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個週末下午,我聽了中國一位創投圈友人主辦的一場視訊討論會,他邀集幾位醫藥創業家互相討論,在中美關係日益緊張的氛圍下,中國藥企該不該出海的問題。
他們也是一群老友,所以正反意見辨論起來少了煙硝味,還處處有讓人忍俊不禁的詼諧。不過,當其中一位教授談到中國醫藥的創新時,他歪著頭遲疑了一下說:「我們真要好好想想自己真的是伊隆.馬斯克還是唐吉軻德?」我笑不出來了,而是嘆息,甚至有難掩的一點惆悵。
過去不到十年之間,中國政策大力支持生技醫藥創新發展,大批業者走出去、引進來,帶動整體產業飆速、彎道超車,在國際間殺出重圍的公司已經比比皆是,今天,我們捫心自問,臺灣生技醫藥別說跟人家比,從這次BNT疫苗採購也揭露,恐怕未來臺灣在許多新醫藥上,還可能有受到人家牽制的危機。
然而,我嘆息的都不是這些,而是我看到對岸的生醫產業人士願意認真審視自己,他們在討論中能坦然剖析自己經營上的各種缺失,他們分析總體環境與競爭力時,更多真正檢討的是自己的不足,以及經營策略上可能面臨的盲點……。
持續性的爆散性發展 vs 每況愈下的產業環境
疫情前,我個人其實也常往來中國的一些組織和產業活動,算來不過5年時間,中國大批海歸人士融入本土製藥,加上政策非常目的性的改革放寬,如今,中國的生技醫藥產業已經相當程度地完成了改頭換面。許多我認識的人也紛紛飛上了天,到了我自覺已經無法高攀的層次,而很大的原因,其實還是臺灣很難拿出什麼讓人家可以再看你一眼,而從中國文化慣性的馬克思主義唯物論,這也是再正常不過的現實感。
疫情爆發後,所有的國際差旅靜止,自己正好可以沈澱一下許多之前在中國活動的觀察與心得。事實上,即使小英政府上台後,兩岸生醫業者往來也不算冷淡,但是隔空的合作,成功的極少,不少臺灣業者最後選擇(或不得已)直接落地成立子公司。
晟德集團林先生算例外(請參見本期名家專訪),但也是因為他識實務願意讓利,採取在他人屬地不強出頭的佈局策略。幾年前,有臺灣業者參訪完人家新藥公司的pipeline後,曾很得意告訴我,「我的產品science都比他們強多了,我贏!」只是不出三年,對方一下子成為美國藥廠的搶手貨,現在已經成了國際玩家。現在,業者想再跟人家平起平坐,恐怕還得看人家臉色。
疫後中美關系丕變,國際局勢幻化間無常,臺灣夾在兩強之間,「中國的一省還是美國的一州」!?兩方意識形態的朋友,其實誰也不必罵誰。不過,就我所知所及,即使政府鼓勵新創東出歐美,但原計畫西進的業者其實並未真正打了退堂鼓,業者告訴我,東出歐美更鞭長莫及,所需資糧更吃重,所以上有政策,就下有對策。
而不過是疫情的又一個兩年,無論採訪工作或交流聚會,常有機會跟業界朋友話真心交流,但當業者問我這樣的問題時,我開始感到相當迷網,一方面是對中國產業持續極速的爆散性發展,開始感覺生疏,我無法給出最好的建議;但另一方面,其實是臺灣的生醫產業環境讓我有每況愈下的憂傷,特別是經過這次疫情。
Fake It Until You Make It !
