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諾貝爾化學獎奈米科技「量子點」獲獎!翁啟惠擦身而過  

撰文環球生技
日期2023-10-04
EnglishFrenchGermanItalianPortugueseRussianSpanish
(圖/NobelPrize官方網站)

今(4)日,2023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出爐,由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IT) Moungi G. Bawendi教授、紐約哥倫比亞大學Louis E. Brus教授、美國Nanocrystals Technology Inc.首席科學家Alexei I. Ekimov共同獲得,表彰他們在量子點(quantum dots)的發現與合成所做出的貢獻,為創新的奈米科技鋪路。
 
奈米量子點具有超敏感和穩定性高的特性,在光電科技領域中,被應用在QLED技術的電腦顯示器及電子螢幕、LED燈的光源,也有機會為軟性電子產品、微型感測器、更薄的太陽能電池和加密電子通訊做出貢獻。
 
在生醫領域中,除了促成了生物化學家、醫師研究生物組織所需的成像技術,也被應用在藥物遞送、生物檢測和診斷、細胞追蹤等,尤其在「光動力治療」中,具有作為光敏材料的潛力。
 
Alexei I. Ekimov 在1980年代成功運用不同大小的氯化銅奈米顆粒、讓玻璃產生不同顏色,因此創造了被稱為量子點、具有尺寸依賴性的半導體奈米晶體,他也證明了顆粒的大小產生量子效應(quantum effects)而影響玻璃顏色。
 
Louis E. Brus則是世界上第一位證明,在流體中自由懸浮的粒子也具有這項尺寸依賴性的量子效應(size-dependent quantum effects);1993年,Moungi Bawendi徹底改變了量子點的化學生產方式,產生了近乎完美的粒子,而高品質的量子點是落地應用的關鍵。
 
今年在化學領域獲獎呼聲極高、備受注目的中央研究院院士翁啟惠,再次與諾貝爾化學獎擦身而過。其在醣科學的開創性卓越研究享譽國際,屢獲化學領域的指標性獎項,也是臺灣下一位最有希望獲得諾貝爾獎的潛力人選。
 
根據化學領域指標性期刊《ChemistryViews》預測意見調查顯示,2023年諾貝爾化學獎最熱門領域為生物化學,其中呼聲最高者為翁啟惠(74票),其次是儲氫材料及多孔材料科學家Omar M. Yaghi(47票),以及化學材料科學家Omar Farha(45票)。
 
近期翁啟惠獲得的獎項,包括了2022年的有機化學「四面體獎」(Tetrahedron Prize),是首位獲得該獎的臺灣科學家;2021年獲頒威爾許化學獎(Welch Award in Chemistry),成為首位獲獎的華人科學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