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台灣產業發展論壇:全齡照顧挑戰與商機

資誠、Health2Sync、梅科 解密打造「被照顧者為中心」精準照護生態系關鍵

撰文記者 李林璦
日期2024-10-11
EnglishFrenchGermanItalianPortugueseRussianSpanish
「健康台灣產業發展論壇:全齡照顧挑戰與商機」論壇邀請到資誠生技新藥、製藥與CDMO產業協同負責人劉倩瑜會計師(左)、慧康生活科技(Health2Sync)鄧居義執行長(中)、梅科科技張偉弘董事長(右)分享精準照護解方。(攝影/張哲瑋)
近(4)日,由資誠聯合會計師事務所主辦、工業技術研究院、環球生技雜誌協辦「健康台灣產業發展論壇:全齡照顧挑戰與商機」論壇,上半場邀請到資誠生技新藥、製藥與CDMO產業協同負責人劉倩瑜會計師、慧康生活科技(Health2Sync)鄧居義執行長、梅科科技張偉弘董事長等多位專精於數位科技照護的專家,共同分享臺灣慢性病、骨骼肌肉疾病的挑戰,以及如何從「被照顧者為中心」概念出發打造精準照護解方。
 

劉倩瑜:盼完善人才、資金、法規、給付、資安 打造「以被照顧者為中心」精準照護生態系

 
資誠生技新藥、製藥與CDMO產業協同負責人劉倩瑜會計師(攝影/張哲瑋)

資誠生技新藥、製藥與CDMO產業協同負責人劉倩瑜會計師分享資誠發表的「精準照護產業的發展與挑戰報告」,預估到2040年時,全球的平均壽命可高達82歲,但是健康壽命僅達69歲,代表不健康的壽命延長,成為未來的一大課題。在台灣,據統計,消耗最大量健保資源的慢性疾病是急性腎衰竭及慢性腎臟疾病,高達50萬名患者,消耗587億點健保資源,第三名為糖尿病,第四名為高血壓性疾病。
 
劉倩瑜表示,資誠將精準照護按應用領域分為慢病管理、復健管理、生活支援與智慧長照系統。在精準照護的上中下游價值鏈中,需串聯整合裝置產品、軟體系統與管理服務,才能提升服務效率,例如精準慢性病照護中的連續血糖監測(CGM)生態系,透過CGM儀器讓糖尿病患者隨時監控血糖情況,搭配智慧化軟體控制胰島素給藥,也可進一步與穿戴裝置相互串連。
 
劉倩瑜指出,資誠報告統計發現,驅動臺灣精準照護產業發展的因子,主要有67%是因為民眾健康促進意識與疾病風險管理提高,消費意願隨之增加。同時,策略聯盟及生態系的成形亦驅動產業發展。另外,63%則是因真實世界證據(RWE)、健康大數據資料建置逐步完善,成為精準照護產業應用與創新的基礎。
 
資誠亦發現,台灣業者約有56%廠商已到海外發展,多數佈局亞洲及美洲地區,未來,台灣發展精準照護產業還需要更多數據分析、法規與行銷的人才,以及加強國際合作、吸引國際資金,更重要的是建構合理給付方式,放寬數據互通與使用,期望打造「以被照顧者為中心」的精準照護生態系。
 

鄧居義:串連政府、藥廠、醫界 打造未來慢病管理數位療法


 慧康生活科技執行長鄧居義(攝影/張哲瑋)

慧康生活科技執行長鄧居義分享,台灣三高慢性病的疾病醫療支出高達1,676億元,賴政府也提出健康台灣慢性病三高防治「888計畫」,顯示未來需重視慢性病管理,加上台灣的護理師、衛教師、營養師人力將越來越不足。慧康開發的糖尿病管理App「智抗糖」為疾病管理的數位療法(DTx),提升醫護人員個案管理的效率,目前已有140萬人註冊使用。
 
鄧居義指出,慧康在台灣與日本成立公司,並已將智抗糖拓展到埃及、中東、韓國、澳洲、新加坡等有健保的國家。智抗糖App以被照護者為中心,幫助醫護更好地管理患者,可讓醫護人員的產值增加4倍。
 
鄧居義表示,慧康與北醫發表逾2,000人的RWE研究,顯示使用智抗糖介入可顯著改善糖化血色素(HbA1c),也運用智抗糖App串聯Google旗下智慧穿戴裝置Fitbit,發現使用數位化運動方案介入可改善HbA1c數值;也開發出運用AI計算照片中食物的碳水化合物與熱量,並與新潟大學合作研究,證實使用智抗糖App介入可幫助糖尿病高風險族群控制體重與血糖。
 
