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杉投資管理顧問公司執行合夥人黃立鑫(Michael Huang)致詞表示,由於全球化驅動影響,主要競爭者也出現全球化現象,台灣即使擁有全球稱羨ICT技術,但能否保有優勢與利基進行產業數位化,值得探討。
Presentality執行顧問陳亮宇。(圖片來源:視訊截圖)
Presentality執行顧問陳亮宇:數位醫療產品開發 從定義釐清、策略開始
Presentality執行顧問陳亮宇,首先以「為何導入策略對數位醫療這麼重要」為題分享,他指出每個產業都在說數位轉型,但「數位轉型」字面上就包含:Digital transformation、Digitalization、Digitization,這三者代表的意義都不同,其延伸的數位醫療,在不同國家也有不同詮釋,最終也會影響使用者、決策者之間的溝通,因此他建議數位醫療產品開發時,應該從定義開始。
接著他也介紹,一項創新技術或觀念,能獲得人們採用的生命週期(Technology Adoption Lifecycle),該週期將使用者分為五組,包括:創新者(innovators)2.5%、早期採用者(early adopters)13.5%、早期大眾(early majority)34%、晚期大眾(late majority)34%和落後者(laggards)16%。
他認為,創新產品的開發,除了充分了解該曲線,目標也將鎖定最左邊的創新者客群,並透過這些客群,逐漸影響右邊,對新產品保持懷疑論的客群。
北醫醫學資訊研究所李友專特聘教授。(攝影/羅翊方)
北醫醫學資訊研究所李友專特聘教授:醫療科技轉譯 需跨生態系支持
臺北醫學大學醫學資訊研究所李友專特聘教授,以「學術到產業的轉譯應用」為題分享。他指出,台灣的醫療保健產業資源豐富,有450家醫院、2.2萬間診所、共計7.1萬名醫師,是發展醫療科技創新很好的環境,許多學研機構也透過獎勵措施,鼓勵醫療科技研究成果轉譯商品化。
李友專表示,醫療科技轉譯應用非常需要跨領域生態系的支持。除了育成中心、加速器、政府或天使/早期VC資金,還需要許多條件,包括了整合性的電子病歷(EHR)資料庫做為研究之用,能夠沉浸於臨床現場感的場域,以及專供臨床試驗用的病房場域,特別是要建置監測器(sensors)、物聯網(IoT)、AI軟體、決策輔助系統等。
鉅怡智慧總裁Jerry Chang。(攝影/羅翊方)
鉅怡智慧總裁Jerry Chang:瞭解產品需求生態系 跨越創新技術死亡井
鉅怡智慧總裁Jerry Chang,則以「醫療xICT的常見錯誤」為題分享,他點出將ICT與醫療結合,不能單純只有「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資通訊技術,在醫療跟ICT整合過程中,其必須保有「協同能力(Interoperability)、便利性(Convenience)、透明度(Transparency)」,在進入商業階段時,還須包含「基礎設施(Infrastructure)、成本(Cost)、轉型(Transformation)」能力。
他也呼應陳亮宇提出的技術採用生命週期,提醒創新產品開發者,早期採用者與早期大眾間,其實存在著一個死亡井(Chasm),因此需要先全面瞭解產品需求的生態系,才有機會橫越死亡之井,在橫越死亡井後,他建議採取保齡球戰略,先攻占整個目標市場中的某個「關鍵市場」,再透過關鍵市場輻射力來影響周邊市場。
會後綜合座談中,則由台杉生技基金(Bio Fund)投資總監Victoria Wang主持,與四家醫療科技公司創辦人/CEO對談,包括:醫乘智慧營運長劉天仁、鉅怡智慧總裁Jerry Chang、慧康生活科技執行長鄧居義,以及海外連線的醫守科技執行長龍安靖。
座談中,與談人提及臺灣的醫療機構密度高、健保資料庫行之有年、人才庫素質高等,提供核心競爭力的優勢;然而,臺灣市場規模並不大,發展創新醫療科技的公司應該要想好下一個國家市場在哪裡。
最後,他們也抒發了若能回到過去,對年輕時的自己有什麼話想說?鄧居義希望,公司能有更長的時間和生命週期(runway)好好的營運、達成里程碑;劉天仁認為,當時自己選擇跨出舒適圈、放下醫師身份成為創業家需要相當的勇氣,但能走到今天,最重要的還是團隊合作和支持。
龍安靖則認為,雖然公司創立當下行業競爭非常激烈,但他認為企業領導人應該更加優雅(elegant)而不要過於焦慮;Jerry Chang則認為企業領導人應該要謙遜、有魅力、做事有一致性(consistency)、有效率(efficiency),但不要錯過與家人相處的時光。
(報導/彭梓涵、吳培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