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敏菁首先表示,臺灣生技產業瓶頸多,如生產成本較中國、東南亞高,生技廠無經濟規模,不利國際接單,研發、商發人才不足和國際經驗不足等。此外,臺灣思維也較為佛系、無衝勁,不過,羅敏菁認為近年由中壯年接班之後,繳出了不錯的成績單。
羅敏菁在本次演講中的「成功」定義,對於營收型公司,指的是長期腳踏實地經營,營收大部分年年成長,雖遇逆境仍尋求突破;對於新藥及研發型公司,則講求國際授權,且授權金額大於投資建置金額。
羅敏菁表示,近年(2019~2021年),臺灣生技公司加速在國際擴展,營收大增,尤以保健(健康器材及保健品)、製藥(藥品製造及新藥研發)和醫材(醫材製造及研發)三個領域為主要的營收貢獻者,在2020年各貢獻約650億的營收。
且在2021年上半年,製藥營收比2020同期成長18.9%,醫材成長23.7%,保健成長25.5%,表現不錯。
新藥研發:善用國際合作、力拚國際授權
羅敏菁特別指出,近年新藥國際授權案中,以合一生技授權丹麥LEO Pharma較具代表性,以外,還有全福生技授權香港遠大醫藥、順天醫藥授權烏克蘭Darnitsa和逸達生技授權中國長春金賽製藥等,表現積極。
在2020年,新藥產業的現金增資(SPO)也旺盛,如藥華、合一、生華、逸達和仁新等公司,增資總計超過110億元。今年則有長聖與昱厚,及其他公司陸續增資。
羅敏菁分析,全世界的新藥研發競爭激烈,臺灣的開發成本包括時間延宕造成的機會損失,也會增加人事與臨床成本。羅敏菁並以智擎的安能得、寶齡富錦的拿百磷為例,建議臺灣公司要加強早期的國際臨床試驗合作,善用國外資金、法規與臨床經驗。
臺灣生技成功模式解析
羅敏菁整理近年臺灣生技成功模式,分為實質成長(Organic growth)、價值成長(Value added)和市值成長(Market value),三大類型。
實質成長型包括透過併購國外廠家以擴大委託生產服務(CMO)、整合同業形成聯盟以提高彼此利潤、提升生產管理技術達到少量多樣之生產等。例如保端併購國外學名藥廠,直接取得各國認證,毛利率與EPS表現亮眼。
價值成長型包括整合新藥產品線(例如合一合併泉盛)、併購生產廠以將國際訂單給子公司(例如益安與達亞)、斜槓發展多種商業策略等。
市值成長型包括授權案帶動藥物被認同,進而使市值翻漲數倍,以及把握法規、新冠疫情等帶來的機會,支持療法開發等。例如長聖在特管法下,透過細胞治療收費支援臨床研究,且長聖發展醫院、工廠與研發一條龍之模式,加強了其臨床療效驗證能力。
此外,加強國外的通路佈局也相當重要,例如美時與Alvogen、漢達與Par、台康與Sandoz、泰福與Watson等結盟案例。
最後,羅敏菁期許,各生技公司能找到自己的競爭優勢,把最擅長的事情做到最好,走出一條屬於自己的成功之路。
(報導/劉馨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