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26)日,在「亞洲生技大會」中由資誠聯合會計師事務所榮譽副所長曾惠瑾、維梧資本創投合夥人馬海怡聯手籌備的Session 5論壇,邀請高盛(Goldman Sachs)投資醫療事業群主席童牧知(Sam Thong)、投資銀行傑富瑞(Jefferies)總經理Michael Brinkman、花旗(Citi Group)醫療保健投資銀行部負責人Makiko Iwai以及Nasdaq大中華區商務發展副總監David Chen等國際投行與機構,共同探討亞洲與台灣生醫投資成長趨勢,並由寬量國際(QIC)策略長谷月涵擔任主持人。
資誠聯合會計師事務所長周建宏致詞表示,台灣資誠在生物科技產業的投資經驗超過20年,資誠提供產業從端到端的解方,成為公司密切的合作夥伴。全球在走過疫情波瀾後,隨著精準醫療、再生醫療與數位健康領域技術的突破,吸引2024年更多投資人關注生醫領域,將有望帶動相關投資蓬勃發展。
谷月涵首先簡介台灣生技產業的背景,以首次公開發行(IPO)來說,約從2000年至2010年才慢慢有一些公司走進資本市場,累積至目前生醫藥領域逾百家上市櫃,整體市值達到460億美元,新藥開發也從2014年開始陸續取得藥證,適應症包括愛滋病、感染性疾病等,臺灣生技指數也與美國過去兩年差不多,顯示台灣生技醫藥產業有很好的發展潛力。
Michael Brinkman表示,台灣市場比他想的還要大,他分析近幾年美國生技醫藥產業的發展,IPO數最高的一年為2021年,共有75個公司IPO,總募得資金達150億美元,但在2022年開始大幅下降,雖然今年IPO數還未回歸過往,但他觀察有許多公司正在進行幕後準備,預計會在明年IPO。
他也分析美國M&A的狀況,約有21%交易屬於進入概念性驗證(POC)的產品,有40%為臨床階段,顯示不同階段都有併購活動,而這些交易大部分是以腫瘤、神經學為主,這兩大治療領域占了70%交易。
不過他也點出,疫情之後美國的生技指數近兩年有疲軟趨勢,而美國政府今年公布的《降低通貨膨脹法案》(IRA)施行細節,也將再次打擊生技產業發展。
童牧知分享,香港的生物科技市場,在2018年4月,香港聯合交易所在主板上市規則中新增第18A章《生物科技公司》後,讓還沒有獲利的生技公司可以上市櫃,不過其中還是有規範公司產品需進入臨床2期。
童牧知表示,在18A法規通過後,成功為生技公司打開資本市場,也讓國際投資者對香港市場非常有興趣,紛紛前來投資、上市櫃,進攻中國的龐大市場,但近幾年因為總體經濟因素、利息增加、通膨等因素,香港生物科技市場下滑,國際投資者紛紛撤離,在IPO的量能大幅下降;期望2024年投資趨勢能夠反彈復甦。
Makiko Iwai也分享日本健康醫療保健的市場趨勢,分為大型製藥公司(例如武田)以及小型新創生技公司,規模過小的生技公司也不容易成為併購標的;在資本市場方面,近年交易案件數量不多,2022年到2023年只有13件交易案,共募得12億美元;2018年則只有9件,共募得18億美元。
Makiko Iwai表示,日本新創公司在資本市場上約只有40家,較其他國家市場較落後;此外,日本學界雖然有很多種籽正在發芽,但是日本的教授普遍不願意進入商業發展,難成立公司,也沒有很好的育成環境,加上創投不敢擁抱新科技,讓新創難以發展,不過,近幾年情況已有修正,教授逐漸了解商業發展。
David Chen則從Nasdaq的角度分享全球生技醫藥發展趨勢,他表示過去4年,平均每年都有3兆美元交易量,但2023上半年,美國上市櫃公司表現並不亮眼,許多公司因為市場給予的估值不理想,因此延後他們的IPO計畫。
他指出,幾乎所有高科技公司都會在Nasdaq上市,其中健康產業占26%,但今年上半年僅有60家公司在Nasdaq IPO,上市後募集資金僅達37.1億美元,創下近十年來新低。
(圖為:寬量國際策略長谷月涵)
(報導/彭梓涵、李林璦)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