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5)日,由台灣百靈佳殷格翰(Boehringer Ingelheim, BI)主辦,財團法人生物技術開發中心與台灣生物產業發展協會協辦的「獨角獸2.0生醫新創加乘行動計畫」,經2023年底計畫開展後,共收到89件新創計畫,今年由BI德國總部創投、跨界研究團隊與商業發展團隊遴選出6家獲選團隊,將與BI國際商務授權團隊、全球研發、臨床醫學主管、專利與法規、國際投資部門進行技術商品化一對一線上輔導。
國際商務授權團隊、同時也是獨角獸生醫新創加乘計畫團隊負責人Dr. Detlev Mennerich表示,隨著AI導入、健康與醫療領域持續轉變,數位科技增進健康狀態的數位健康(Digital Health)已成為顯學,今年獲選團隊中,也觀察到半數是以數位健康平台發展為核心,目標透過資訊導入、AI與通訊技術來促進醫學發展,他也期望透過計畫與國際交流,讓台灣源源不絕的研發量能獲得世界肯定。
今年獲獎團隊包括:臺北醫學大學醫學科技學院潘秀玲院長團隊,該團隊建立的臨床前藥物開發平台,已成功篩選25個具新穎性小分子先導藥物,藥物有效性達60%,未來將往癌症、神經退化性疾病中的阿茲海默症的治療發展。
清華大學化學工程學系黃振煌副教授團隊與蔚流生物晶片團隊,結合化學工程背景,透過微流體結合組織工程技術、打造全新離體測試設備MedSelect,提供癌症藥物臨床前療效測試、臨床用藥指引平台。
由中研院基因體研究中心陳韻如副主任領軍的神經退化疾病抗體新藥團隊,開發的人源化結構型單株抗體,可減少發炎,有助於神經肌肉接點,恢復神經支配功能,據研究數據,該抗體新藥可針對95%肌萎縮性脊髓側索硬化症(ALS)及50%額顳葉型失智症、30~57%阿茲海默症提供幫助。
清華大學生命科學暨醫學院陳令儀教授腦神經再生團隊,從保種中心找到能促進腦神經再生的小分子化合物,有助於促進神經突觸再生、改善運動協調能力,目前已進一步發展腦傷後的神經再生治療。
友元國際醫材與瑞士Skyvor Medical開發的次世代臨床實驗之AI數位醫療平台,滿足分散式臨床實驗(DTC)要素,如,電子截取資料、臨床結果評估、結果通報、虛擬回診等,該平台有潛力提升患者招募速度、參與率,進而縮短新藥開發時程。
新源生技開發的眼科疾病次世代治療方法,為針對糖尿病黃斑部病變與乾眼症的新興解方,其可多重解決發炎、黏液速製造等狀況,也能替代類固醇與免疫抑制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