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生物經濟商機崛起!

東元黃茂雄領軍印度生醫商拓團 尋第二座臺灣智慧園區

日期2025-01-17
EnglishFrenchGermanItalianPortugueseRussianSpanish
東元集團會長黃茂雄2月23~25日,將親自領軍印度生醫商拓團。(世正開發公司提供)
東元集團會長黃茂雄旗下世正開發公司,其首座和印度合作並由臺灣主導的班加羅爾國際科技園區 (Technology Innovation International Park, TIIP),去年(2024)3月啟用至今,已成為擁有一條龍智慧科技服務的「印度矽谷」。黃茂雄進一步看準印度醫療崛起商機,將於2月23日啟程親自帶團前進印度,除參加印度生技展(Bio Asia)、與當地生技產業洽商外,也將尋求第二座臺灣科技園區落腳之地,盼為臺灣、印度生技醫療建立雙邊合作平台。

已屆85的黃茂雄把世正開發在台灣的南港經驗成功複製到印度的卡納塔克邦 (Karnataka)首府班加羅爾,TIIP科技園區也是印極少數取得政府給予土地所有權、可合法進行廠房土地買賣的科技園區。

世正公司表示,隨著TIIP園區一路開發,見證印度醫療需求及生醫產業的增長,加上印度的人口紅利,預估 10 年內會晉身僅次於美國和中國的世界第三大經濟體。會長黃茂雄為提早佈局印度、臺灣雙邊生醫產業的商機,決定親自率團前往印度拜會生醫相關園區及產業組織,以開展雙邊實質的合作。

台印經貿協會龔仁文副理事長特別出席行前說明會,並邀請已經擁有印度合作豐富經驗的成大醫院國際醫療中心主任簡立建,以及Tamil Nadu邦產業協會 代表、居住臺灣多年的Prakash Ekambaranellore ,分享如何進入印度市場。

印度非典型崛起 醫療市場逐年增長

簡立建指出,印度非典型崛起,市場時機成熟。數據顯示,未來五年,印度在監護設備市場將以9.4%複合增長率成長,遠端醫療市場更2023~2030年更以24%複合年增率進展;醫療保健軟體SaaS預計將以19.5%複合年增率成長,2028年將達到500億美元; 診斷市場也以7.1%複合年增率增長,這些準確及時的檢測未來將徹底改變印度醫療產業。

簡立建建議,班加羅爾以其強大的IT產業聞名國際,ICT產業發達的臺灣,可以和印度的Health Tech 合開發智慧醫療解決方案; 在再生製藥和疫苗領域上,印度生產的疫苗已經佔有世界25%市場,台灣醫藥研發能力強,可以與素有”疫苗之都”之稱的海得拉巴(Hyderabad)的製藥企業開展研發和臨床試驗合作。他並指出,印度的人口紅利讓臨床實驗收案速度快、也引先進,衛福部已經把印度列入先進國家。

此外,印度的醫療旅遊非常發達,金奈(Chenni)和喀拉拉邦(Kerala)有眾多世界級醫院,特別在心臟科和骨科。臺灣可以和印度合作共同推動醫療旅遊,提供更高端的醫療和國際認證,而不是只有醫療設備買賣; 而傳統的印度醫學和草藥更是龐大的市場,嚴重的醫療資源分布不均,讓保健產業複合年增率高達30.7%,其中數位醫療保健占有17.44%,估計到2027年可達到1.5兆美金。 

印度BioE3政策超前部署「零碳排」循環經濟

2003年就來臺灣、也曾於中研院擔任藥物開發研究者的Prakash博士,則從印度總體觀察分享印度生技產業的機會與挑戰。

Prakash表示,印度現在是是世界第五大經濟體,根據「2023年全球創新指標報告(Global Innovation Index, GII)」 在新創經濟上,印度也為國際認是中南亞國家的首屈一指,最重要的是,印度已經超前部署「零碳排」經濟,多項政策都在催化與加速各種製造轉型為循環經濟,基於此,各項綠色科技與創新的公私合作、跨國合作正在蓬勃發展。

目前,印度生產的疫苗已經佔有世界25%市場,有670座藥物生產基地獲得美國FDA核可,也有75家非常活躍的生醫產業加速器,協助創新創業。

Prakash 指出,拜印度造業的興盛,在全球經濟部不景氣下,印度2023~2024的GDP成長成長8% ; 許多先進國家已經邁入高齡化社會,但印度20~59歲勞動人口,在2025年之前依然佔有全國總人口56%。

印度的生物經濟成長也每年增長,截至目前,印度已經有超過600家具經濟規模的生物技術公司,新創公司也已經超過8500家。

Prakash特別介紹,2024 年8 月底,印度聯合內閣於批准了生物技術部(DBT) 發起的「BioE3 (生物技術經濟、環境和就業)」的政策提案,這項政策旨在「促進高性能生物製造」,同時促進綠色、清潔和繁榮的印度循環經濟,希望將當今的消費製造模式轉變為基於再生原則的模式,以促進印度的綠色成長,是印度生物技術產業最新的一項重大舉措,目標希望在2030年為印度創下3000億美金的生物經濟。

BioE3 還確定了六項具國家戰略性產業的領域,其中包括(1)生物基化學品和酶,(2)功能性食品和智慧蛋白質,(3)精準治療,(4)氣候變遷適應農業,(5)生物燃料和碳捕獲科技以及(6)未來海洋和空間研究。

Prakash強調,為了加強這六個垂直領域的研究和轉化,各種人工智慧(AI)研究中心和生物製造研發中心,都將在政府的支持和獎勵下,透過各種國際合作、公私夥伴關係在全國範圍內設立。該政策計畫也為臺灣、印度提供了雙邊密切合作的機遇!

(報導/王柏豪)
圖右至左:台印經貿協會副理事長龔仁文,Tamil Badu 邦代表 Pakash Ekambaranellore 博士,台北生技園區,世康開發公司協理楊家琳博士,成大醫院國際醫療中心主任簡立建醫師

圖右至左:台印經貿協會副理事長龔仁文,Tamil Nadu 邦代表 Pakash Ekambaranellore 博士,台北生技園區,世康開發公司協理楊家琳博士,成大醫院國際醫療中心主任簡立建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