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科技部長/臺大電機系教授陳良基,從政府內閣退下後,全力倡議國內數位醫療/健康發展,籌組「台灣數位健康產業發展協會」,並被推選為創會理事長。他直搗國內發展數位醫療產業尚需著墨的「標準化」、「數據應用」等核心,也點出臺灣在全球數位醫療界中,可望能扮演的供應鏈角色,期盼以協會立場,補足國內資源缺口。
撰文/巫芝岳
5月24日,前科技部長陳良基在臺大電機系的榮退演講中強調:「知識份子應負起社會責任,以知識助人,協助社會進步」。
放眼過去40年間在產、官、學界的經歷,曾是臺大電子所創所所長的陳良基,從工研院電子所(電光所)所長、國研院院長、臺大副校長、教育部次長到科技部部長,一路肩負著推動國內整體科技發展與學術研究的重責大任。
雖在政治生涯巔峰時,他因家人健康因素而選擇離開政壇,卻一點也沒放下知識份子的「社會責任」。近年,陳良基全心投入在數位醫療產業上,2021年時,更與醫聯網董事長王欽堂等人正式成立「社團法人台灣數位健康產業發展協會」,擔任協會理事長的他,正全力推動國內數位健康產業發展。
數位醫療開展新商業模式 協會凝聚各方跨域專家
全球數位健康產業近年蓬勃發展,根據Grand View Research預估,全球數位健康市值在2021年已突破1,750萬美金;今年上路的新版《生技醫藥產業發展條例》亦將數位醫療納入租稅優惠項目,期望加速促進國內業者投入。
「然而,數位科技與醫療健康兩方,都是專業程度極高的領域,要整合為一並不容易。」陳良基直指。
「因此,我們希望在臺灣數位健康產業仍在成形、業者間還不會有太大利益糾葛的階段,就能透過中立的協會平台,協助產業發展。」
陳良基進一步表示,該協會的宗旨正如其名「臺灣」、「數位」、「健康產業」三大要點,且選擇健康產業為名,是期望不鎖死在醫療領域,而是涵蓋預防醫學、照護的「大健康」概念,這樣不但更完整涵蓋未來超高齡化社會所需,也能更務實地應對醫療監管較嚴格、進入門檻高的問題。
目前,臺灣數位健康產業發展協會不僅聚集了數位科技與醫療兩方專家,且由於產業發展必定有資金需求、牽涉法律專業,因此,也有不少來自金融業、會計師、律師等會員參與。
陳良基強調,未來的數位醫療產品,勢必會開展出新的商業營運模式,因此,金融界的參與十分重要。
他舉例,像是保險業近年都在積極探索類似「外溢保單」的新型保險設計,利用能收集個人生理訊息、了解健康狀態的智慧型手錶等,了解客戶健康狀況,並隨之進行獎勵、調整等,以減少保戶未來生病需要理賠的機會。
「這些新加入的醫療科技,若都要求民眾或醫院自行付費使用,進入市場門檻恐怕會太高,但若能和保單結合、由保險公司支付,不但銷售與推廣可能更順暢,也可開創產業、民眾、金融業『三贏』的局面。」
產業發展障礙:醫院和醫療不分、產業資金不足、市場戰情不夠
陳良基認為,臺灣在大健康領域中,人工智慧和物聯網結合(AIoT)的應用一直都深具潛力,例如智慧型血壓、血氧機這類與硬體相關、再結合軟體的產品,更是臺灣的強項。
不過,他也點出臺灣目前仍待加強的盲點:「將收集到的數據,與健康或醫療體系結合並進一步應用,仍是我們不擅長的。」
此外,過去臺灣生醫產業以製藥和醫療服務為主,相較於只要生產「scale up」後就能讓獲利上軌道的半導體科技業,生醫在放量生產上相對不容易,所以,產值也難如半導體業般快速抬升。而臺灣募資環境較困難、新創難以取得資金,更是目前阻礙產業發展的一大障礙。
陳良基表示,「即便臺灣的醫院主要仍為非營利機構,「醫療」不應該淪為非營利事業,但我們經常把醫院和醫療合為一體思考,相當於要求這些器材、療法開發也要成為非營利事業,等於砍斷了產業發展的根、無法永續經營。
比起美國動輒上億美元的募資金額,臺灣新創要取得幾千萬美元都有困難,這樣的資金也讓許多新創公司,即便有好的產品或概念,仍難以支撐下去。
陳良基進一步強調:「除了資金不足外,這些新創公司要跨向海外時,臺灣能否提供他們足夠的『戰情』也很重要,像是要先了解當地市場、當地可合作的資源等,才有辦法成功進攻。」
助力業界標準化、系統化
為了協助業界突破這些障礙,陳良基表示,協會成立的一大目標正是協助業界「標準化」。
他解釋,由於健康醫療產業所使用的工具,多已建立成熟的系統,若突然插入一項不吻合原先系統的新服務,前不著村、後不著店,就很難讓院所接受。
「最好的方法,就是能和原先的醫療資訊系統掛勾,讓使用者不用特別『跳出來』看單一項工具,不干擾使用者現行的做法,才能讓人接受。」
然而,陳良基也指出,對於新創公司而言,要做到這樣的設計門檻相當高,因此,協會成立的一大目標,是期望協助業者,在產品的開發、系統性方面訂定所需的統一標準規格,使未來開發出的工具,能自然嵌入系統中。
「而且有了符合世界標準的系統後,要推往國外就會更加方便,不用一再修改,這也才符合科技業所需的放大生產基本條件。」陳良基說。
他進而指出,除了規格、系統上需要協調外,「數據語言」上也必須能相通,方能產生應用的價值。例如臺灣全民健保體系雖已極度成熟,然而,目前各家健保機構所出的「報告單」,都存在數據、格式不統一的問題,因而導致資料間無法溝通。
他強調:「AI最大的意義,就是能跨時間、空間溝通與分析,如果每家機構的資料無法相接分析,就無法應用AI看出個人健康狀況隨時間的變化,難以發揮以人為中心的價值。」
過去在政府的經驗,讓陳良基學習到這方面的協調,「政府能做的其實有限,反倒是由業者自行溝通,就能建立業界所需的標準。」
瞄準國際! 臺灣可成全球數位健康供應鏈要角
「在臺灣做健康、醫療科技,一定要跳脫健保思維,而且不能只想著臺灣市場!只要是科技產業,面向國際市場是絕對必須的。」陳良基強調。
但面臨包括Apple、Google等國際科技大廠,都紛紛投入健康領域,臺灣又能如何在全球競爭中佔有一席之地呢?
