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貞昌致詞表示,農業科學獎是利用創新科技展現新農力,感謝從事農業的人讓大家吃得好、吃得飽,此外,在研究室研發、改良,以及到運送、冷鏈保鮮等都是農業從事者,應該給予獎勵及肯定。
蘇貞昌指出,臺灣有最好的農民、研發團隊,可以在不大的土地上做出最好的成果,不僅能供應台灣民眾,還能出口賺大錢,在世界佔有一席之地。如何用生物天敵減少農藥、減少檢查的耗損、冷鏈保鮮,從產地到餐桌都需要用盡一切腦力、努力,才能讓台灣農產品有競爭力。
蘇貞昌笑說,陳吉仲主委為了發展農業經常要經費,他向來都是「要5毛給1塊」,因為沒有農、沒有糧,再多黃金鑽石都沒用,萬一台灣有天必須自給自足,都需要用盡各種努力跟方法,因此我們全力支持農委會,希望透過肯定與獎勵,讓技術團隊作為典範,讓大家學習景仰,以鼓勵更多人跨領域投入農產業。
農委會主委陳吉仲表示,此次頒獎典禮是台灣農業最重要的科學研究頒獎典禮,以感謝研發單位利用科學解決農業問題,過去三年來,不僅讓24年來的口蹄疫疫區除名,並用最快速的方式解決牛結節疹,還解除遠洋漁業的黃牌,讓1200多艘的遠洋漁船可以在全球做捕撈。
陳吉仲分享,除了建構好基礎建設、水土資源外,也建立了農民健保、農民職災保險、農民退休儲金等福利制度,此外,農委會將危機變成轉機,就算開放萊豬進口並沒有讓國內產業受損,將畜牧業技術提升,讓去年豬肉出口大幅成長,所有出口農產品出口價格也都維持很好的水準,未來更需要冷鏈與創新加工技術,才能讓農產品持續創新高。
陳吉仲指出,在行政院的支持下,不僅提供了三年超過52億元的經費來解決設備不足的問題,也提供人力、資金防守非洲豬瘟,更提供農委會140億元進行綠色環境給付計畫、130億進行冷鏈計畫、92億輔導自動化與機械化、54億進行養殖漁業專區計畫,這次獲獎的科技不僅包含天敵昆蟲智慧化生產、自動化設備、省工設備、資源再循環、降低進口飼料替代物等具體應用,可以在一年節省400多億的資源,讓農業永續經營。
*科技跨域助攻農業 數據化、智慧化省90%人力、470億公帑
此次國家農業科學獎四大類別選出,傑出獎20萬元、優選獎15萬元及佳作等各3組研究團隊,另於每類別各擇取1名潛力新秀,頒予千里馬獎5萬元。
在社經發展面上,獲本次「社經發展」類傑出團隊之農民福利大數據行政創新團隊建構福利大數據平台,透過農民福利資料大數據勾稽與分析應用,大幅提升行政效能,可於3天內完成99萬農民直接撥付、開辦農民退休儲金嘉惠45萬農民。
並且可透過農民福利大數據平台清查比對,成功節省公帑約469億元的經費支出,同時協助老農津貼領取資格調整為年資15年以上,平均每年可節省30億元,將省下的經費投資於農業建設、輔導青農等,創造更大的公共利益。
而在產業競爭力面向,結合採後預處理、倉儲以及包裝的農產品冷鏈為未來發展重點,本次獲獎之電磁保鮮加值服務平台團隊所建立的物理保鮮模組以及活性包裝,能有效延長漁農產品架售期2-3倍,藉此提升農產品架售期並且減少農產品機能性成分流失,增加漁農產品的衍生效益,相關技術並已實際技轉產業應用中,未來亦可結合倉儲空間或是長程貨櫃,進一步提升我國農產品的品質以及銷售潛力。
在環境食安面向上,本屆獲獎之天敵昆蟲量產智慧化技術,關注化學農藥減量議題,可大幅節省逾90%生產天敵昆蟲的人力成本,並降低整體生產成本逾70%,系統滿載之生產量亦為傳統生產方式的4倍,並已成立一家新創公司。
在淨零碳排方面,因畜牧業碳排放導致溫室效益的問題長期受到國際關注,本次獲獎之畜牧廢棄物循環加值利用團隊打造廢水處理示範場域,一年可減碳約9,500公噸,建構農業廢棄物循環利用典範。
(報導/李林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