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3日,生物技術開發中心(DCB)、南港生技育成中心與環球生技月刊,共同主辦「2022產業報告教室系列論壇――智慧精準引領『心』時代」,透過數位醫療和智慧醫材的趨勢分析和開發實例,探討全球第一大死因「心血管疾病」的醫療照護解方。
心血管醫材「遠端檢測」浪潮起 數位化雙生心臟助攻開發
活動首先由全球知名顧問公司Frost & Sullivan顧問Vittal Bhaskar的視訊演講開場。Bhaskar表示,心血管健康的「遠端監測」將是未來趨勢。由於新冠肺炎疫情,醫療提供者開始投資與鏈結遠端患者監測,目前有許多穿戴式裝置可以進行連續紀錄數據與人工智慧(AI)分析臨床資訊,不過,其準確性、穩定性、數據隱私性以及電池壽命等仍舊是挑戰。
法德利科技技術長李佩力,則介紹由法德利達梭系統(Dassault System)的「活心計畫」(Living Heart Project),透過數位化虛擬心臟,加速心血管相關醫材的產品開發,例如瓣環成形術環、心臟節律器、支架和間隔器,直接在系統中模擬評估醫材在體內的耐用度、疲勞性,甚至是幫助實現個人化醫材、虛擬臨床試驗(Virtual Clinical Trial)等等。
Frost & Sullivan顧問Vittal Bhaskar於視訊演講中指出,心血管健康的「遠端監測」將是未來趨勢。
法德利科技技術長李佩力,介紹由法德利達梭系統(Dassault System)開發的數位化虛擬心臟計畫「Living Heart Project」,加速心血管醫材開發。
昌泰、奇翼、創心 臺灣智慧遠距共組「心」聯盟
緊接著,昌泰科醫執行長趙書宏、奇翼醫電執行長李維中、創心醫電鄒敬華等三家醫材新創公司代表輪番上陣,介紹各自開發的心血管健康解方,並提出智慧醫療業者共組聯盟、發揮互補效應,才能與國外業者競爭的建議。
昌泰科醫僅拇指大小的「COMGO指動脈心 電圖描記器」,能透過分析橈動脈末端手指動脈的血液動力學波形訊號,將中醫把脈結果數據化,並上傳至中西醫整合的雲端AI演算分析系統,分析出睡眠問題、血液循環分析、血管彈性、血管疲勞、血液濃稠度、血管年齡等13項心血健康趨勢。
奇翼醫電的即時監測心律貼身裝置系統,能夠長期監測心電圖、且在異常時發出警示,可以幫助患者自身察覺異常、促進醫病溝通,還可以和第三方服務、社區安全網結合,讓獨居人士和心血管病人的照護更加完善;此外,接種mRNA新冠疫苗後,接種者也可以藉此發現是否有心肌炎/心包膜炎不良反應。
創心醫電則以遠距醫療為目標,開發電子聽診器與12導程心電圖。其中,電子聽診器能應用在隔離病房,讓醫師可遠距聽清楚心音、肺音、甚至頸動脈狹窄之噪音,並可透過4G無線生理監視器,遠距同步掌握病況;12導程心電圖應用在救護車上,最快可將檢測到後送的過程縮短到35分鐘,並將訊號傳送至手機App、執行AI分析輔助診斷,在救護現場立即將急性心肌梗塞輔助判讀告知救護單位。 (撰文/吳培安、李林璦 攝影/羅翊方)
奇翼醫電執行長李維中,分享奇翼醫電開發的心電圖紀錄器產品,所衍生出的數位醫療/遠距醫療解方,能夠化身求救GPS,捕捉不易察覺的心臟異常。
昌泰科醫執行長趙書宏,分享昌泰科醫所開發、僅拇指大小的「COMGO指動脈心電圖描記器」,分析出睡眠問題、血液循環分析、血管彈性、血管疲勞、血液濃稠度、血管年齡等13項心血管健康趨勢。
創心醫電鄒敬華,分享創心醫電的電子聽診器與12導程心電圖,應用在急救照護的遠距醫療解方,期望能救回更多生命、降低失誤,增加效率與降低醫療的支出與浪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