另外,慧康也與賽諾菲(Sanofi)和諾和諾德(Novo Nordisk)合作,導入數位胰島素計畫到超過2萬名糖尿病患,幫助醫療院所更有效地調整胰島素用藥及改善病患HbA1c。另慧康開發的「易速胰胰島素劑量調整軟體」與賽諾菲合作的臨床試驗數據預計今年出爐,並向健保署申請給付。慧康也與新加坡衛福部合作,針對糖尿病前期、高BMI者開發DigiCoach自動化介入服務,希望在三個月的行為改變下能避免患者得到糖尿病。
 
鄧居義以自身經驗分享,數位療法公司需要解決臨床安全、數據資安隱私、使用者友善、生成RWE等各式挑戰,若有資金還需做臨床試驗,或甚至是醫療科技評估(HTA)來證明其價值。
 

張偉弘:整合物理治療、增生治療、運動智慧處方 臺灣首家個人化疼痛解方診所


 梅科科技董事長張偉弘(攝影/張哲瑋)

梅科科技董事長張偉弘分享,全球有22.1%人口患有骨骼肌肉疾病,也是造成老年人疼痛、失能的主要原因,而物理治療介入後,約有7成患者可改善疼痛,降低58%焦慮憂鬱症狀,以及下降30%~50%跌倒機率,3人之中有2人可因此避免非必要手術。
 
張偉弘表示,梅科創建了生生優動連鎖疼痛治療診所暨物理治療所,整合了增生治療、徒手治療、運動治療,並搭配營養門診提供建議,針對骨骼肌肉提供360度的完整解方,至今共有20多家診所,預計明年將拓展超過30家,醫師、物理治療師、運動專家共有超過200人,是台灣自費診所市場中最大的團隊。
 
張偉弘分享,梅科是從軟體起家,打造出專屬於自費醫療的資訊系統,包含紀錄病歷、掛號、CRM(顧客管理系統)、AI互動對話、產出智能報表,他指出,自費醫療與健保相差甚遠,自費最重視客製化,十分需要紀錄患者治療效果、習慣、甚至是人脈網絡,梅科也透過SaaS的方式租給臺灣300家自費診所,尤其是運用在醫美診所。
 
張偉弘指出,梅科也建構智慧物理治療平台,讓物理治療能延伸至居家中,過去患者經常在院內做得好,回家後的遵從率僅23%,透過居家運動治療App及處方系統開立個人化AI運動處方,預計能有效提高遵從率,今年11月將有完整的追蹤報告出爐。此外,梅科也與連鎖日照機構合作,為長輩規劃客製化運動治療課程,幫助長輩成功老化。
 

慢性病管理、復健智慧照護市場 健保依然是給付途徑王道

 
問答討論中,鄧居義、張偉弘也分享了更多在市場開發上的經驗。(攝影/張哲瑋)

問答討論中,鄧居義、張偉弘也分享了更多在市場開發上的經驗。例如在慢性病管理的數位照護海外商機拓展上,鄧居義表示有兩大關鍵,首要是目標市場的醫療生態體系,願不願意接納數位科技。他直言有的國家其實醫師很排斥,也不覺得病人需要使用數位科技管理慢性病,乖乖回診就對了。
 
其次是選擇進入良好給付制度的國家市場,如果選錯的話,不僅會花很多時間收集資料、推動客戶教育,失敗的機會還很大;如果選對了市場,就可以進一步與其他藥廠和醫材廠合作推廣。
 
張偉弘則分享,梅科科技近期也正在和印尼某連鎖私人醫院體系洽談居家復健服務。以他過去帶團赴中拓銷的經驗,他認為像是醫療照護、醫美這種落地型產業要出海實在很困難,但智慧服務仍然有機會;此外他也分享,復健照護的服務客群不只是高齡者,其實有各種酸痛問題的上班族、想要積極處理運動傷害的常態運動人口,也都是復健治療的商機。
 
談及是否有健保給付以外的突破性給付方式,兩人都認為,健保給付依然是數位照護業者必須攻下的重要獲利方式。鄧居義認為,對於慢性病管理來說,自費只能讓業者苟延殘喘,但沒有健保給付的化產業一定撐不下去;張偉弘則認為,復健和物理治療即使走自費市場,也必須要花很大的心力在市場教育及行銷,才能讓群眾願意掏出一些錢。
 
(報導/李林璦、吳培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