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醫人的跨界旅程-心態設定」座談會

陳豐奇、瞿志豪、沈家寧 分歧者、阿米巴蟲、水母編程的跨域人生

撰文記者 巫芝岳
日期2024-07-20
圖左至右為:國衛院群體健康科學研究所副所長陳豐奇、創新技術移轉總經理瞿志豪、中研院基因體研究中心研究員沈家寧。 (攝影/吳培安、巫芝岳)

昨(19)日,由彭汪嘉康院士及閻雲等發起成立的台灣生醫創新學會(TiBIA)於台北生技園區舉辦「生醫人的跨界旅程-心態設定」座談會,邀請到國衛院群體健康科學研究所副所長陳豐奇、創新技術移轉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瞿志豪、中研院研究員沈家寧。三位講者風趣、幽默地分享自己職涯人生中,各種跨領域的挑戰與自我心態,以及如何跨越障礙、突破自己的各種難忘經驗。

陳豐奇:「分歧者」的跨域人生 從國中老師、創投、基因體到科法所


國衛院群體健康科學研究所研究員兼副所長陳豐奇 (攝影/巫芝岳)
 

陳豐奇現在身兼國衛院群體健康科學研究所研究員兼副所長,以及陽明交大科技法律研究所合聘教授。他幽默地說,自己就像是科幻電影「分歧者」(Divergent),跨領域對他來說就像是一道「冰牆」,只要用熱情溶化,就能見到牆後廣闊的景色。

陳豐奇的職涯起點是一名國中老師,但他並不滿足止步於安逸環境,這時他遇到中央研究院李文雄院士,招募他到芝加哥大學做猩猩的基因體定序研究。當時他在當地遇到的美國人,讓他了解到人生可以很豐富、不一定只能做一件事,也讓他深深感到想做什麼就做什麼,隨時都可以開始。

2000年左右,陳豐奇鼓起勇氣跳出研究圈、加入創投公司,卻遭逢經濟泡沫衝擊倒閉,讓他了解到新創需要許多資源支持才能存活;之後,他加入中研院做生物資訊博士後研究,鑽研比較基因體學、演化生物學等,後來帶著在基因體的專業,加入國衛院生物統計與生物資訊研究組(群體健康科學研究所前身)擔任助研究員,投入癌症研究。

不過,陳豐奇深感癌症研究過於擁擠,想要尋求更能發光發熱的領域,於是在陽明交通大學劉尚志老師的刺激下,對法律產生興趣,並將他在生物資訊累積的專業融會貫通到智財權法律,針對當時專利挑戰相當棘手的多方複審(inter partes)發表文章,並陸續發表了多篇重要研究。

現在,陳豐奇也在國衛院「論壇」計畫中,運用其在生物資訊與法律的跨域專業,負責塑造大數據應用的友善環境的任務,期待立法方向能夠兼顧個資保護與國家發展。迄今,他也持續投入人工智慧(AI)相關的法律研究。

瞿志豪:從年輕軟體創業家到生醫創投 尋回「阿米巴原蟲」的人生重心


創新技術移轉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瞿志豪 (攝影/吳培安)

瞿志豪從他連續創業家的經驗進行分享,在職涯曾經歷軟體、生醫、半導體,到汽車、能源等行業下,瞿志豪笑成自己是隻「阿米巴原蟲」。其目前除了創新工業技術移轉總經理外,也身兼臺灣生物醫藥製造(TBMC)董事/財務長、國科會科技政策諮詢委員等,以及多家公司董事的身份。

台大電機系畢業的瞿志豪,在1998年時與大學同學共同創辦了網路公司GigaMedia,並在成立後僅16個月就於美國NASDAQ上市IPO。然而,IPO後不到一個月,2000年3月就遇到全球網路泡沫化,GigaMedia的股價從每股92美元重跌到每股0.3元。瞿志豪在此契機下也開始自學金融,最後讓已裁員止血的公司,透過併購轉型為遊戲公司。

