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生技大會主席李鍾熙(攝影/劉馨香)
李鍾熙表示,今年大會是疫情後,首次完全回歸實體展會。此次大會規模更勝以往,不僅規劃了為期3天、多達22場的主題演講,將於明(27)日開幕、於南港展覽一館舉辦的「亞洲生技大展」,更設有超過2,000個攤位、1,800場商機媒合;此外,自去年起舉辦的「多國區域合作論壇(Regional Collaboration Forum)」也擴大辦理,將有超過30家國外廠商參與。
生物產協理事長吳忠勳(攝影/劉馨香)
生物產協理事長吳忠勳表示,今年大會主題主題「擁抱亞洲生技動能」(Embracing Asian Dynamics),象徵著在快速變動的亞洲地區經濟體中,於跨國合作及生醫生態系潛藏的契機;跨國與跨區域的結盟與知識分享,對於未來產業發展至關重要。
吳忠勳表示,臺灣生技產業在疫情中展現出能夠快速利用資源和技術,在短時間內開發出供應全球產品的優勢,也期許臺灣未來在委託開發製造服務(CDMO)上,能夠在小分子藥、生物製劑、活性藥物成分(API)等藥品製造鏈做出貢獻,成為全球生醫供應鏈的一環。
BIO副總裁Susanna Ling(攝影/劉馨香)
BIO副總裁Susanna Ling今年也親臨現場獻上祝賀,並感謝臺灣今年6月於波士頓圓滿落幕的BIO大會中共襄盛舉。她也呼應本次大會主題,表示亞洲是全球醫藥市場未來10年的重要驅動力,對內及對外授權交易也相當活躍,在在凸顯了合作與交流的重要性。
國家科學技術委員會副主委陳儀莊(攝影/劉馨香)
國家科學技術委員會副主委陳儀莊則在致詞中強調,精準健康、CDMO是今年展覽的兩大量點,也是臺灣生技產業發展的兩大重點領域。
她表示,2021年科技部(現已改制為國科會)、經濟部、衛福部跨部會推動「臺灣精準健康戰略產業發展方案」,將數位科技與生醫結合、開發創新產品;另一方面,臺灣也跟上全球快速崛起的CDMO成長趨勢,自去年起首度開設CDMO主題專區、展出業者的策略與服務項目,都成為今年展覽中的亮點。
「合作」才是王道!產業發展應更重視區域合作、早期投資
大會主席李鍾熙(右3)、BIO副總裁Susanna Ling(左3)、印度生技協會代表Murali P.M.(右2),以及生物產協理事長吳忠勳(左2)、副理事長馬海怡(右1)、副理事長曾惠瑾(左1)於演講會後進行媒體座談會。(攝影/彭梓涵)
演講會後的媒體座談會中,大會主席李鍾熙、BIO副總裁Susanna Ling、印度生技協會代表Murali P.M.,以及生物產協理事長吳忠勳、副理事長馬海怡、副理事長曾惠瑾,呼應上午議程,針對臺灣生技醫療產業發展與區域合作提出見解。
Susanna Ling表示,生技產業的價值鏈很長,彼此間互相合作與交流,對產業發展非常重要,上個月剛結束的美國BIO,其媒合會就打破過去所有產業的媒合紀錄,三天半的活動BIO就創造57,000場媒合。
Murali P.M.表示,因為疫情影響,全球生技產業互助合作很快找到控制疫情的解決方案,再次顯示區域合作的重要性。
吳忠勳表示,大藥廠已轉向投資外部小型的早期研發公司,因此小公司如何端出創新的產品,過程中就需要有各種資源的支持,他呼籲,產業發展應該更重視早期的投資,才能培育出能成功且繼續往下走的公司。
馬海怡則表示,亞洲生技大會是幫助臺灣的公司與國際連結,同時也了解全球趨勢發展,對未來公司經營在人才招攬與錢財募得上都非常重要。
今年論壇議題安排豐富,曾惠瑾表示,在大家關注的投資議題中,也特別邀請眾多國際投行一同探討生醫投資趨勢,並由寬量國際(QIC)策略長谷月涵擔任主持人。
(報導 / 吳培安、彭梓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