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推動數位與遠距醫療--減碳大行動!

撰文編輯部
日期2022-04-18
EnglishFrenchGermanItalianPortugueseRussianSpanish

近日,前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院長陳瑞杰醫師有篇觀點文章,文中提及「醫療健康產業,是被忽略的碳排大戶……;美國國家醫學院(Institute of Medicine)公眾健康與永續報告書中,載明醫療健康產業直接或間接產生總碳排放,佔10%全美總碳排……;如果十分之一臺灣民眾改用『通訊診療』,每年將可減少1.63百萬噸二氧化碳當量排放。如以瑞典的碳稅來計算,每噸約119美元,換算等值約為6億臺幣……」。

我感覺腦殼直接被敲擊,因為,臺灣許多民眾看病有的壞習慣,我可能都有。除了時常要陪家中長者到醫院外,因為大醫院就醫方便、檢查又完善,我仍不是健保署大力推動基層醫療的行動者。

很多情況是舟車勞頓後,等待許多時間(儘管醫院的看診App已經協助省去許多),只是拿到醫師開立的一張檢查單,然後再跑回一趟醫院檢查,最後又跑一趟回診、等待醫師的診斷與處方。

這些流程所不得不的交通往返,不知不覺中都在增加溫室碳排放。

疫情推升醫療減碳議題

2019年 Health Care Without Harm - Arup一份宣言研究指出,健康照護體系所產生的溫室氣體約占世界總排放量之4.4%,若將健康照護產業視為一個國家,它將是地球上第五大碳排國家(排名第四國的印度佔6.81%),這是出乎很多人意料的排名。

該研究也制定了全球第一份健康照護體系的零排放藍圖,藍圖中提出三條途徑和七項行動,進階式地開創健康照護產業減碳契機。(藍圖於2021年4月14日,公佈於https://www.healthcareclimateaction.org/roadmap)

不過,儘管溫室效應造成的氣候變遷災難已不斷火燒地球,但各國政權面臨的自身內政與政經問題可能更焦頭爛額,所以,同年底(2019年12月)的COP 25聯合國氣候大會,創下了其歷史上最長的會議時間紀錄,大多數國家不見減碳的決心,會議沒有實質成果。

但這一場疫情,急遽推升了全球對碳排放議題的重視。

2020年3月,全球新冠疫情大流行最嚴重期間,美國太空總署(NASA)一張中國上空空氣污染狀況圖片,無疑是碳排放對環境永續和人類物種存續造成危機最直接的證據。

經濟放緩、人類移動靜止了,地球的碳排放明顯減少,世界許多城市環境瞬間的改善,相當讓人驚艷!

美國洛杉磯的空氣就達到40年來最好的水平;佛羅里達州的海灘上,人類足跡稀少了,海龜回來了,產卵率回升到61%;污染嚴重的印度,喜馬拉雅山200公里遠的民眾已經數十年看不到上一代所說的神山,也神蹟般的出現……。

隔年(2021) 6月,來自世界六大洲、近40個專業醫事組織,代表全球來自18個國家和區域的3,000多個醫療院所,首度公開加入聯合國COP 25零碳競逐行動,將遵循巴黎協定往零碳排目標邁進。

臺灣曾是WHO醫療健康促進與氣候變遷議題主導國

其實,臺灣醫療參與氣候變遷與環境永續國際事務非常早。

早在2009年,世界衛生組織(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發起的「健康促進醫院國際網絡」秘書處就決議,盼藉重臺灣有效率的執行力,將「HPH Climate and Environment」議題交由臺灣主導。

當時的衛生署國民健康局長(改制前)邱淑媞,於2012年組織成立了「健康促進醫院與環境友善工作小組」,也獲得國內170餘家醫院響應參加「減碳救地球、醫界作先鋒」宣誓,承諾所有醫院的碳排放量到了2020年時,將比2007年降低13%,減碳總量相當於幫臺灣種植了445座大安森林公園。

只是,這項推動後來轉由臺灣健康醫院學會推行,多家醫院雖然持續以「綠能生活」、「節能減碳」為目標,但過去十餘年裡,伴隨臺灣全民健保成為世界指標,臺灣醫療蓬勃發展,當年醫院這些承諾究竟有無達標,不僅不得而知,可能還讓人持否定質疑。

