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醫人的跨界旅程-心態設定」座談會

閻雲、彭汪嘉康: 跨域人生軟實力:溝通、信任、團隊合作

撰文記者 巫芝岳
日期2024-07-19
EnglishFrenchGermanItalianPortugueseRussianSpanish
前排左起:國衛院群體健康科學研究所副所長陳豐奇、中央研究院院士彭汪嘉康、台北醫學大學講座教授閻雲、TiBIA執行長劉嘉寧、中研院基因體研究中心研究員沈家寧、中研院生醫轉譯研究中心 園區營運發展貝先芝總監、創新技術移轉總經理瞿志豪。 (攝影/巫芝岳)

今(19)日,久違的前台北醫學大學校長閻雲現身台北,親自主持一場「生醫人的跨界旅程-心態設定」座談會,邀請到國衛院群體健康科學研究所副所長陳豐奇、創新技術移轉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瞿志豪、中研院研究員沈家寧,其除了各自分享自己跨領域轉換的各種酸甜苦辣經驗外,也暢談目前生醫人面臨職涯新挑戰的各種「心態設定」。

這場座談會,由彭汪嘉康院士及閻雲等發起成立的台灣生醫創新學會(TiBIA)於台北生技園區舉辦。超過90歲高齡的TiBIA榮譽理事彭汪嘉康院士特別蒞臨,並首先致詞表示,在充滿機遇挑戰的生技產業中,這次座談會並非聚焦於學術專業知識,而是期望深入探究「心態設定」的問題,透過三位專家分享自身在職涯中迎接新挑戰和機遇時,如何調整自我心態,期望能讓大家進一步深刻思考,並共同集思廣益。

TiBIA執行長劉嘉寧也強調,「mindset」是她認為台灣生醫業相當需要的軟實力。她從在美國的觀察分享,台灣要突圍和國際競爭,從政府到民間,各種跨域的挑戰,台灣生醫人必須有接受的心態,她更鼓勵台灣的中生代和年輕人多從許多專家前輩的經驗中學習。

TiBIA榮譽理事彭汪嘉康院士 (攝影/吳培安)


座談會在台北醫學大學講座教授閻雲主持下,由於他認為台灣的生醫產業一直難以突破國際化的障礙,他首先詢問了三位講者在各自專業領域的國際化見解,並請三位講者分享其對人才、職涯變、國際化等看法。




台北醫學大學講座教授閻雲 (攝影/吳培安)

瞿志豪認為,台灣的生技產業絕對需要與國際鏈結,因此需要透過更多合作進行,像是他在TBMC也是期望透過國外廠商的技轉、延攬國際經驗豐富的人才擔任要職等方式,藉此增加尋得國際訂單的機會。

陳豐奇也從法規層面表示,相較於歐洲在立法時會大量參酌社會大眾和專家意見,台灣的立法過程相對簡單,因為缺乏社會溝通的過程,法案推出後容易出現和社會期望脫鉤的情況;而以資料治理為例,歐盟對於「資料戰略」的藍圖宏大且有許多配套措施,或許是台灣可以多學習的。

沈家寧則指出,國際交流的潛在機會很多、或許也能成為KPI指標的一環,但重點仍是後續的銜接與落實。他強調「聯繫不等於合作」,需要時間來經營和追蹤,很難在短時間內達到。

生技/跨域人才斷層何解? 專家倡海外攬才、提供跨域動力

除了國際化外,近年許多專家也對台灣生醫產業人才問題感到擔憂,閻雲也表示,在少子化和半導體業強勢發展下,生科人才恐出現斷層問題。

曾有過教育界經驗的陳豐奇表示,台灣確實在半導體業強勢下,生科人才嚴重外流到科技業,除了業界需極力創造完善的職涯未來給學生外,往海外招募學生或許也是重要解方之一,例如國衛院近年也在和清大合作下,有意跨向東南亞招生。

而對於跨領域人才的培養,陳豐奇認為從教師的角度而言,需試圖激發學生「願意跨域」的動力,同時協助降低其跨入不同領域的門檻。例如他在實驗室曾遇到土木系背景的學生要跨入生科時,甚至親自教導該名學生基礎的分子生物學,這就是身為計畫主持人或教師能夠提供的幫助。

陳豐奇也分享了他自身從中學教師出發、跨入創投、成為癌症研究員,又進一步取得法律學位的跨域經驗;為了兼顧專業和整體職涯發展,陳豐奇表示自己是在「顧好本業的前提下發展另一領域」,且在新領域發展到一定程度後才會完全跳轉過去。

對於人才問題,瞿志豪則直言:「台灣不缺科學家,缺的是讓科學家發揮的舞台。」但要打造出好的舞台,以製藥業來說,前提仍是需有懂得國際市場和海外製藥業生態的專家。瞿志豪分享,他在臺灣生物醫藥製造(TBMC)延攬張幼祥回台的目的,就是就期望透過張幼祥在國外大藥廠的豐富經驗來領導TBMC成功,且能進而帶領台灣中階人才的成長。

閻雲總結,從陳豐奇、瞿志豪和沈家寧的分享中,可看出他們都有著心胸開闊(open-minded)的個性,願意接受來自不同人、不同領域的意見,並維持順暢的溝通、信任和團隊合作,或許就是讓他們在不同領域間取得成功的重要特質。

陳豐奇、瞿志豪、沈家寧三位跨領域生醫學人,
以及他們的故事 ➡️ 點我閱讀

(報導/吳培安、巫芝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