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4日,2020年亞洲生技大會(2020 BIO Asia-Taiwan)Session 14論壇,針對現下最蓬勃發展的AI與智慧醫療,邀請國內外專家分享其挑戰與未來發展,專家包含,台北醫學大學醫學資訊研究所特聘教授李友專、哈佛醫學院生物醫學資訊學系主任Isaac Kohane、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IT)首席研究科學家Leo Anthony Celi、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院長陳瑞杰與醫守科技執行長龍安靖。
台北醫學大學醫學資訊研究所特聘教授李友專(攝影/李林璦)
台北醫學大學醫學資訊研究所特聘教授李友專致詞時指出,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可謂是人類最艱難的時刻,但對生物技術、智慧感測器、數位醫療等是最好的時刻,沒有這些我們便無法度過新冠疫情期間與未來的十年,未來十年的後疫情時代,將走向一個超乎我們以往想像的新時代。
他也強調,臺灣不是太大 也不是太小,跟歐洲許多國家相比,我們可稱上是中型國家,人口不少外,在科技與醫療體系兩領域上均站全球前幾位,在這堪稱生物技術最好時機下,我們應多投資創新、鼓勵創新,迎接後疫情時代。
哈佛醫學院生物醫學資訊學系主任Isaac Kohane(攝影/李林璦)
哈佛醫學院生物醫學資訊學系主任Isaac Kohane指出,在AI、大數據在醫學中的應用蓬勃發展下,在發展生物資訊系統時應該要多思考以下這些問題,這些數據夠具代表性嗎?訓練數據的方式正確嗎?數據中有多少是生理數值,有沒有考量到醫療人員的行為作出對應解釋?才能提高準確性和確保患者的安全性。
首先,他舉例,若要訓練一個乳癌影像診斷AI,而用來訓練AI的數據是從社區衛生所或是從醫學中心取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