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長照科技異業結合 保險、信託 「InsurTech」添產業金源?!

撰文記者 巫芝岳
日期2022-03-24
EnglishFrenchGermanItalianPortugueseRussianSpanish
圖左起為清大計量財務金融學系/數學系教授韓傳祥、政大金融科技研究中心主任王儷玲 (圖片來源:醫聯網提供)

隨著醫療科技、長照產業持續成長,國內業者不斷探尋新商業模式;其中,與金融/保險業結合,頗具成為新藍海市場的潛力。近日,保險、信託專家在國內遠距醫療平台業者「醫聯網」舉辦的發表會中,分享了結合健康感測器等技術的「保險科技(InsurTech)」,以及透過異業合作,讓民眾規劃養老金多了項選擇、照護業者也不用僅仰賴政府長照資金發展的「安養信託」。

「保險+科技」新型態 結合健康感測、遠距醫療平台應用多

清大計量財務金融學系/數學系教授韓傳祥表示,全球保險業雖已有百年以上的歷史,但發展至今,也逐漸面臨營運成本與支出比率高、信任度可能隨著年輕世代而下降等挑戰;而近年興起,結合科技與保險的「保險科技(InsurTech)」,也成為保險業尋求轉型的一大方向。

韓傳祥表示,在多項金融業所會運用的科技中,對於InsurTech,「感應器」(sensor)扮演了獨特的角色;例如紀錄人體生理資訊的感應器、運用於車險的感應器等,都是保險業能特別運用到的。

韓傳祥表示,不論是新型態保險通路和商品出現、運用大數據與AI輔助保險智能決策、以物聯網提供加值服務,或是運用科技力量來照顧更多人(強化社會安全網)等,都是台灣InsurTech現今的發展趨勢。

不過,他也指出,InsurTech的發展目前仍面臨多項挑戰,包括:資金需求高、要與許多歷史悠久的保險公司競爭、法規可能尚未開放、或是使用者是否願意等。

安養信託成長快速 2021年底規模破500億元大關

另外,政大金融科技研究中心主任王儷玲也分享道,國內與長照相關的「安養信託」,是政府推動「信託2.0」中成長最快速的。從2016年開始推廣後,到2020年,信託財產已累積5倍、受益人成長近5倍;截至去(2021)年底,國內安養信託規模已突破新台幣500億元。

王儷玲表示,在高齡化趨勢下,加上少子化、高齡失智率增加、高齡詐騙多等問題,安養信託是政府鼓勵金融業者「與異業結合」的信託2.0中,相當受矚的一項。

安養信託的概念,相當於先將養老金交給信託業者(銀行),只有在達到和銀行約定的條件(例如發生失智或失能)時,這筆財產才會被動用,支應其照護、醫療費用等,且監護人也不被允許動用該筆財產。

「安養信託不但能確保高齡者『可專款專用』,還能整合居家照顧、醫療接送、入住安養機構等服務。」王儷玲表示。

她指出,安養信託能結合打造高齡友善住宅、在地老化等政策,等於對相關業者提供除了長照政策的經費外,另一項能建造相關住宅、設備的資金,輔助長照政策推動。業者也可與民眾約定,若使用信託,未來能以優惠價格入住高齡友善住宅等服務。

另外,有別於過去許多人認為信託是有錢人的理財工具,許多金融業者也已推出「微型信託」,讓一般民眾更容易入手。

(報導/巫芝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