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銀、東元、光寶、鴻海、ACER、工研院…… AI機器人 、3D列印引爆醫療商機

日期2017-09-09
EnglishFrenchGermanItalianPortugueseRussianSpanish
2017.09.09 王柏豪

為期四天的亞洲工業4.0系列暨智慧製造展於今日圓滿落幕,計有國內外800家廠商、2,500多個攤位參展,兩層樓參觀人次近18萬,人潮比去年成長約21%,被視為是台灣有史來最具規模的工業4.0展示平台。

五個主題展覽,工業自動化、機器人、智慧物流、模具及3D列印,其中機器人、3D居家醫療應用引爆智造商機。

由於醫療裝置製造商一直是製造業轉型的領頭羊。工業4.0的原則目前雖然可能跟現行醫療法規牴觸,例如工業4.0支持閉環反饋系統,以加速智慧裝置的製造過程,卻跟現行醫療產業強調確認和驗證有所衝突。依照醫療裝置產業的規範,一旦製造流程有任何重大改變,都必須進行廣泛的測試、確認和記錄,否則不得投入生產。

但儘管如此,部分醫療器材製造商仍擁抱工業4.0,AI數位發展已經成為顯學,許多大廠也紛紛展現自己的進展,東元強攻物聯網,展出智慧機電健康管理平台;光寶科技展出整合應用、運動控制、同性能與共振抑制等技術。

今年在機器人展出部分,各家廠商紛紛祭出殺手鐧吸引參觀者目光。已經進軍微創手術機器手臂的上銀推出晶圓機器人及醫療機器人、鴻海旗下樺漢首度參展。上銀更以機械咖啡師讓展場飄散陣陣咖啡香,並搭配機械手臂舞旗秀,讓參觀者獲得嗅覺與視覺的雙重享受。

機器人未來在生活和照護的應用也愈來越成熟,世紀貿易與Acer合作推出Mixbot調酒機器人,結合所羅門的無人搬運車進行桌邊送餐服務,讓機器人更貼近生活;工研院可移動的手臂機器人「Q比」在現場發送飲料也引來眾多民眾圍觀。

英國在台辦事處今年也特別舉辦台英機器人論壇,介紹「工業4.0 - 醫療與工業應用解決方案」。會中說明英國成功開發出之智能機器人與先進微創手術產品,包括Imperial College 的哈姆林中心介紹醫療影像、Surgical、Assistive、Micro、Nano Robots、傳感技術等。主要廠商包括:結合工業4.0開發出之Aylesbury Automation Ltd.;先進仿人可抓握、操控之機械手Shadow Robot Company Ltd.;以及結合數據監控、使用微創器械維修引擎之Rolls-Royce plc。

今年首次成展的台灣國際3D列印展也繳出了漂亮成績單,除了聚集3D列印大廠展出外,現場人潮聚集,不少國外參觀者是衝著今年的3D列印主題前來參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