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25)日,台灣再生醫學學會主辦的年度學術研討會中,邀請共四位來自南韓與馬來西亞的再生醫療專家,分享各自在學界開發創新再生醫療技術的經驗,領域囊括硬骨、軟骨再生,以及在阿茲海默症等的運用,顯見隨著全球高齡化,幹細胞、細胞治療在退化性疾病的應用發展,已在全球進入百家爭鳴時代。
南韓忠北大學醫學院Jeong Ok (Grace) Lim:創新硬骨支架 BMP+膠原蛋白增療效
南韓忠北大學醫學院教授Jeong Ok (Grace) Lim (攝影/吳培安)
南韓忠北大學醫學院教授Jeong Ok (Grace) Lim介紹了將再生醫學應用於骨科的「生物活性骨骼替代」(bioactive bone substitute)。在全球人口老化下,骨骼替代市場也持續成長,2017年全球市場為520億美元,2022年已達到660億美元。
Lim表示,由於硬骨具有細胞可再生的特性,只要在骨骼受損處填補合適的支架(graft)協助細胞生長,就能達到修復效果。目前,已有多項骨骼再生支架上市,不過仍有復原時間較久、適應症可能受限、穩定性不佳、手術可能造成感染等缺點。
因此,其團隊開發出一項次世代的骨骼替代技術,運用3D列印而出的仿生骨骼組織,採用合適的聚合物(聚L-乳酸, PLLA)和細胞外基質(ECM)蛋白質,能在體內提供硬骨細胞更好的生長環境。
他們也運用獨特的技術,加強骨形態發生蛋白(BMP)在支架上的作用,並添加第一型膠原蛋白協助骨骼再生。Lim期望,這項已在動物實驗中證實安全性和療效的材料,未來能成功成為人類骨骼替代療法。
南韓首爾大學Byung-Soo Kim:疫苗誘導調節性T細胞 關節炎、阿茲海默動物實驗效果佳
南韓首爾大學教授Byung-Soo Kim (攝影/吳培安)
南韓首爾大學Byung-Soo Kim教授,介紹其團隊以誘導調節性T細胞(Treg)生成為目標,透過聚乙二醇(PEG)、奈米脂質(LNP)、雷帕黴素(rapamycin)加上專一性多肽所開發出的治療性疫苗(therapeutic vaccine)注射療法,應用在骨關節炎(OA)及阿茲海默症的細胞及動物實驗成果。
Kim表示,在OA治療中,相較於自體軟骨細胞移植,應用第二型膠原蛋白胜肽(type II collagen peptide)的治療性疫苗,可適用於更大面積的軟骨損傷,並且具有現成即用(off-the-shelf)、非侵入式、成本較低的優點。
在阿茲海默症治療上,應用β-類澱粉蛋白(Aβ)胜肽的治療性疫苗,相較於靶向Aβ的單株抗體療法,具有療效更佳、無觀察到細胞毒性、製造容易和成本較低等優點,期望在未來成為一種嶄新的治療選項。
馬來亞大學Tunku Kamarul Zaman:MSC結合軟骨支架 軟骨再生療法已進臨床
馬來亞大學教授Tunku Kamarul Zaman (攝影/吳培安)
馬來亞大學(Universiti Malaya)教授Tunku Kamarul Zaman,針對其專長的軟骨再生進行介紹。其實驗室運用可種植細胞的支架(cell seeding scaffold),開發出運用間質幹細胞(MSC)進行軟骨再生的療法,並證實其療效和安全性,並已進入臨床試驗。
不過,由於仍有病人可及性(accessibility)、使用上的便利性、成本考量、有效性等問題,因此他們也不斷在進行其他替代性方法開發,包括使用來自其他組織的MSC、導入CRISPR基因編輯技術、使用具多功能(polimutant)特性的MSC等等。
不過他也指出,在馬來西亞,細胞治療的監管上目前仍有許多漏洞,導致市面上充斥許多可能未經驗證的幹細胞應用、不實廣告等。Zaman強調,明確的監管方式,是成功細胞治療所必須的;目前,他也在倡議大馬訂定相關的指引,包括建立明確的安全性分級、臨床試驗規範等。
馬來亞大學Chong Pan Pan:PSC、P-EV成軟骨修復再生療法新選項
馬來亞大學組織工程小組教授Chong Pan Pan (攝影/吳培安)
馬來亞大學組織工程小組教授Chong Pan Pan表示,MSC是軟骨修復再生療法的熱門題目。其團隊從早期的骨髓MSC(BM-MSC),過渡到從週邊血分離出的血管周細胞(perivascular stem cells),並在體外實驗發現同樣具有良好的軟骨修復療效。
此外,其團隊還進一步研究血小板衍生胞外囊泡(P-EV)在修復受損軟骨的效果。他表示,這種療法和高濃度血小板血漿(PRP)增生療法類似,但由於EV體積更小,理論上具有更好的穿透力和釋放效率,有機會成為更好的再生療法,目前已在臨床初步研究上展現效果。
(報導/巫芝岳、吳培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