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12)日,由沖繩科學技術大學院大學(OIST)的一項小型研究,透過代謝體學分析24名包含失智症患者、長者、年輕參與者,其全血中124種不同代謝物的表現,結果發現33種代謝物,在失智症患者中存在顯著差異。研究者認為這些化合物被鑑定出來,可望使臨床上對失智症的診斷、治療向前邁進。相關研究已發表在《PNAS》期刊上。
這項小型研究主要從8名失智症患者、8名健康長者、8名年輕人的血液樣本,以液相層析質譜儀(LC-MS)進行綜合代謝體學的分析,分析結果發現血液樣本中共33種代謝物,可能對診斷和治療失智症相關疾病如阿茲海默症有用。
這33種代謝物,有13種過去已報導過與失智症有關,另外20種為新報導的化合物,研究團隊也將33種代謝物歸納出5種亞型(A到E),A亞型為7種神經毒素代謝物,包括:喹啉酸(quinolinic acid)、犬尿氨酸(kynurenine)、硫酸引朵酚(indoxyl-sulfate)等,其表現量在失智症患者中均明顯增加。
另外B到E的亞型,共有26種代謝物,這些代謝物則為保護神經系統免受氧化反應、維持能量儲備、提供營養和神經保護的相關因子。而這26種代謝物,在失智症患者中表現量較低。
其中B亞型的6種代謝物,均有三甲基化銨( trimethylated ammonium)結構,通常大量表現在紅血球上,例如麥角硫因(ergothioneine),這些紅血球代謝物過去很少作為失智症生物標記的研究。
C亞型中則包含氧化還原劑等化合物,研究者認為,B到E亞型的代謝物的減少,對中樞神經系統(CNS)或多或少有間接與直接的關係。
論文通訊作者Mitsuhiro Yanagida表示,接下來研究團隊也將進一步進行兩項干預性策略研究,一是透過補充失智症患者B到E亞型的代謝物,增加神經方面的保護,二則是透過抑制A亞型神經毒素代謝物,以減緩或預防失智症症狀發生。
資料來源:https://www.news-medical.net/news/20210912/Study-reveals-blood-metabolites-associated-with-dementia.as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