陳良基直指,成為世界供應鏈中的一環,是臺灣絕對能做到的。
他指出,如同臺灣半導體業在全球供應鏈中的角色一般,對於銷售資源相對國際大廠稀缺的臺灣而言,我們擁有解決方案設計與製造上的優勢。未來,也預期健康科技產品將會由全球供應鏈組成,而臺灣相當有機會成為除了後端銷售與服務外的關鍵角色。
陳良基認為,臺灣雖然較難進入行銷和服務,但在製造、原廠委託設計代工(ODM)、設計等方面,成為供應鏈的一部分非常有機會立足。
陳良基指出,由於智慧化服務都強調以人為本,每個人在使用這些服務時,都會依照環境變化,因此,「在地化」非常重要。
然而,以臺灣的人力和資源要做到全球性的在地服務非常困難,因此,較務實的方式,就是以「提供解決方案」為主。
「在數位科技中,掌握數據等於掌握行為模式」,他進一步說明,這與以往半導體代工服務很不同。對於智慧健康產業,我們應挑戰不止做出產品,而是對數據的分析、應用等解決方案。因此,負責軟、硬體的供應者將不只在製造,必須同樣看重讀取數據、發揮其價值的「演算法」。
也由於在地化的重要性,因此在國際化前,能在本土驗證會更為妥善,「臺灣市場相當適合給業者拿來練兵,能先試行其解決方案是否接近真正的願景。」陳良基說。
「至於國際化發展,由於臺灣在亞洲、尤其面向東南亞,醫療領域名列前茅,因此,醫院系統要推入東南亞相當有優勢。」
他表示,如同「鄉村包圍城市」般,臺灣在切入數位健康時,「由醫院外打回醫院」會更有機會。
不過,建立在數位科技應以人為本的初衷上,陳良基期望國內業者能首先團結,以「打群架」之姿躍上國際。
陳良基認為,由於臺灣在亞洲、尤其面向東南亞,醫療領域名列前茅,因此,醫院系統要推入東南亞相當有優勢。(圖/本刊資料中心)
展望臺灣2030年,【數位醫療】未來趨勢在哪裡?
陳良基認為,臺灣在發展數位醫療的趨勢上,主要有兩大機會,一是AIoT結合後續數據的應用,二是電子病歷與醫院資訊系統。
在AIoT結合後續數據應用上,臺灣原先就深具軟硬體智慧結合的優勢,只要再加強後續與健康、醫療體系結合的跨域數據應用,就能更加卓越。
而在資訊系統方面,隨著衛福部推動「電子病歷上雲」政策,在電子病歷外包、醫院資訊系統方面,相當於讓業界有了發展機會。例如,華碩就積極與臺北榮總所經營的關渡醫院合作,建置國內第一項完全位於雲端的醫療資訊系統。
陳良基也推薦了數項臺灣已有的數位健康創新解決方案,包括:視訊診療、血糖管理數位療法,以及智慧長照資訊系統。
例如醫聯網的視訊診療系統,以具備高度資安保護功能的平台執行,並結合智慧問診機器人等功能,可協助不適的民眾遠距諮詢到專業醫療資源。
而由慧康生活科技所開發的慢性病管理工具智抗糖,不但可協助糖尿病血糖管理,這兩年更已獲諾和諾德(Novo Nordisk)、賽諾菲(Sanofi)、亞培(Abbott)等國際藥廠青睞合作,與其共同開發血糖管理數位療法。
智齡科技所研發的長照資訊系統,則是瞄準長照產業科技化的缺口所開發,從生理數據上傳,到交班、藥物交互作用警示、聯繫工作,都能由AI系統自動完成,可望顛覆整個照護工作流程。
>>本文刊登於《環球生技月刊》Vol. 96