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JM》:一階與二階式妊娠糖尿病篩檢法 臨床效果一樣

撰文記者 劉馨香
日期2021-03-11
EnglishFrenchGermanItalianPortugueseRussianSpanish
一階與二階式妊娠糖尿病篩檢法,臨床效果一樣。(圖片來源:Pixel)
今(11)日,一項測試超過23,000名孕婦的大型研究指出,用寬鬆的一階式篩檢法診斷妊娠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 GDM),對於孕產婦或周產期嬰兒之結果(outcomes),皆與二階式篩檢法沒有顯著差異。該研究發表在《NEJM》。

論文作者凱薩醫療機構的內分泌學家Teresa Hillier表示,國際糖尿病與懷孕研究學會(IADPSG)的空腹一階式篩檢法標準,通常將症狀較輕的女性也診斷為妊娠糖尿病,這被預測是使診斷率提高二或三倍的因素。

研究團隊進行了一項大規模隨機試驗,在兩種篩檢法之間,評估多種孕產婦和周產期嬰兒的結果,包括如死產和新生兒死亡等罕見但重要的GDM相關結果。

他們將23,792名孕婦在首次產前就診時,以1:1的比例隨機分配到一階式或二階式篩檢法。主要評估的結果包括妊娠糖尿病的診斷、巨嬰(體重大於等於該妊娠週數體重分布曲線的第90百分位)、初次剖腹產,妊娠高血壓或子癲前症,以及周產期綜合結果(死產、新生兒死亡、肩難產、骨折,因出生受傷的手臂或手神經麻痺)。

儘管一階式篩檢法的參與者遵從性較低,但大多數參與者(94%)完成了篩檢。Hillier說,其原因尚不完全清楚。方便性可能是一個因素,一階式篩檢法的參與者必須禁食幾個小時才能完成測試,而二階式篩檢法的第一階段可以在任何時間進行,大多數參與者都通過該測試。

印證了先前的預測,接受一階式篩檢法的女性被診斷為GDM的人數比例(16.5%),是接受二階式篩檢法(8.5%)的兩倍。然而,對於其他主要結果,研究者透過意向分析法 (intention-to-treat analyses)發現兩組別的發病率和未調整風險,並沒有顯著差異。

詳細結果為,一階式組和二階式組的巨嬰發生率分別是8.9%和9.2%,周產期綜合結果為3.1%和3.0%,妊娠高血壓或子癲前症為13.6%和13.5%,初次剖腹產為24.0%和24.6%。
 

比較兩種篩檢法的原由


GDM影響6%-25%的孕婦,增加死產和新生兒死亡的風險,還可能導致胎兒過大等嚴重併發症。臨床指南建議在妊娠24~28週進行GDM篩檢,以改善母親和嬰兒的結果。但是,科學界一直對於該採用何種篩檢方式沒有定論。

過去數十年來,臨床醫師使用二階式篩檢法──1小時非空腹50克葡萄糖刺激試驗和3小時空腹100克葡萄糖耐受性試驗──來診斷GDM;大約20%的人在第一階段葡萄糖刺激試驗中血糖偏高,需要進行第二階段的測試。

然而在2008年,一項大型研究「HAPO研究」的成果奠定了新診斷標準:空腹75克葡萄糖耐受性試驗的一階式篩檢法。

HAPO研究發現孕婦高血糖和預後呈線性關係,血糖越高,新生兒結果越差,包含出生體重越重、初次剖腹產率上升、新生兒低血糖率上升、胎兒臍血C-peptide值越高。IADPSG以HAPO實驗數據為基礎,提出一階式篩檢法之臨床建議,現在已成為美國常用的篩檢方式。

資料來源:https://www.medscape.com/viewarticle/947210
原始論文:https://www.nejm.org/doi/full/10.1056/NEJMoa2026028

(編譯/劉馨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