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人體口腔微生物遷移 竟能助長大腸癌!

撰文環球生技
日期2024-03-21
《Nature》人體口腔微生物遷移 竟能助長大腸癌!
昨(20)日,Fred Hutchinson癌症中心的研究團隊發現,口腔中常見的微生物群——具核梭桿菌動物亞種(Fusobacterium nucleatum animalis, Fna)C2亞型,能夠移動到腸道促使大腸直腸癌(Colorectal Cancer, CRC)的腫瘤生長,並導致癌症治療後患者預後較差,此發現對改進CRC的治療和早期篩檢方法具有重要意義。此研究發表於《Nature》。
 
Fn是人體口腔微生物正常狀況下的一員,但在健康個體的下消化道中很少見。然而,它已引起人們的關注,因為它是一種新興且與癌症有關的細菌。
 
在先前的研究中發現,被認為是同一種的Fn,實際上由兩個明顯不同的族群或分支組成,即Fna C1和Fna C2。接著利用泛基因體分析(Pangenome analysis),發現它們是不同的演化分支組成,但只有Fna C2 在 CRC的環境中有顯著的豐富度。
 
本次研究透過進一步分離演化分支之間的遺傳差異,研究了浸潤腫瘤中的 Fna C2。研究團隊收集超過200個未患有及患有CRC患者的腫瘤組織、糞便樣本,並進行小鼠實驗,接著對人類腫瘤組織進行基因體分析(Genomic analyses)。
 
實驗結果發現,浸潤腫瘤中的Fna C2分析出獨特的遺傳特徵,具有適應在胃酸環境下生存並在胃腸道生長的遺傳特徵。接著對這兩個亞型之間的基因差異進行分析,發現了195個不同的遺傳變異。此外,在糞便樣本中發現,CRC患者的Fna C2 濃度明顯較高,而在CRC小鼠模型中,使用Fna C2治療的動物顯示出腸道腺瘤數增加和代謝物質改變。
 
引領此研究的Bullman 和Johnston 博士表示:「總的來說,研究結果確定Fna的分歧,而Fna C2的存在促使了在人類CRC中發現Fn的豐富度,並揭示Fna C2在CRC棲位(niche)之病原適應性的遺傳基礎。」
 
Fna C2在CRC的發展中扮演著重要角色,而這些發現對於改善CRC的治療和早期篩檢方法具有重要意義,瞭解Fna C2在腫瘤中的生長機制和致病性,可能成為CRC診斷和預後評估的新途徑,期許為臨床實踐提供更多的治療方案和預防策略。
 
參考資料:
https://www.genengnews.com/topics/cancer/oral-bacterium-migrates-to-gut-helps-colorectal-tumors-grow/
 
原始研究: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24-07182-w
 
(編譯/實習記者 鐘御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