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可借鏡澳洲 「國血國用」成功經驗

撰文記者 巫芝岳
日期2019-11-11
EnglishFrenchGermanItalianPortugueseRussianSpanish
Michael Wooldridge:前澳洲衛福部部長

Wooldridge擁有醫學學士(MBBS)與企管碩士(MBA)學位,並在2007年榮獲詹姆士庫克大學(James Cook University)科學榮譽博士學位。

自1987年起他開始擔任澳洲維多利亞州(Victoria, VIC)眾議院議員, 在10多年的從政生涯中,擁有醫學專長的Wooldridge曾擔任相當於我國衛福部的全國最高公衛機構――澳洲健康與高齡照護部(Health and Aged Care)部長、內閣預算委員會(Cabinet Budget Committee)成員、澳洲食品管理議會議長(Chairman of Austral-ian Ministerial Food Council)等職位。

2005~2008年,Wooldridge服務於政府的愛滋病、性健康與肝炎咨詢委員會(Advisory Committee on AIDS, Sexual Health and Hepatitis),擔任該委員會主席。

在國際活動上,Wooldridge也曾是聯合國大會HIV/AIDS特別會議的澳洲代表、世界衛生組織東亞與西太平洋區主席,對於世界規模的公衛議題相當了解。

近期,Wooldridge 應國際血液製劑大廠CSL Behring 之邀訪臺,並接受了本刊獨家專訪,他分享了澳洲國內「血液自給自足」政策,並應用於民眾健康福祉的成功推動經驗。

 


「使用國民自願捐獻的血液製造血液製劑,並供應國內使用」的「血液自給自足」(Blood and Plasma Products Self-Sufficiency)政策,是世界衛生組織(WHO)自20年前起,就開始提倡各國建立的系統,而澳洲在這項政策上可說是領先全球。

澳洲的國民受惠於國內特殊的「血液自給自足」系統下,已有超過60年了。

「國血國用」的價值,除了因為使用的血液跟患者血緣相近,可以減少病人對血液製劑產生抗體和免疫反應的機會外,若發生製劑相關的藥害問題,也可以迅速追查出血液源頭;更重要的是,若只仰賴國外供應製劑,一旦國外貨源不足時,就可能造成血液製劑在國內短缺。

 

全國共識一致:建立長期血液自給自足體系

澳洲在推行「血液自給自足系統」的過程中,從發起政策、建立系統,到維繫系統,政府一直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

由於澳洲幅員廣大、行政組織龐大,參與血液相關政策立法的議會組織就多達9個,包括位於首府坎培拉的聯邦議會、6個州議會和兩個地區立法議會(Territory Legislative Assemblies)。

因此,我們為了讓全國共識一致,經過很長時間的努力,最終促使9個議會共同簽署了國血供應與製造的相關合約。

目前,澳洲的血液供應政策主要建立在澳洲政府、澳洲紅十字會(Australian Red Cross Blood Service)和CSL Behring公司三方的合作上。

20餘年來,澳洲由紅十字會持續推動國內捐血、收集全血;CSL Behring則與政府簽訂了長達10年的血液製劑製造合約,在維多利亞州的工廠分餾血漿、生產血液製劑。這些工廠與廠內設備,也皆須經過相當於臺灣食藥署的「澳洲醫療用品管理局」(Therapeutic Goods Administration, TGA)核准。

2003年起,澳洲政府更成立了國家血液管理局(National Blood Authority, NBA),統一管理血液、血液製劑的製造與供應。我們藉由聯邦政府的力量,向下推到每個州、每間醫院去。

 

政府統一「單一來源」採購

與許多國家不同,澳洲的血液製劑皆統一由政府採購,再發放給各地醫院使用。這項做法就如同較多國家使用的疫苗採購政策一樣,能夠使得全國醫院持續獲得足量、安全,且價格穩定的血液製劑供應。

當採購的大權落在政府手上時,政府便能選擇優先採買由國內血液製造的製劑,當這些「國血製劑」供應不足時,才開放招標,買進其他廠商製造的商用(Commercial)血液製劑供醫院使用。且因為與大廠CSL Behring之間建立「單一來源採購」(Single-Source Procurement)的關係,也可以避免廠商間的惡性競爭。

此外,澳洲也採取「影子定價」(shadow price,意即最優計劃價格或計算價格)的手段,因為血液製劑的價格會依各需求及成本變動,這樣的做法能讓各醫療院所在採買國血製劑時不至於虧本。

我們認為不論對廠商、政府或醫療院所而言,建立「長期」採購制度非常重要,因為,若採購系統只考量短期內的效益,那麼醫院也只能以自身利益為出發點,做出較為短視的決定。這也是為何我們將血漿供應的系統決定權交在政府手中,由政府作出長期規劃。

臺灣自願無償捐血率全世界第一  
發展「國血國用」有潛力

各國對於血液製劑的規劃不同,就像疫苗採購的例子,許多國家會選擇進口他國製造的疫苗,但也有些國家會選擇發展自己國內的疫苗產業,並盡可能使用國產疫苗。
澳洲因為國內有一定規模的疫苗市場,因此像是CSL Behring等公司才會願意製造專供國內使用的疫苗;血液製劑亦同,因為廠商與政府簽下長期合約後,企業更能長遠規劃符合其利益的生產線。
要達到「國血國用」的標準,世界上多數國家所面臨的是「血液捐贈量不足」的問題,甚至例如美國等先進國家,都仍必須採取「花錢」請國民捐獻血液的方式。
然而,臺灣擁有在全世界第一的自願無償捐血率,這不但為血庫帶來充足的熱血,也能夠因為不與人民涉及金錢交易,能避免所得到的血液可能摻雜大量社經地位較低捐獻者,進而出現較多不安全血液的問題。
加上臺灣2002年開始與CSL Behring合作,臺灣其實相當有潛力發展更全面的「國血國用」。臺灣與澳洲人口數相當,不過,這些從捐贈而來的血液製成血漿製劑,尤其是血清白蛋白部分,真正被臺灣人民使用的比率仍然相當低,僅有約10%左右。
因此,建議臺灣可更多地思考該如何有效率且安全的應用這些血漿。

「國血國用」長期降低整體公衛成本

長久來看,推動「國血國用」是能確實降低國家公衛成本的政策,因為由政府採購,而非醫院各自在其他現貨市場(spot market)採買,所以能避免價格波動大,或臨時供貨不足的問題。
此外,國血國用還能讓捐血的民眾了解到自己所捐出的血液,真的都得到了完善的利用,進而更提升國民的捐血率。
至今,澳洲的經驗也證明了因為政府政策,和各方團體及醫療院所的長年支持,國內的血液製劑產品不僅能達到自給自足,更提供國人疾病治療更多的保障,同時這項結果也十分符合整體大眾的期許,即能充足使用到兼顧品質與安全性的產品。
過去10年間,澳洲政府和廠商也仍持續為了提升國血製劑的品質與安全性而努力,期望帶給國民更完善的供應。
我們也相當高興澳洲與臺灣在血液製劑上能有合作,希望透過分享澳洲至今在這項政策上成功的經驗,期盼幫助臺灣的國血能更完全地被「國用」。

 

>>本文刊登自《環球生技月刊》Vol. 68

(採訪整理/巫芝岳)

資料提供:CSL Behring 顧問 王金連、Director Regional Contract Fractionation Elizabeth Campbell、澳洲辦事處資深商務經理張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