝、畜產、醫學),為一間整合技術、創新、行銷、與管理的生物科技公司。

產品簡介

優質種蝦培育計畫主要目的是希望篩選出在不同環境或狀況下有特定表現的基因,希望深入探討蝦類生理分子作用機制,或病原之致病機轉,對於疾病防治及育種都有助益。由技術成熟的蝦類基因高通量篩選分析平台,鑑定蝦類優良性狀的分子標誌後,進行大規模的優良性狀分子篩選,並建立蝦種性狀、品系標誌基因及分子資料庫,作為分子標誌輔助育種計劃的基礎,盼能篩選、培育出抗病種蝦。

根據分析資料庫顯示,具有抗白點病特性的蝦類,可能同時俱備快速成長、抗逆境等遺傳特性,因此藉由選育策略篩選出優良抗病蝦種,可提高產量及經濟效益。

但由於子代順利發育成種蝦須時數月,且擴大蝦種數目後,需要更多人力投入養殖及後續分析,因此計劃時間將視狀況而定。

魚類病毒單株抗體應用在磁減量檢測平台之開發

執行單位:

國立海洋大學水產養殖學系暨研究所

總主持人:呂明偉助理教授

國立中山大學海洋資源博士

台灣海洋生物技術學會理事

合作業者:

磁量生技股份有限公司

磁量生技於2008年成立,以定磁減量技術為核心,研發製藥體外檢驗試劑和分析儀,和醫界與學界密切合作,盼能找出更多磁減量技術的應用點,並加以產品化;於2009年著手研究水產檢驗的磁量生技,為解決石斑魚病毒問題、提升產值,研發出神經壞死病毒、虹彩病毒兩種檢測套組,目前已有許多石斑魚養殖業者使用。

產品簡介

磁量生技公司是利用標誌抗體的磁珠與病毒結合後產生的磁減量現象,將微弱的磁訊號轉變為可量測的電壓訊息。本實驗室過往與磁量生技合作上,已開發具備快速、靈敏與操作簡易等優點的病毒檢測平台,並搭配先前建立的病毒感染、發病及環境的資料庫,提供給用戶參考,不僅可使養殖業者立即得知生物的帶原狀況,養殖業者也能依照資料庫的數據調整養殖池的狀態,可減少養殖者損失,且對於台灣推動大型養殖產業或水產品產銷認證都有幫助。而此計畫建立的單株抗體製成技術,除能作為改良產品的基礎外,也能運用於其他生技、醫藥產業及學術研究上。

但由於台灣並沒有對魚苗進行病毒檢測的習慣,因此在使用習慣與大眾接受度的改變將是最大的困難,而要如何推廣於國際間也是瓶頸之一。

中大型螢光觀賞魚之開發

執行單位:

中央研究院細胞與個體生物學研究所

總主持人:陳志毅副研究員

國立台灣大學理學博士

中央研究院細胞與個體生物研究所臨海研究站分子生物學與生物技術研究室

2012年第九屆「國家新創獎」

合作業者:

芝林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芝林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創立於1989年,前身為芝林魚場,公司座落於陽光充沛、適合觀賞魚養殖的屏東縣,為國內最大的觀賞魚出口商之一,近年來多以螢光魚為發展主力。

產品簡介

目前世界螢光斑馬魚與稻田魚的市場已近飽和,為解決市場需求,此計畫便針對中大型螢光觀賞魚種為開發主力,欲填補中大型螢光觀賞魚的空缺,進而再次掀起螢光觀賞魚的熱潮。

但中大型觀賞魚產卵期集中且次數有限,需要大量配對種魚才有機會取得發育初期的受精卵,因此,繁殖漁場的配合即為成功開發的要素之一,而在技術層面上,必須針對不同特性的受精卵來修正採卵、轉殖的方式,此外,此計畫為了上市之後能順利行銷國際市場,採用台灣開發的螢光蛋白,避免因專利問題流失國際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