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5)日,2022行政院生技產業策略諮議委員會會議(BTC)的議題三「多元觀點洞悉精準健康新契機」中,特別邀請到經濟部次長林全能主持,並由曾經在拜耳、輝瑞、亞培等知名藥廠擔任要職的全心醫藥生技總裁周慧泉,透過在國際藥廠的經驗,提出臺灣應培育領導人才、聚焦生醫早期創新研發,便能朝向「臺灣創造(Created in Taiwan, CIT)」的方向邁進。
經濟部次長林全能 (本圖由主辦單位提供)
林全能次長開場時表示,近幾年,由於人口結構變化、高齡化的社會帶動長期照護的需求增加,加上ICT產業突破性的發展,讓生醫產業走向智慧化,新冠疫情也為生醫產業帶來變革,從中可以發現新興醫療快速發展的契機,也因此邀請到政策、財經、投資面向的專家,從多元的觀點來洞悉精準健康帶有哪些新契機。
周慧泉以「由國際大廠看臺灣生醫創業契機」為題,分享國際製藥大廠如何看待生醫創業,並分析臺灣在其中能扮演什麼樣的關鍵角色。實際上,生技製藥是一個贏家通吃(Winners Take It All)的產業,前幾大的公司就佔據世界上大部分的市場,誰能夠引領「創新」,就是最成功的企業。
她指出,大家常認為大廠擁有豐富的資源,但實際上大廠內部研發的成本與性能價值(CP值)不佳,其重視的是「外部創新(External Innovation)」,希望吸引其他生醫製藥公司為大廠提供創新量能。因此,大廠的研發部門必須要能夠自主研發東西外,也要會評估案源,與外界合作。
周慧泉表示,大廠近年最關注的創新項目,還是在精準藥物與生物製劑,尤其是特殊的生物製劑比較容易成為未來的明星藥物(Blockbuster Product)。她分享其第一個參與的藥物研發便是明星藥物——Humira,該藥大幅度地創新,成為生物製劑的領頭羊,每年營收高達200億美元,為患者及市場帶來更多希望和願景。
訓練「伯樂型」領導人才 鏈結國際茁壯本土
而臺灣在生醫創業上具有哪些優勢,周慧泉指出,第一是「人才」,例如拜耳的總部設在瑞士,瑞士這樣的小國家,卻創造出全世界兩大藥廠,依靠的是連結國際的力量來茁壯本土。
反觀臺灣,不僅擁有地理上和歷史上的優勢,位於中西兩方的交界,更應該思考該如何連結外在的人才以茁壯本土產業。
然而,臺灣缺乏有經驗的領導人才。「臺灣的教育教導我們要成為一匹千里馬,但是,實際上真正讓產業成功的是『伯樂』。」周慧泉說。
她表示,觀察現在許多生技公司可以發現,擁有再好的千里馬,只要沒有伯樂,好的計畫還是會失敗,因此,培養具有領導、統合能力的人才,才能擁有進一步連結外部資源的能力。
聚焦早期創新 走向台灣創造(Created in Taiwan)
周慧泉表示,臺灣畢竟資源有限,也給了我們不得不「聚焦」的理由,創新(innovation)並不等於發明(invention),所以成功的生技企業重點是創造產品,並不是發明原創的科學技術。例如,好的智慧手機公司,並不需要去發明晶片,但是可以將晶片與所有關鍵組件整合在一起,製作出好的手機。
她解釋,並不是基礎科學不重要,不過一項研究從獲得諾貝爾獎到有一天可以影響到全球人類,最少要30年以上,所以這裡指的「創新」,是整合、統合到製造出新產品。
周慧泉舉例,新創公司像是一艘小快艇一樣,優勢在於具有新穎的創意、敏捷且彈性化的決策機制,大藥廠雖然資源豐富,穩定性高、並具備系統化的管理機制,但是像是一個大貨輪,光是要轉個30度,就要轉上幾週。
她表示,因此,新創公司的優勢在於從研發至臨床2/3期的早期階段,可以快速決定哪些計畫要進行,哪些要捨棄,臺灣可以透過人才和聚焦等優勢,建立新創競爭力,接著與大廠B-to-B建構合作夥伴關係,進行後期開發和營銷,下一步則邁向打造B-to-C品牌。
「如此一來,便能從『臺灣製造(Made in Taiwan)』走向『臺灣創造(Created in Taiwan)』」周慧泉強調。
而臺灣在創新的方向上則應聚焦在4大重點上,第一為強調轉譯研究;第二為透過AI加強臨床研究;第三為發展細胞和基因療法的生物製造開發;第四為瞄準全球臨床未滿足的需求——癌症、自體免疫疾病、腦神經疾病。
周慧泉以在拜耳建立生醫資通新平台為例,該平台可以串連國家醫療健保系統、製藥公司、病患與醫師,主導藥物治療及疾病預防、診斷。該平台必須由製藥公司與生技公司共同從臨床開發時就密切合作,才能讓平台成功。
周慧泉指出,生物製藥是一個多元化的產業,需要融合新創、國際大廠的不同優勢,因此,聚焦於加強各自既有優勢才能在產業鏈中有一席之地。
(報導/李林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