瞿志豪分享,2008年,當GigaMedia股價重新站回每股28美元時,年僅38歲的他也毅然辭職,成為人生第一次退休。

然而,退休後的生活卻不如想像中快活,瞿志豪此時感到人生似乎失去了重心,他因此先回到台大輔導新創團隊,最後成功協助團隊成立「永加利醫學科技」,並成為永加利董事長。瞿志豪表示,這也是他開始潛心進入生醫領域的契機。

隨後在同為台大校友的矽谷創業家陳五福引薦下,瞿志豪於2014年進入創投領域,「創投不是最賺錢的,但是我這輩子做過最好玩的行業!」他說;隨後,瞿志豪在擔任工研院旗下創投「創新技術移轉」總經理時,也跨入半導體、汽車、能源、旅遊等行業。

瞿志豪表示,在多種產業間轉換下,他建議須具備「能夠帶著走的軟實力」(portable skill),例如整合團隊意見的能力、解決問題的思維、團隊合作等。他也分享,生醫可說是帶給他最強烈「文化衝擊」的產業,其產品必須滿足病人、醫師、醫院、保險等多方利害關係人,且產品生命週期長、監管嚴格下,設計和開發的方法也與一般電子產品大相徑庭。

沈家寧:從「水母」啟發的重編程人生


中研院基因體研究中心研究員沈家寧 (攝影/吳培安)

沈家寧現為中研院基因體研究中心研究員,身兼創笙加速器共同創辦人。沈家寧笑說,很多人認識的他是再生醫療與幹細胞醫學學者,但他的大學其實是在中山大學海洋生物科技與資源學系,前三年勤跑演辯社、參與社會運動,後來加入海洋天然物純化研究實驗室。沈家寧表示,當時他從事的是化學分析實驗,但他那時就對水母返老還童的生命週期、以及動物組織的再生相當著迷,也希望能夠將純化出來的化合物,找到在生物學上的應用。

沈家寧在以預官身分服兵役時,不僅鍛鍊了領導統御能力、與不同背景的人組成有秩序的軍隊,也一邊準備攻讀博班、跨入生醫領域。考進陽明大學醫技系(後改制為陽明交大醫技系)時,他的研究題目就是肝臟和胰臟的發育生物學,細胞重編程(reprogramming)跟重模組(remodeling)宛如煉金術奇蹟的特性,也使沈家寧深深著迷。

沈家寧分享,因為他是臺灣生醫界較早切入細胞生物學的科學家,又拿到日本學術振興會議獎助金,因此躬逢其盛、與許多臺日幹細胞學者建立連結,並領頭將大家組織起來、當上臺灣幹細胞學會創會秘書長,進一步推動臺灣的幹細胞研究;2017年,他也見證了當時國內細胞治療與幹細胞領域的學協會聚集起來,討論到細胞/基因治療管理法制定方向的指標性里程碑。

而在中研院的研究成果上,沈家寧積極投入將誘導型多潛能幹細胞(iPSC)投入藥物測試,以及iPSC製備瓶頸的突破;甚至在與松下(Panasonic)的合作下,成為臺灣首個引入自動化iPSC製備流程的研究團隊。

沈家寧也獲得賞識,投入行政歷練。他被提拔為中研院基因體中心副主任,並被指派推動中研院基因體中心附設生技育成專題中心,期間輔導了16家國內生技醫療公司。

隨後,沈家寧在中研院國家生技研究園區創服育成中心(BioHub Taiwan)成立後,從零開始建設、導入資源,同時處理來自各界的不同意見的想法;卸職主任後,沈家寧也共同創辦創笙加速器,運用其在創服育成中心輔導企業的經驗,為再生醫療領域新創引入培育、募資、企業合作等輔導資源。

回顧迄今為止的學思歷程,沈家寧認為,將研究成果轉譯成應用,真正最大關鍵是「人」,無論是在帶領軍隊、組成學會、串起臺日之間學術橋梁、推動立法,不只是要拿出專業,還有許多人與人之間溝通的藝術與協調,他也在過程當中學會跳脫領域思考,嘗試找出新的問題解決方式。

(報導/吳培安、巫芝岳)

編輯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