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BTC會議》

劉祖惠:盤點2020施政成果 未來重點推動疫病防治、精準健康、智慧醫療

撰文記者 劉馨香
日期2021-08-30
劉祖惠:盤點2020施政成果 未來重點推動疫病防治、精準健康、智慧醫療(圖:截圖自BTC直播)
今(30)日,2021行政院生技產業策略諮議委員會議(BTC)盛大開幕,行政院科技會報辦公室劉祖惠組主任,以「邁向精準健康新紀元」發表講題,代表政府報告這一年來的施政成果與未來推動重點。
 
首先,劉祖惠表示,2020至2021年,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帶動了產業發展新佈局,像是「0接觸」需求興起、數位賦能重要性增加,生產與供應的韌性則展現了國家競爭力。
 
這一年生技產業除了兼顧原有的製藥、醫療器材、應用生技與健康福祉四大領域,也透過法規、人才、資金與聚落持續推動產業創新,促進生醫產業與資通訊科技(ICT)產業整合,導引生技產業數位轉型,並且朝向精準健康政策發展。
 
劉祖惠報告,生技產業2020年營業額成長至6423億元,其中首次納入統計的數位醫療營業額為412億元。生技產業2020年投資額為697億元,較前一年成長26%,主因為臺商回流。而其中,醫療器材產業受惠於全球防疫需求與政策帶動,在營業額與投資額上皆大幅成長。
 
劉祖惠說,雖然上市櫃生技公司總市值已突破一兆元,但希望藉由「戰略新板」和「創新板」的開板,更促進新興產業和新創公司的募資與發展。
 
在政府政策導引產業發展上,特管辦法於今年開放「異體細胞治療」,並納入「實驗室開發檢測(LDTs)規範」;智慧醫療器材方面,衛福部食藥署成立了智慧醫療器材專案辦公室,以加速數位醫療產品上市;遠距醫療也於今年納入健保給付,推動遠距就醫模式。
 
此外,在2007年開始施行的《生技新藥產業發展條例》於今年底即將屆滿,經濟部希望修正為《生技醫藥及精準健康產業發展條例》並展延到2031年。劉祖惠表示,希望藉由此政策帶動,導入新興醫療科技領域,如再生醫療、精準醫療、數位醫療、新劑型製劑等,也鼓勵研發與製造並重,如委託開發製造(CDMO)。
 
在健康醫療數據資料庫方面,劉祖惠表示,臺灣有35家生物資料庫(Biobank),其中30家已納入整合平台,登錄收案數超過45萬例。同時,也持續推展基因體數據與醫療影像資料庫的建置,並推動資料格式一致化與公私合作聯盟(PPP)
 
劉祖惠並表示臺灣的醫療器材和新藥持續在國際上開疆闢土。這一年以來防疫產品中,有5家公司6項檢測產品取得美國緊急使用授權(EUA),另有4項治療藥物在國際獲准進行臨床二期試驗。
 

未來推動重點:疫病防治、精準健康、智慧醫療

 
關於未來方向,劉祖惠表示,需要持續推動跨領域人才培育,而新興醫藥研發結合創新生物製造,將能帶動疫病防治和公衛安全;並希望以人為本的佈局精準健康大數據加值應用,以及將智慧科技導入醫院、社區和居家,以帶給全民更好的福祉。
 
劉祖惠解釋,疫病防治方面,政府已有投入資源支持研究開發、技術支援平台、臨床驗證和生產製造四大塊,未來推動方向會著重強化業界早期參與機制、運用國際合作/CDMO來加速研製能力,並建立自主供應鏈的量能。
 
而在精準健康大數據方面,基礎設施、資料整合、臨床轉譯和產業應用,都已有政策和資源的投入,未來推動方向為資料的合規應用、建立資料治理與架構,並建立單一窗口的服務。
 
在智慧醫療與照護推升方面,法規環境、研究開發、場域驗證和產業發展上政府已有投入,未來推動方向為串連法規輔導和沙盒場域試行,運用數位科技提升醫療照護技術,以及促進資通訊大廠與醫院合作,以大(企業)帶小(新創)、以軟(體)帶硬(體)的方式,來推動智慧醫療產業發展。
 
最後,劉祖惠在結語說道,臺灣的醫療保健系統全球排名第一、健康照護效率全球排名第三,個人化精準醫療發展指標在亞太區排名第二,臺灣應該善用此優勢,結合產、政、學、研、醫各界一起努力,共創全齡健康的大未來。
 
(報導/劉馨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