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醫療科技的「李約瑟難題」

撰文編輯部
日期2022-06-17
EnglishFrenchGermanItalianPortugueseRussianSpanish

近日,我特別聽了盛弘醫藥集團CEO楊弘仁醫師一次授課型演講。

已經是媒體寵兒的楊弘仁,傳承父親楊敏盛醫師創辦的敏盛醫院後,先是透過靈活的資本策略,建立出一個臺灣獨一無二、以醫療體系為軸心的健康產業集團,事業涵蓋醫院、藥局、長照媒合、健診、電商、物聯網、大數據、AI醫療等。

近年來,楊弘仁帶領集團上下積極實踐數位轉型升級,今年,又買下桃園翰品飯店大樓,致力要為臺灣創造第一家進入國際排名的智慧醫院。

行事作風都帶著不老頑童的「潮」風格,他幾次告訴我,不少投資人看他事業分散,不懂他在「玩」什麼?但他在這次演講中,其實把自己的策略佈局擘肌分理得很清晰。

健康產業不捨晝夜

楊弘仁說,健康產業是不捨晝夜的,要能讓民眾隨時可以得到各種的照護服務,這就會有線上、有線下,也正是敏盛從單一醫院走向多角化集團的原因。以醫院為核心,再從醫院延伸到院外進行縱橫/垂直多元服務整合,從單純醫療走向「大健康生態系」。

提到「生態系」,他以各國絡繹不絕去學習的「矽谷」為例,比喻它像是一個水塘,自己會長水草、各種生物物種自然形成,而且生生不息。「正因為沒有政策(Policy),一切自己會生長、達到生態循環與平衡,這是最重要的觀念,而臺灣其實還沒有發生。」

「也因為多樣化,管理就變得很重要,盛弘做的就是後台管理,讓不同業態在同一環境做有效的結合,也不需要什麼都要自己發明。所以不能用同一套管理,必須『去中心化』。然而,各業態每天、隨時都在產生資料,線上整合又是必然趨勢。」他既順著產業脈絡解析,同時也爬梳了自己的理念。

他強調,智慧化的智慧醫院並不等於智慧醫療的企業範疇,居家照護(Home Care)才是未來的智慧醫療。

更早前,楊弘仁在自己的專欄中,為文勾勒了「未來智慧醫療」場景:每個人身上都有智慧裝置收集個人生理訊號,然後傳到國民健康署的大數據監控中心,透過AI演算和資料探勘,篩出異常個案,再傳到醫院個案的主治醫師,醫院端的問候也是自動化的,主動追蹤病患進行治療。

例如指示個案到藥局的定點照護進行自我檢測,再透過遠距問診視檢測結果給予醫囑,病人都完成了,一個確認鍵,就能完成線上支付與健保申報。毫無疑問,這是完全「零接觸經濟」應用到醫療的寫照。

「醫院要做的是『減法』, 主要著重在急診和重症病人的診治上。」他強調,這是臺灣要推動智慧醫療的一個關鍵點。

簡而言之,楊弘仁在打造一個臺灣未來以智慧化、科技化轉型的醫療生態系模型。

「世界250家智慧醫院排行」沒有臺灣

實現未來醫療,當然需要很多科技協助。

拆解楊弘仁上述的場景,我們報導過許多臺灣醫療科技新創,已經有公司能在歐洲高空飛行中,利用機艙的wifi把自己多項醫療規格的生理訊息無縫接軌傳回竹科;大數據演算、資料探勘更已經在數位新創圈百花爭艷。

「對臺灣而言,關鍵不是技術問題,也不是錢的問題,就是『觀念』問題。」楊弘仁認為。

他拿出了美國Newsweek 週刊今年1月評選出爐,首度對全球各國250家知名醫院進行的「世界最佳智慧醫院排行」 (Newsweek's List of World's Best Smart Hospitals 2021),亞洲韓國(31/64/65/98/179/192/200/208)、新加坡(32/37/66/150/162/163)和日本(72/99/103/174/180/212/ 216/221) 都進了好幾家醫院,可是,臺灣一家都找不到,「臺灣醫院爛嗎?智慧化程度不高嗎?為何?」他反問大家。

