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家綱畢業於中正大學生命科學系、陽明大學基因科學研究所並直升博士班,取得博士學位後,進入中研院特聘研究員孫以瀚教授實驗室進行博士後研究。曹家綱在碩士班期間,就以果蠅為題參加教育部創新創業教育計畫中的創新創業大會,獲得佳作獎,也開啟了他的創業之路,在2017年以一百萬資金起家、正式成立了豐蠅生物科技。
曹家綱表示,果蠅與人類有高達75%的基因同源性,現存已有超過三百萬種的果蠅品種,加上CRISPR技術快速發展,大量的果繩品種正在被創造出來,對人類的疾病與探索上,果蠅的保存與實驗,是科學研究非常重要的資產。
他分享國外成功利用果蠅疾病模式,為大腸直腸癌病患篩選出個人用藥的案例。而近年來,AI製藥領域蔚為風潮,2015-2023 年間,AI藥物開發成長27倍,現在已經有完全透過AI篩選與開發候選藥物(按:Insilco Medicine 公司開發的 INS 018-055)進入臨床二期。
他進一步表示,「研究統計,目前臨床藥物僅有20%有經過AI優化,意味著還有80%藥物開發若能經過AI協助,將有機會大幅縮短藥物開發的時程和效率。」
由於果蠅無法冷凍儲存,只能藉由入力方式培養,因此,豐蠅生物科技除了致力於建置果蠅銀行,保存全球實驗用的果蠅品種,以穩定提供全球實驗室存取的各品種果蠅,之外,也利用AI科技建立了擁有全球唯一的智慧果蠅培養系統,搭載AI人工果蠅影像辨識系統,為果蠅提供全方位、自動化的培養與照顧。此一成果,不僅讓豐蠅科技在2020年獲得國家初創企業獎,培養系統設備也順利銷售國外市場。
2022年起,豐蠅生技聯合三軍總醫院神經外科洪東源教授、病理部李耀豐主任、神經內科蔡佳光主任團隊,以及中央研究院林子暘研究副技師,三方結合次世代基因定序(NGS)、高通量人工智慧(AI)演算法及成體果蠅篩選平台,成功研發出革新的「成體果蠅腦膠質癌」模式技術。
該平台能於短時間內完成特定基因型果蠅的培養與潛在藥物測試,成功實現快速篩選潛在有效藥物,也能用來進行健康食品功效開發與驗證,並被譽為「世界上最快的藥瓶傳輸速度」,豐蠅生技也因此大步邁進了精準醫療臨床開發之列。
曹家綱表示,這項技術符合國際推動的3R動物實驗策略(替代、減少、優化),大幅降低高等實驗哺乳動物的使用,也為藥物開發提供更具倫理性的選擇。
不過,曹家綱表示,創業一路來經歷過幾次資金不足問題,但公司發展一直被市場需求所引領,無論是果蠅實驗中心、連接藥廠及果蠅學者進行的篩藥和食品功效認證平台,他希望鎖定「果蠅」利基市場的豐蠅生技,能持續為癌症精準醫療創造更多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