「伊隆.馬斯克還是唐吉軻德」這句話就觸及了我的憂傷。
首先是對岸生醫業者在產業歷經學而時習之後,現在不僅知書達禮,更開始進到反求諸己的境界,但有人反駁我:「你看到的只是極少數極端。」這可能,但別忘記,中國生醫領域的這幫人,跟臺灣一樣,都是知識教育、生活水平最精英的一群,我認識的朋友中,不下5個都是中國的「資優生」,各省中學狀元進大學的。中國生醫圈的社群也極為集中,彼此互動非常活躍有效率,只要有人開始帶動深度的自我省思,產業下一步的轉型升級只會更加快速。
所以,當對岸人士坦承面對舉世對中國生技醫藥創新的質疑,不忌諱在同業面前用「唐吉訶德」自嘲自己,這種態度讓我感到非常自慚。
「馬斯克」無庸置疑已經是全球破壞性創新的代表名詞;「唐吉訶德」的評價比較多樣化,一些人視為是堅持信念、憎恨壓迫、崇尚自由的英雄,另一些人則認為是沉溺於幻想、脫離現實、動機善良但行為盲目且有害的典型,是一個集矛盾於一身、既可喜又可悲的人物。
慚愧的是,長年來,我看到的臺灣生醫各界多數對自己的開發和產品都偏向過度自信,甚至自我感覺良好地認為自己也是「馬斯克」,常不免讓人想到美國矽谷很流行的一句話,「Fake It Until You Make It」(偽裝它,直到你成功),「馬斯克」和「唐吉訶德」也許一樣在過渡這樣一個歷程,只是兩者的思維層次以及行為格局大不同。
套句馬斯克的名言:我認為循環反饋很重要,這樣你可以及時知道自己做得怎麼樣,是否可以做得更好。最好的忠告是:重復問自己,我是否可以做得更好?
雖然臺灣生醫圈和許多群組也充斥著各種「循環反饋」,只是我聽到的、看到的,多數都在往外檢討,檢討政策、檢討法規、檢討媒體……,不斷地檢討別人、同時粉飾自己。
尤其是臺灣泛政治化問題,因為這次疫情更加激化、更勢不兩立,普世災難非但沒有讓臺灣上下更加齊心,反而更加分崩離析,社群網路尤其讓各界誇誇其談的人不斷茂生,生醫、AI界也不例外,他們甚至言語苛薄地互相攻訐,「臺灣政論談話」充斥在社交群組裡。
馬斯克另一句名言,「不浪費時間在裝模作樣地高談闊論上,寧可腳踏實地解決工程問題並實際操作。」一些真正實作的朋友,必然紛紛退出這類的群組。
將全部氣力投入到塑造自己
我們需要虛心承認,臺灣離「馬斯克」還非常遠,但「唐吉訶德」卻越來越多。當對岸產業人士已經在討論到底要不要出海遠征了,臺灣這幾年星光閃爍的各類醫療及科技創新,因為多數都還停留在學研單位裡,我們可能其實連海在哪裡都還不知。
我強調也並不是要長他人威風,作為極其少數堅守臺灣生醫產業的媒體平台,我也不會因環境銼磨而失了志氣,也從不質疑這個產業的未來性。只是,當看到對岸已經飛上天的朋友,依然毫不猶豫地將全部氣力投入到塑造自己的過程中,我希望更多國內業界朋友也一樣,只有讓我們更務實打磨自己,才能應對未來一場又一場的世界洪流。
最後,跟大家分享為何本期我們要特別介紹國內的四大會計師事務所。
在過去20年裡,臺灣生技醫藥產業稱得上是一路披荊斬棘走到現在,經歷因為改朝換代導致政策不連貫、發展資金相對國外不足、各種政治陰謀論介入產業、資本市場炒作層出不窮等等。但這一路來,默默陪著產業的,就是這些簽證會計師們,他們一方面持續引進全球資源,一方面又從在地優勢出發,成為企業無論併購、尋覓投資者、產業接軌、合作媒合的一大靠山。
在我們主編芝岳和林璦積極的邀約下,也首度讓國內四大會計師的生技領導人首度同台。誠如芝岳觀察所言,身為政府與業者間「第三方」角色的會計師事務所,因為其長期在產業中耕耘、陪伴公司成長的特性,總能針對產業脈動、公司財會經營等議題,提出獨到的見解。
近年來,四大會計師事務所更運用其全球聯盟資源,加上對國內業界的掌握,年年推出不同大小規模的產業調查報告,成為臺灣接軌國際非常重要的知識庫。我也在此推薦,任何一位想用心塑造自己的產業人士,都可以到四大事務所開放的學習資源裡,找到實用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