Newsweek在總結智慧醫院評選,開宗明義寫著,「大流行讓醫院通過了最終的壓力測試,疫情讓人們認識到先進技術的重要性。大體上,最能度過危機的醫院,是那些已經對新技術整合和利用數據驅動機會抱持開放態度的醫院。」

楊弘仁也歸納智慧醫院排名的依據,智慧醫院的衡量主要呈現在五個層面:數位手術、人工智慧的應用、醫學影像數位化、遠距醫療,以及電子病歷。

「這五項修煉,技術已經發展成熟,端看各個醫療機構引進和建置的速度與成效。以敏盛醫院為例,2000 年就完成流程自動化,2020進入全面無紙化,臺灣在這方面其實具有相當好的競爭優勢和條件。」

於是,他提出一個〈李約瑟(Joseph Needham)難題〉,希望大家好好想想。

〈李約瑟難題〉

端午假前,我收到好幾位學界老師不約而同轉傳同一篇報導和影音給我,是6月1日,中國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張維迎教授發表的畢業演說。

因為兩岸不同政治立場,也許多數人都會把焦點放在張教授演講最後的結語:「推動和捍衛自由,是每一個關心中國人命運的人的責任,更是每個北大人的使命!不捍衛自由,就配不上『北大人』的稱號!」

但張教授整篇演講,其實圍繞的就是〈李約瑟難題〉。

關心科學史的人大多知道,有一個所謂的〈李約瑟難題〉。其來由,出自一位英國研究生物胚胎學的科學家李約瑟,1942年他承英國皇家學會之命,在抗日期間到中國重慶,出任中英科學合作館館長,他對中國科學技術史的研究,皓首窮經、終生不輟,和一些中國學者合著皇皇巨冊《中國的科學與文明》,奠定他在中國科技史學術研究的歷史地位。

〈李約瑟難題〉主要是思考兩個問題:⑴ 為什麼現代科學沒有在中國(或印度)文明中發展,而只在歐洲發展出來?;⑵ 又為什麼從公元前1世紀至公元15世紀,把人類的自然知識應用於人類實際需要方面,中國文明又要比西方文明有效得多?

張維迎教授在他的演講中反思,「中國在過去500年沒有做出一件可以載入史冊的發明創造,意味著我們對人類進步的貢獻幾乎為零。」

「30多年來,中國經濟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但這一成就是建立在西方世界過去300年發明創造所累積的技術的基礎上,支撐中國經濟高速增長的每一項重要技術和產品,都是別人發明的,不是我們自己發明的。」

問題出在哪裡?張維迎教授認為,「問題顯然出在我們的體制與制度。創造力依賴於自由! 思想的自由和行動的自由。中國體制的基本特點是限制人民的自由,扼殺人的創造性,扼殺企業家精神。」

我們若把「李約瑟難題」的核心主旨:「曾經取得科技成就無數的中國,後來為何遠遠落後於歐洲?」套到檢視臺灣的醫療與智慧科技發展,似乎頗能直接回應楊弘仁要大家好好想想的問題癥結。

楊弘仁坦言,健保總額給付體制下,醫院醫生看診受到很多規定制約,許多院長都面臨很大的兩難,一方面希望到醫院的病患人數越「強強滾」越好,但另一方面疫情加速醫療數位轉型,智慧醫院及遠距醫療需求與改革又非常迫切。

所以,他毅然買下翰品飯店,並要團隊跳出現有醫療體制的框框,盡量去想像、突破或整合商業模式,「在舊有醫院比較難,醫院每天都忙不完,全新的起點上沒有現狀干擾,相對容易實現真正的智慧醫療。」

與後天的距離?

近年來,因為AI、5G等應用技術的突破,擁抱智慧醫療已經成為全球共同的命題。

臺灣的醫療服務向來也是政府實施健保後,引以為傲的臺灣之光。政府跨科技部、衛福部及經濟部無不積極推動新創,以加速醫療數位轉型的腳步,希望能提供國人更優質的醫療外,還能將這些醫療科技輸出海外。

產學研界也不負眾望,當前創新新創繁花似錦,讓人目不暇給。然而,智慧醫療一碰到健保跟法令,就一切打回原形,臺灣醫療科技的「李約瑟難題」仍日益難解。

「後天很美好,但大家很可能都會死在明天晚上……」楊弘仁這天演講最後,還要大家想想:「我們與後天的距離?」

mind_sign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