截至目前,低碳醫院具體作為包含從領導、化學物、廢棄物、能源、水、運輸、食物、建築等8大面向,主要還是從醫療內部環境友善情形及改善狀況等大環境做起,以循序漸進達成每年減少碳排放量。

到現在,醫院在採購決策流程中,優先選購具符合環境友善之產品,或透過硬體設施的調整,做系統性節能規劃,我也願意相信,臺灣各醫院多已經能內化到環境文化與管理政策。

數位遠距醫療發展 是國家社會環境永續問題

推動低碳醫院,臺灣做了先鋒。只是,醫療體系既是捍衛人類健康的角色,卻依然是排碳量可觀的「大戶」。

耶魯大學商業與環境中心(CBEY)教師聯席主任Todd Cort博士指出,最困難的是發生在醫院之外,包括醫療院所購買的醫療器材製造和運輸的排放,甚至病患往返醫療院所的交通碳排放等。

然而,以臺灣目前的醫療服務模式,要把環保有效節能減碳的社會責任,也落到要求供應鏈廠商及病患和家屬實踐,實際上是很困難的。

根源究厎,需要整個醫療模式的變革。

而這又呼應到陳瑞杰醫師文中所言:疫情期間,「世界各地有三分之一民眾就醫,改由院所『親自就診』轉型為『遠距醫療』。證明它是一種更便利的醫病互動模式,也是醫療服務的價值創新。」事實上,包括臺灣的「通訊診療」也已經累積了實施的基礎,只待政策上的放寬與持續改善。

再根據陳醫師文中數據,108年(2019)臺灣全年門診健保申報總件數達3.67億件,以人口總數計算,平均每人/每年使用健保門診,約為15.6次,而美國只有6次;但臺灣在2019年醫療保健費用佔GDP比例是6.1%,但美國高達16.8%。 

關聯這兩者數值顯示,臺灣民眾頻繁跑醫院,但醫療的效益卻是「事倍功半」。很多流程與環節,現在都可以透過遠距科技來實現。否則這期間,以個人經驗為例,光就醫交通往返就不知道多增加了多少碳排。

可以說,21世紀這場傳染大流行災難,不僅為人類未來醫療變革提供了驗證的場域,也為另一個人類危機――地球暖化浩劫提出了潛在解方。

毫無疑問,針對COVID-19疫情所採取的應變行動和復原計畫,將可轉化為一個更智慧化、更綠能化、更人性化的健康照護產業。接下來,就看哪個政府、哪個醫院的領導人,可以用最快的速度和魄力建立出醫療模式的轉型典範。

特別是,臺灣推動ICT、數位醫療風風火火,面臨的各種挑戰與問題討論更漫天烽火,大家都在看政府的醫療政策如何統合各方,以讓新科技真正落實到變革轉型,再造臺灣醫療的世界之光。

因此,個人在此大為倡議陳瑞杰醫師的呼籲,「遠距醫療的後續推展,已經不止是個人醫療模式選擇,而是國家社會環境永續問題。」

再生醫療產業在臺灣發展的歷史必然……

最後,「再生醫療三法」審議在即,本刊這期封面,編採團隊在主編培安的策劃帶領下,幾乎環了一次島,拜訪許多醫界同業公認推薦、各有專精的細胞治療專業醫師。

過去,常有讀者來電詢問我們:什麼是細胞免疫/再生治療?但現在,更多讀者會直接問我們:能不能幫我們介紹一些能做細胞治療的好醫師?

而這次,從多位醫師的採訪中,我們也發現細胞治療/再生醫療整個產業對臺灣而言,可以說從八仙塵爆事件後,就有了發展的歷史必然性,而且臺灣過去更早已經累積了相當扎實的醫療量能。所以,衛福部次長石崇良寄望細胞治療/再生醫療有機會成為臺灣未來另一座護國神山,並不是憑空而言。

臺灣實在沒有理由不把這個醫療領域發展好,已經拖延數年的「再生醫療法」也不應該再受各方利益糾結而阻礙,我們期待它盡快順利上路!

mind_sign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