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品供應不斷鏈! 瑩碩子公司歐帕創首例 攜日本客戶進駐台北港自貿區

撰文記者 彭梓涵
日期2021-07-20
瑩碩總經理顏麟權表示,子公司歐帕扮演日本客戶在亞太區的藥品轉包分銷樞紐中心。(圖片來源:本刊資料中心)

瑩碩(6677)子公司歐帕生技近期將與日本客戶共同進駐台北港自由貿易區(FTZ),此舉最大效益將確保客戶亞太區藥品供應不斷鏈且歐帕亦可省下自建倉儲成本,預計8月完成簽約進駐;是繼率先引進全台第一條GS1藥品國際標準識別系統包裝產線後,再創國內藥廠首例。

 
瑩碩總經理顏麟權表示,相較歐美廣大的醫藥市場,亞太區(除日本外)國家眾多,個別市場需求相對較小且各地所需時間不同,造成國際藥廠不易規畫專屬生產,因此舉凡暢銷慢性病藥品或特殊型藥品,頻傳短缺問題,尤其去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以來,更加劇斷鏈的風險。瑩碩子公司歐帕生技為協助客戶降低藥品供應斷鏈風險,經向日本客戶建議並經多次討論及成功試運行後,雙方決定共同進駐台北港自由貿易區(Free Trade Zone, FTZ,以下簡稱自貿區),此舉不僅讓彼此的產銷運作更具效率,亦確保客戶的亞太區供貨能順暢運行。
 

善用自貿區轉口優勢締造雙贏

 
歐帕生技扮演日本客戶在亞太區的藥品轉包分銷樞紐中心,負責統籌包括高血壓、降血糖、腸胃藥、抗癌藥等十餘種藥品的內外包裝並運輸至韓國、香港與東協等十幾個國家,礙於少量多樣的市場需求型態,無法搭上客戶的生產排程,致使藥品短缺問題頻仍,然而在進駐自貿區後,客戶可把亞太市場(除日本外)一整年的預估需求先行製造並運送至自貿區食儲,歐帕再依各地區的需求量進行分裝後出貨,彈性調配並掌握市場需求時效,確保供應鏈順暢無虞。
 
「客戶若要整合亞太地區零星的生產訂單難度不小,但可以把後端的庫存建立起來,由歐帕協助區域內的產銷調配。」瑩碩總經理顏麟權說。
 
顏麟權並指出,客戶的藥品在運到台灣時必須申報進口並如實完稅,等歐帕完成包裝進行分銷時,再復運出口,程序相對複雜,且貨品停留時間依規定最長也僅6個月,為了配合客戶的需求,歐帕常必須臨時轉換產線因應,影響生產線的既定運作,徒增作業成本。
 
透過自貿區的運作,等於歐帕把倉儲延伸至自貿區,客戶把藥品預先存放在此,委由歐帕管理,並未「進口」至台灣。歐帕則根據各地的訂單需求安排包裝產線的時程,再運回自貿區準備出貨,達到靈活調度並確保藥品供應鏈無虞,更重要的是,進儲自由貿易區的貨物免審、免驗、免通關及押運,並無所謂的邊境管制,且貨品停留時間最長可達一年,大幅節省雙方的時間與金錢成本。
 
自貿區的運營模式普遍存在加工組裝、國際貿易與物流業等,但在國內藥廠則是首家導入運用。顏麟權指出:「進駐自貿港後,客戶可建立起安全庫存,並有效掌控亞太市場的供需時程,加上台北港居亞太黃金航線中央,享有相對優越的地理位置,向北連結東京、首爾,南接香港、新加坡及東協等,擁經濟戰略地位,對客戶來說節省人工與運輸成本,符合經濟效益。」
 

去年營運創新高 歐帕轉型初見成效

 
歐帕生技的包裝生產線一年的產能約3.3億顆,可視訂單狀況調整人力至三班,最大年產能可達9.9億顆。因應市場需求熱絡,目前採部分三班制生產。由於與日本客戶的試營運成效不錯,雙方預計8月正式進駐台北港自貿區。除日本客戶外,韓國客戶亦已簽約完成,接下來將複製此模式,持續爭取成為美國、義大利等國際藥廠的亞太區包裝供應中心。
 
歐帕生技原本是羅氏藥廠在台灣建立的工廠,目前則為瑩碩持股80.85%的子公司。當初為了留住這個日本客戶,瑩碩與歐帕的經營團隊努力不懈以滿足客戶的要求,包括承諾建置符合PIC/S GMP新廠以及導入GS1(Global Standard One)國際標準識別系統,在歷經重重考驗後,終於取得客戶的信任並展開長期合作迄今。由於藥品包裝需高度的法規管制,且國際藥廠在選擇包裝廠夥伴時必須要通過其每一項藥品的安定性試驗分析與分析方法確效資料,而原廠的驗證標準幾乎都比當地的藥證主管機關還嚴格,因此轉廠成本頗高,不會輕易更換合作夥伴。
 
「歐帕歷經長達三年的安定性分析試驗,終於獲得日本客戶的支持與認同」顏麟權表示。
 
不僅如此,歐帕更率先引進全台灣第一套藥品GS1(Global Standard One)國際標準識別系統,在藥品內外包裝的每一個鋁箔片、紙盒及外箱上都要放置條碼,落實追蹤溯源、把關藥品品質安全。在歐盟、美國、韓國等皆制定相關法規,沒有GS1的藥品將無法交易流通。
 
此外,看準藥物代工製造需求也會是一大趨勢,瑩碩除了已陸續將改良劑型平台CORS(滲透泵控制釋放系統)及EARS(吸收長效釋放系統) 的技術移轉歐帕,並委由其代工生產外,今年則計畫再把可持續釋放的口溶錠劑平台導入。歐帕藉由技術平台的引入所建立特殊劑型生產線,搭配上FTZ亞太運轉樞紐的成立,致力於營運與業務的調整,積極朝委託研究開發暨生產服務(CDMO)轉型。去年歐帕的營收逼近5億大關,創歷史新高,同時獲利能力大幅提升,稅前淨利達約4,700萬元,對母公司帶來的「小金雞」效應,已成為推升瑩碩多元成長的重要引擎之一。
 
 
(報導/彭梓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