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 年,臺灣遠距醫療在《通訊診察治療辦法》大幅鬆綁;
2020 年底,健保署公告,將投入一億元新臺幣健保預算,用於給付遠距醫療;
2021 年,為「遠距醫療健保給付元年」!
本刊專訪並整理十餘位專家看法,也走入阿里山一訪原鄉醫療情形,
業者卻直指:需求、法規環境仍如荒漠!
這健保總額的八千分之一,能否成功拋磚引玉、成為點燃產業的薪火?
遠距醫療真能如衛福部次長石崇良所說「成為醫療常態」嗎?
責任編輯:巫芝岳
撰文:巫芝岳
攝影:巫芝岳、彭梓涵、吳培安
採訪整理:巫芝岳、彭梓涵、吳培安
美術設計:黃黛鵑
參考資料:市場公開資訊
之一:偏鄉醫療的實景故事
各國發展遠距醫療的「起心動念」皆不同,美國是因1960年代時,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NASA)為了太空人健康需求而起 ; 日本是因急遽高齡化而積極為之。那麼,推動臺灣遠距醫療發展的原動力,便是因地形與城鄉差距,造成物理距離隔閡的山地、離島和偏遠地區了。
「百里送醫」是日常 嘉基把實體醫療送入阿里山
從嘉義市區出發,本刊親隨嘉義基督教醫院的偏鄉醫療團隊,經過近兩小時的路程深入阿里山鄉,終於踏入位於阿里山鄉南部的「山美村文化健康站」。
這裡不但是當地部落居民的共同活動空間、長照據點,也是山美村「IDS門診」的所在位置。
(編按:IDS全名為「全民健康保險山地離島地區醫療給付效益提昇計畫」,是目前政府推動偏鄉實體醫療的主要計畫。)
而這段來回百餘公里的顛簸山路,正是嘉基偏鄉醫療團隊每天不論晴雨,都堅持踏上的路。
只見老老少少的住民陸續踏入醫療站,多位行動不便的長輩,也在文健站照顧服務員(照服員)的陪同下,魚貫進入診間;護理師為他們量完血壓、體溫後,居民在候診區閒話家常,族語聲此起彼落……
一旁正在候診的大哥親切地對我們說:「我是慢性病的,已經看十幾年醫生了,但這裡有醫生真的非常方便,也不用親自下山拿藥。」
有著鄒族血統,服務於嘉義基督教醫院12年的部落健康中心主任安欣瑜分享,山上常見的病症和平地相當不同,相較於都市耳鼻喉科以看感冒的居多,這裡更常見的是各種五花八門的外傷、因長年勞力工作造成的關節退化、和慢性病取藥等。
臺灣多數偏鄉地區,目前之所以能「相對往日」便利取得醫療資源,可歸功於1997年起,由花蓮縣秀林鄉辦理的全國第一個IDS計畫,隨後,該計畫迅速擴及全國,讓醫療團隊能夠實際深入偏鄉,提供包含巡診、醫療、居家醫療、預防保健等服務。
其中,阿里山鄉自2003年小火車翻覆事故後,率先成立了24小時醫療站,成為全國唯一有2個24小時醫療站的山地離島IDS計畫地區。
安欣瑜表示,阿里山由於交通相對便利、平地醫療資源豐富,因此,比起其他縣市,較容易將醫療帶上山。
在健保的介入下,20年來,原住民平均餘命也有所進步,「不過和國內非原住民相較起來,平均餘命的差距僅從10歲減少到8歲,其實落差仍相當大。」
據衛福部統計,嘉義市的醫師密度居全臺縣市之冠(每平方公里每百萬人醫師數為57.25人,連臺北市也僅15.52人),然而,在相隔數十公里外的山上居民,若有較嚴重的外傷、有專科處理需求、需要X光或超音波等影像學檢查時,仍需送下山處理。而部分藥物若山上沒有,也得等隔天巡診醫師再從大醫院運送上來。
「他們如果要下山看醫生,光山路就要開一、兩個小時的車。行動不方便的人,也有自費的復康巴士可搭,但都得先預約,所以真的需要下山的話,還是家人載他們下去居多。」山美村的一位照服員向我們說明道。
山美村文化健康站為該村「IDS門診」的所在位置。(攝影/彭梓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