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 TBF講座發表會》

方俊民指路神經胺酸酶(Neu5Ac)可為抗疫藥物開發方向/吳漢忠開發新冠肺炎治療性抗體預計明年申請IND/馬徹團隊發現白扁豆萃取物FRIL有效抑制流感、新冠病毒

撰文記者 彭梓涵
日期2020-09-11
EnglishFrenchGermanItalianPortugueseRussianSpanish
《2020 TBF講座發表會》記者 彭梓涵、巫芝岳、李林璦(攝影/林嘉慶)

今(11)日,2020台灣生技醫藥發展基金會(TBF)於台大醫學院舉辦了一年一度的講座發表會,13位講座科學家發表其與團隊研究的最新成果。

台灣大學化學系終身特聘教授方俊民(攝影/林嘉慶)

  • 台灣大學化學系終身特聘教授方俊民

方俊民分享SARS、流感與COVID-19的藥物研發策略。他首先表示17年前新興病毒SARS出現,造成人類恐慌,他也受SARS吹哨者WHO駐中南半島、掌管西太平洋傳染病相關事務的卡羅.歐巴尼醫師的影響,喚起他的社會責任,因此,將有機合成化學研究轉向病毒藥物的開發。

方俊民也分享當時SARS藥物開發的思維,是針對病毒複製路徑著手。病毒在宿主體內成熟需藉由主要蛋白酶—3C-like (3CL)蛋白酶,是病毒複製與轉錄過程的剪切蛋白,為藥物開發很好的目標,他們也以SARS-CoV 3CL為主藥蛋白,設計出一種快速瑩光篩選方法,檢測藥物是否有效。

當時方俊民,也找到一個抗鼻病毒(anit-Rhinoviral)的藥,透過修飾讓其與3C 蛋白酶(protease)結合,其中,他們發現兩個修飾後的化合物,在對SARS病毒抑制上有很好的效果。

他表示,藥物開發需要有機化學修飾、也要透過生物學家對病毒生存機制的理解,以進行細胞檢測,還需要電腦模擬了解藥物與蛋白如何結合。

這次碰到新冠病毒爆發,方俊民也是奠基於17年前的SARS專案研究經驗,再次透過藥物合成,投入抗疫行列。

在流感藥物部分,他指出,現在每年都有流感疫苗開發,但大流行時藥物治療還是很重要,流感的開發可以針對神經胺酸酶(Neu5Ac)進行開發,Neu5Ac與其衍生物為目前市面上抗流感、抗癌與抗病毒藥之前驅物,其對大部分流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